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鹏 《上海汽车》2021,(8):15-20
文章根据GB/T 19233-2020油耗测试标准,针对国六滑行阻力定义及其相对国五滑行阻力的不同,进行了试验条件、受力分析和计算方法对比,发现同等试验条件下,国六滑行阻力是国五的1.03倍。通过转毂滚动阻力修正、轮胎滚动阻力参数修正和温度修正,总结出国六滑行阻力的替代算法公式。对3辆样车进行替代算法与滑行法测试对比,偏差控制在最大9.8 N/1.2%以内,平均车速80 km/h时在5.8 N/1.4%以内。通过国六WLTC循环试验验证,循环能量差在0.017以内,证明了设备组合有效。该替代算法作为滑行法的补充,能够更好地满足日益多元化、灵活性的油耗申报需求。  相似文献   

2.
肖献法 《运输车辆》2009,(9):107-107
据①GB185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国Ⅳ阶段)》、②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国Ⅳ、国Ⅴ阶段)》、③GB14762--2008《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国Ⅲ、国Ⅳ阶段)》,  相似文献   

3.
2005年4月1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18352.3-2005)和<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GB17691-2005).文件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未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的新车将不能销售、上牌.  相似文献   

4.
以GB 20073-2018为研究对象,对标准各条款进行理解和分析。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GB 20073-2018与其旧版本GB 20073-2006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了GB 20073-2018中改动较大的条款、新增加的条款,讨论了对这些条款进行修改的目的和意义。同时,针对GB 20073-2018中影响试验有效性和性能判定的条款,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解读,提出了个人见解,以期对试验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检验时,首先按照GB 21861-200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的要求进行唯一性认定核对车辆信息,然后进行外观检验。外观检验合格后依据GB 7258-201 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使用检测设备逐项进行机动车安全检验,最后出具检验报告。需要检验的项目和检验标准这里不再一一介绍。那么国外如何进行机动车检验?检验的项目和标准与我国的检验项目和标准又有什么不同?2013年,笔者利用到美国的机会,在伊利诺伊州(ILLINOIS)进行了一次机动车的安全检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分析GB4599-2007和SAEJ1383中汽车前照灯照准方法的异同,认为SAEJ1383中的照准方法优于国标的目测照准法,并且参照SAEJ1383的照准方法,提出在GB4599中采用直线拟合照准的方法及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主要依据GB 17691-2018《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与GB 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2个标准,进行测试循环、标准限值、试验规程、OBD有关要求等4个方面的比对研究。重型柴油车是最重要的移动污染源,由于重型柴油车排气污染物占比较高,而对空气高质量的需求有所增加,国家需要继续加严排放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重型柴油车仍有继续减排的空间。2016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中,客车为16307.0万辆,占88.4%;货车为2128.8万辆,占11.6%。虽然货车保有量占比较少,但全国柴油车排放的NOx接近  相似文献   

8.
油品多不达标 2009年6月,国家发布《车用柴油》(GB19147-2009)国家标准,其技术指标对应国Ⅲ排放标准要求.新标准与2003版《车用柴油》(GB19147-2003)的首要区别是,由“举荐性”国家标准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硫含量由不大于500ppm改为不大于350ppm.根据该国家标准,从2011年7月1日起,我国将强制使用国Ⅲ标准车用柴油.  相似文献   

9.
1.什么是汽车的国Ⅲ标准? 国Ⅲ即GB 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 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中第3阶段排放控制要求的简称.  相似文献   

10.
2007年7月1日起,我国已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国Ⅲ阶段)(GB18352.3-2005),2007年1月1日起,我国重型车提前实施“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7691-2005标准),这些都是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这一环保新政策的出台,无疑使众多重货企业面临一场“殊死考验”。  相似文献   

11.
对比分析了GB17930-1999《车用无铅汽油》、GB252-2000《轻柴油》及GB/T19147-2003《车用柴油》3项最新国家标准。分析了标准中的内容要点,指出了新修订的标准与其前版的差异,供贯标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3年5月10日,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发出《关于实施重型柴油车国Ⅳ排放标准的通知》称:"按照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方法》,经请示工信部同意,决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新申报重型柴油车产品均应符合国Ⅳ排放标准,并停止受理国Ⅲ重型柴油车新产品。"笔者对此有如下理解:(1)相比于GB17691-2005的规定,重型柴油车(总质量>3.5t)在全国销售(上市)实施国Ⅳ的时间,已被环保部推迟过2次——即最终推201371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国家环保部正式颁布了《GB14622—2007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和《GB18176—2007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同时颁布的还有《GB20998—200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各研究机构、成车厂、排放关系部品生产商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也提出了不少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后处理装置是国Ⅳ实施阶段机动车的关键部件,机动车需要加装排气后处理装置才能达到国Ⅳ排放标准的要求。为了保证后处理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HJ 451-2008"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和GB/T 18377-2001"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对排气后处理装置的性能和试验方法有明确的规定。通过对这两个标准的研究,建立了后处理装置试验平台,满足了标准中试验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汽车滑行阻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车辆滑行阻力计算模型.按照GB/T12534-19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和GB/T12536-1990<汽车滑行试验方法>规定,分别对空载、半载和满载的试验车辆进行了滑行试验,并根据试验数据对滑行阻力计算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滑行阻力模型计算得到的百公里油耗值与道路试验值对比表明,所建滑行阻力计算模型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6.
GB 24406-2012的发布实施、GB13057-2003的修订和报批以及QC/T《城市客车塑料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的报批,标志着客车座椅强度标准体系对M2、M3类客车座椅的全覆盖。本文重点阐述和对比分析不同客车座椅强度标准的特点、适用范围、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1.GB/T19750-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2.GB/T19751-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3.GB/T19752-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4.GB/T19753-2005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5.GB/T19754-2005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中主要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析比较了GB 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与GB 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新旧标准的异同,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汽车生产企业以及相关的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能更好地理解与执行标准,从而为新旧标准能顺利过渡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9.
对比分析了国标GB 17675-1999和欧标ECE R79在汽车转向系统方面的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欧标ECE R79的内容更加全面,各条款的规定更加详尽。进一步以国标GB17675-1999为参考,分别对三种不同质量等级的车辆进行了转向力和机动作用时间的测试工作。测试结果表明:国标GB17675-1999的限值较宽泛,且规定过于笼统。  相似文献   

20.
RMR围岩分级方法在隧道施工现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RMR围岩分级方法,将RMR法与GB50218-9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探讨,认为RMR法可以作为施工现场进行围岩初步分级的参考方法使用,并提出了现场应用RMR法进行围岩分级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