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区高速公路单喇叭型互通立交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阐述了山区高速公路单喇叭型互通立交匝道平面、纵面线形及横断面设计要点,结合本人的体会,对于山区单喇叭型互通立交的布设在满足互通功能的情况下应扩展思路,根据地形灵活布置立交线形。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成了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单喇叭互通立交是高速公路设计中最广泛采用的一种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以工程实例为依托,结合笔者多年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工作经验,针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实际,对单喇叭互通立交出口匝道的交通安全问题进行解析,提出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重点阐述了山区高速公路单喇叭型互通立交纵面线形、匝道平面以及横断面设计要点,结合自身的体会,对于单区公路喇叭互通型立交设计,在满足交互通行功能的水准之上,要进行思路扩展、仔细分析,最后依照地形进行立交线形灵活布置。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完善和交通量的快速增长,通过改建既有互通立交从而实现新建高速公路和现有路网的交通转换将成为一种趋势。以阳曲大盂至盂县六岭关高速公路起点互通立交改造设计为例,对单喇叭互通改造为枢纽互通立交进行方案研究与比选,对今后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坦洲枢纽互通通过对互通形式、方案特点、互通的服务水平、变速车道与现状鸡心岭隧道口距离、占地面积、现状单喇叭立交的利用情况、施工组织以及工程造价等进因素,分别提出了四个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选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6.
李平 《北方交通》2012,(6):115-117
介绍了广东平兴高速公路河头互通立交方案设计。本次方案设计根据河头互通立交的地形、交通量,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的前提下,在不同的互通立交选形、布设方案、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交叉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比较,最终灵活采用变异A型单喇叭,充分体现了山区高速互通立交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7.
田军 《交通标准化》2010,(21):183-18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道路交通日趋现代化,互通立交的设计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体现在设计中包括安全、环境、功能、用地和成本等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和更为灵活的设计手法。以宣城至宁国高速公路宁国北互通立交为例,论述变异单喇叭互通立交的设计新思路,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刘洋 《北方交通》2013,(10):38-41
单喇叭立交在高速公路中应用的比例很大,当遇到地形地物及规划等条件限制时,需要调整立交形式,进行方案比选。主要对单喇叭立交的变形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InRoads的平面设计方法及其原理,以典型的单喇叭互通为例,介绍使用InRoads进行互通式立交平面设计的步骤以及相应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0.
B型喇叭互通自身结构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但该型互通又具有使用价值,因此,以B喇叭互通式立交为例,对其匝道线形,速度和加速度的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运行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对B型喇叭互通式立交的安全性评价新方法。该方法能够为B型喇叭互通式立交的安全评价及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等级公路的兴建.担负路路问交通流转换的互通式立交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单喇叭等形式的立交占较大的比重,影响单喇叭立交服务水平的T型平交口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T型平交口的渠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山区高速公路单喇叭型互通立交设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区高速公路自身的特点,结合公路建设的新理念,山区单喇叭型互通立交的布设应在满足互通功能的情况下扩展思路,重视环境保护与自然相协调,尽量减少占地、减少工程量和降低造价。  相似文献   

13.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等级公路的兴建,担负路路间交通流转换的互通式立交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单喇叭等形式的立交占较大的比重,影响单喇叭立交服务水平的T型平交口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T型平交口的渠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当前常见的立交互通形式,讨论了各种立交形式的特点、分类及适用场合,给出定向、半定向型立交以及苜蓿叶型立交定量、定性取舍标准,为工程设计人员选择和设计互通立交形式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互通绿化设计的原则、方法及作用,重点阐述了单喇叭型互通绿化设计及翼城互通绿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随着安徽省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多条高速公路上出现互通立交及服务区合建的情况,如何通过合理的互通立交、服务区形式选择及匝道线位布设使得互通立交与服务区更完美的结合为一个整体,成为此类互通立交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单喇叭型互通式立体交叉出入口设置在同一位置,含有两条直接匝道、一条半直接匝道和一条环形匝道,直接匝道供交通量较大的一方进出,环形匝道供交通量较小的一方进出,属于T形交叉的一种,外形与喇叭很相似。叭型互通立交分为两种类型,一般用于相交公路不同方向交通量相差较大,个别方向转弯交通量不大的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榆社枢纽互通立交在路网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匝道各转向交通量,分析比较了互通立交4个方案的布设形式,以及相对应的优缺点,提出了山区互通立交方案布设时,应对其进行多方案比选,拓宽思路,选取合适的立交形式和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19.
沙贞豹 《北方交通》2024,(3):22-25+29
城市快速路与城区高速公路的高快衔接需采用互通立交实现,以沈海高速公路(青岛段)胶州西互通立交为例,根据转向交通量、地形、土地、主线平纵等条件,从与交通量的匹配性、收费站设置、工程造价及与城市规划的协调等角度出发,对互通式立交形式进行综合比选,选出最优互通立交方案,研究可为同类型互通立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通行能力在现行的规范、规程中缺乏相应的分析、计算方法。为了寻求其可行的分析、计算方法,合理确定互通立交的规模和形式,以天津市快速路典型互通立交为例,采集大量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互通立交各组成部分的交通特性。通过实测数据的标定,建立互通立交仿真实验平台,得到天津市快速路互通立交基本路段,分、合流区,交织区,各类型匝道的通行能力推荐值,并提出了互通立交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最后针对如何提高互通立交的通行能力给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