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际造船行业的良好大环境下,我国的造船事业正在朝着世界第一的目标努力,船舶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发展造船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造船企业与世界先进造船企业的差距依然很大,船舶行业要发展就必须重视信息化的建设,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内造船行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强调以信息化推动我国造船业的现代化,实现造船业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4年来,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造船业是中国机电行业中较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造船市场竞争的行业。市场竞争对发展造船技术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造船技术的发展是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并能在国际造船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90年代和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更体现科技实力的竞争,造船技术将更迅猛地发展。中国造船技术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日本、韩国将造船能力向中国转移,国内造船业有准备但不充分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正在不断地深化。各种产业向最具资源禀赋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相对集中,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促使世界经济能够保持平稳持续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研究世界造船业近百年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演变规律,即世界造船中心由西方国家逐步向东方国家转移。当前世界造船产业的转移,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韩国同欧洲争夺霸主地位一样,产业转移的方向已经开始转向中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从国际船舶市场发展的趋势看,当前的日本和韩国造船企业虽掌握了先进的造船技术,但迫于日益高昂的劳动力价格和日益紧张的造船用地,促使他们一方面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提高造船效率,保持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加大在中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力度,以期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和土地优势,转移部分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满颖 《中国船检》2011,(2):40-42
造船成本的高低,关系到最终船舶价格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造船企业最后的利润,同时也是影响船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成本是中国造船业的竞争优势,但在人民币汇率不断升高、劳动力成本日趋上涨、资源使用成本逐步增加以及节能、环保等国际新规则层出不穷诸多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造船业的成本优势日渐减弱,在未来发展中,中国造船业已被动步入高成本时代。  相似文献   

5.
2022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等影响,世界经济遭受冲击复苏乏力,航运造船市场受到波及,世界造船业三大指标总体呈现“一升两降”态势。在排放标准日趋严格、传统动力船舶燃料替代的大背景下,大型船舶企业需要更为合理的经营策略来应对新形势下的激烈竞争。从短期发展看,造船业正在迎来上行周期,随着全球疫情态势的好转和航运市场的逐步复苏,船舶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大,清洁能源替代和船舶智能化发展依然是值得关注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一、国际海事格局的变化,船舶配套业迎来最佳发展时期 “十五”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跃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与先进造船国家相比,我国船舶工业在自主创新、造船能力、生产效率、配套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尤其是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根据我国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将达到80%,建成船用设备国际营销服务网络,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35%左右,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要实现这个目标,当务之急是加快船舶配套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船用设备制造本土化,集中力量解决配套能力弱的问题,使造船业配套业的发展相协调,为船舶工业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国将走进数字造船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航 《中国船检》2004,(1):26-29
“我国造船业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实施数字化造船,别无其他选择。”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专家工作室副主任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应长春研究员,在上海锦江饭店同记者交谈时掷地有声,侃侃而谈。在他的描述下,记者对数字造船这一概念逐渐清晰,深感如此尖端的造船模式离中国并不遥远,以沪东中华集团为发端的一批企业已开始向数字造船时代挺进。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危机对造船业影响在2008年开始体现,预计08-09年,全球造船业新船订单同比将分别下滑超过40%,船价将进入调整期。但对于我国的造船龙头企业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而言,由于良好的财务状况、充裕的手持现金,影响则相对较小。从长远看,船舶调整振兴规划将启动我国造船业的新一轮洗牌,未来几年我国船舶制造业将在企业实力、技术水平、产品品种上谋求更深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强 《船舶工程》2002,(2):54-57
介绍了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面对严峻的国际造船形势,以创新思路,为其现代化的大型船舶总装厂构筑起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使企业昂首阔步地参与国际造船业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0.
行业信息     
《船舶工程》2004,26(4):40-40
江苏科技大学举行揭牌仪式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该校系多科性大学 ,以本科为主 ,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定为 1.7万人。该校于 5月 2 8日举行隆重揭牌典礼。江苏造船业走近“数字化”   5月 14日 ,由江苏省政府支持引导 ,一校四企合资组建“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华东船舶工业学院隆重举行。公司的目标是创建“江苏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这一事实表明 ,该省造船业可望向“数字化造船”迈进一大步。“数字化造船”是近几年来造船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中船重工针对世界金融危机给造船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下发通知要求各造船企业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简称“转模”),防范.减少金融危机造成的风险.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蔡立 《中国水运》2005,(7):40-41
从4月21日起,遍及全国范围的治理低质量船舶的行动开始,将有望彻底改变船舶制造业的市场规则。这几年,中国水运业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造船业的发展,特别是民营造船企业发展速度最为迅猛。但是,大量低质量船舶进入运输市场和生产领域,成为水上安全的重大隐患。日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了他们对民营造船企业“管理缺位”的隐忧。  相似文献   

13.
李仁鑫 《世界海运》2009,32(4):37-38
我国的造船业曾经是以国有大企业为主,中国船舶重工、中国船舶工业两大集团占据了全国2/3以上的产量。然而近年来,在中国船舶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中国船舶知名度的征程中,民营造船企业已跻身前列。  相似文献   

14.
秦萍 《中国船检》2008,(11):64-67
随着金融风暴的扩散蔓延以及航运市场的急剧下滑,中国造船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复杂多变的风险与考验。新船订单减少、船价跳水、造船能力过剩等诸多问题困扰着行业发展。中国造船业是否已经进入调整期?此次调整的时间有多长、力度有多大?造船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这次调整?就此,记者采访了业内相关人士。业内专家认为:危机当前,既是“危”又是“机”,但现阶段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危”,把困难估计得足一些、大一些,危机转化为机遇的把握就会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15.
冷水泼向造船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航 《中国船检》2005,(3):42-45
在全球航运市场运力紧缺、运价攀升等因素的推动 下,2004年国际船舶市场延续了2003年罕见的造船热潮,新船订造依然高度活跃,船舶价格继续大幅攀升。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预测,2005年我国造船业还将继续快速增长,造船产量将超过1000万载重吨,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将达17%左右。形势喜人,我国已圈定渤海湾、长江口及珠江口为三大造船基地,沿海各省纷纷上马造船项目。在这股造船浪潮中,船舶界专家深表忧虑却三缄其口。那么,谁来为我们的造船热泼冷水?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造船产量出现惊人增长,成为当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中国制造”的船舶产品得到世界市场的广泛认可。近年来。我国新接船舶订单更是稳居世界第一,几乎占全球近半份额。从目前来看。全球造船业和我国各大船企手持订单巨大,我国船企交船期有的甚至已经排到2012年。庞大新船订单面前,我们怎样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对国内造船市场调整的影响,规避行业风险防范未然?如何在变化莫测的高成本时代降低造船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世界造船史,可以称为一部“东移史”。世界造船业经历了从欧洲到美国再到亚洲的几个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造船业在“航运盛世”的推动下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有望成为造船业新的“龙头”。造船业正从韩国、日本牵头,中国紧随,向中国牵头,韩日紧随转变,我们可以形象的称为:从“二拖一”到“一拖二”。  相似文献   

18.
刘潇 《中国船检》2011,(11):97-99
从1990年正式开业,到1996年以中国船舶涂料市场销售第一的业绩奠定中国船舶涂料领头羊地位至今,上海国际油漆有限公司已经悄然扎根中国船舶市场20多年。在与中国造船企业携手经历了国内造船业大浪淘沙的洗礼后,国际油漆现在更确信,将可持  相似文献   

19.
采用“成组—相似工程”技术创建我国现代造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造船业10余年来引进国外先进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采用“成组-相似工程”技术对建立甸现代造船模式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并建议通过国际合作,跨跃式地实现我国船舶生产的敏捷制造模式。  相似文献   

20.
张弛 《中国水运》2006,(3):41-41
韩国造船工业协会根据克拉克松的船舶登记数字公布,2005年全球十大造船企业中,韩国占了7家。前五名全部是韩国船厂。2005年全球排第一位的是现代重工,造船1073万修正吨。排第二、三位的是三星重工、大宇造船。2005年全球造船总量是1.42亿修正吨,韩国7家船厂约占造船总量30%。韩国造船业在订单总量、订单余量、船舶建造量方面均实现世界第一,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日本,继续保持造船业全球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