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某车型ORVR活性炭罐本体盖为玻纤增强注塑件研究对象,运用Moldex3D模流分析软件对其浇注系统、冷却系统进行优化分析。针对模具温度(A)、熔体温度(B)、保压压力(C)、保压时间(D)、冷却时间(E)五个工艺参数,采用五因素4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的优化分析,最终确定出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为A4B4C2D4E2。即模具温度(115℃)、熔体温度(300℃)、保压压力(100 MPa)、保压时间(15s)、冷却时间(15s)。该注塑工艺下注塑件翘曲变形最小,最后进行模具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基于MoldfloW软件对汽车开关壳体的注塑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在未知塑件的合适工艺参数范围内,探讨正交试验法在塑件翘曲分析中优化工艺参数的效果。通过正交试验法安排试验,选取注塑时间、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保压压力等工艺参数作为重要参数。通过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减少零件的翘曲变形量。目前注塑成型工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行业,与此同时,传统的产品开发方式的弊端也日益体现,开发过程中,产品结构、模具结构、工艺参数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反复调整才能解决。随着注塑成型CAE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者在模具实际加工之  相似文献   

3.
董小波  彭惠 《公路》2022,67(3):296-300
针对多年冻土力学参数测试难题,采用旁压原位试验对青藏公路沱沱河至唐古拉山北麓段粉土和粉质黏土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多年冻土力学性质与土质、冻土类型、温度以及加压时间有关。该地区低含冰量粉质黏土极限压力为1.5~2.5 MPa,旁压模量为15~20 MPa;高含冰量粉质黏土极限压力为2.5~3.5 MPa,旁压模量为20~35 MPa;低含冰量粉土极限压力为1.5~3.0 MPa,旁压模量为15~35 MPa;高含冰量粉土极限压力为3.0~4.0 MPa,旁压模量为35~60 MPa。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柴油在不同喷射和环境条件下的碰壁喷雾特性,包括喷射压力、环境压力、碰壁距离、壁面温度和壁面表面粗糙度。通过试验获得了碰壁后油束铺展半径(R_W)和卷吸高度(H_W)的数据,评估了各个参数对R_W和H_W的影响。其中,喷射压力对RW的影响最明显,其次是环境压力,碰壁距离的影响最小;对H_W影响最明显的因素仍然是喷射压力,其次是碰壁距离,环境压力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元法研究热套凸轮轴装配工艺,分析采用不同流体以不同吹冷速度强制冷却凸轮轴时的冷却效率。结果表明,随着冷却流体流速的增大,冷却速度显著增大,但冷却速度对于流速增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缩短同样的冷却时间所需的流速增量越来越大。相比于吹冷速度,拥有不同物性参数的不同流体对于冷却效率的影响更加显著。冷却过程中凸轮轴轴体由于热传导产生的膨胀并不影响下一缸凸轮的装配。  相似文献   

6.
以热塑性聚酰亚胺(TPI)为基体材料,添加少量润滑剂得到聚酰亚胺复合颗粒。对其进行注射成型,主要探讨了注射成型温度和压力对其成型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注塑温度升高,TPI试样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压缩强度都提高,当注塑温度超过360℃时,力学性能有所下降,注塑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试样性能下降;在合适的注射温度下,适当提高注塑压力,有利于提高试样的力学性能。最佳的注塑工艺条件为:注塑温度360℃,注塑压力120-150MPa。最后,通过优化的注塑成型工艺成功制备出汽车用止推垫圈,经试用,完全符合汽车用止推垫圈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达到聚丙烯内饰零件散发性能的管控目标,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添加剂和加工工艺、聚丙烯内饰零件注塑工艺等方面逐一分析了聚丙烯内饰零件散发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优化聚丙烯复合材料添加剂、降低螺杆剪切区域加工温度、提高真空脱除挥发物的真空压力、增加后处理烘烤时间和降低内饰零件注塑温度等是提高聚丙烯内饰零件散发性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注塑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设计,而浇口的数量和位置是重要的模具结构参数,对于结构复杂的仪表板,理想的浇口设计是整个模具设计的基础。文章通过对原始方案的改进,并针对熔接线和气穴这两个常见的注塑缺陷,运用Moldflow软件,调整浇口数目、位置模拟注塑过程。根据填充时间、注塑压力、锁模力、流动前沿温度、V/P压力速度切换等分析熔接线及气穴大小、数量、位置以及产生原因。得到较为合理的浇口分布,最大程度降低熔接线和气穴对产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锻造工艺对发动机连杆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并对连杆不同锻造工艺参数的C70S6材料连杆进行了裂解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锻造加热温度下,冷却速度越快,连杆的硬度、强度越高;冷却速度相同时,随锻造加热温度的增高,硬度、强度降低。综合考虑裂解加工质量与后续机械加工质量,认为该发动机连杆的锻造工艺采用1150~1250℃加热温度、弱风冷条件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10.
方金  范亮  杨未蓬 《公路》2022,67(2):130-137
为探究施工工艺参数对高温浇筑过程中钢桥面板温度效应的影响,基于瞬态温度场传热理论和热力学边界条件假设,采用生死单元法建立钢桥面板在浇筑式高温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的时空温度场、应力场、变形场模型,研究工艺参数变化对钢桥面板温度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摊铺区顶板在距离摊铺开始35 min达到峰值温度92℃,温度效应影响大约是左右宽度1 m范围;单次摊铺宽度和摊铺速度分别对钢桥面板纵向最大拉、压应力影响显著,峰值应力分别为79.36 MPa和-136.07 MPa,摊铺温度主要影响摊铺区顶板纵向压应力和横隔板横向拉应力;钢箱梁变形主要受单次摊铺宽度的影响,单次摊铺宽度7.5 m, 24 m节段钢箱梁上拱2.12 cm,纵向最大伸长量为1.72 cm。因此,可通过适当减小单次摊铺宽度、降低摊铺温度和增大摊铺速度方式降低温度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800MPa级国产双相钢板(DP800)进行了电阻点焊工艺研究,并对点焊部位进行金相分析、显微硬度分析、剪切试验及扫描断口分析。双相钢板点焊接头的断裂方式以韧性断裂为主;最佳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11000A、焊接时间30周波、焊接压力0.25MPa。  相似文献   

12.
汽车内饰喇叭罩的设计和成型一直是内饰的难点。针对复杂多孔塑件在注塑模拟中遇到的网格数量巨大导致计算不能收敛的问题,文章研究了喇叭网口的壁厚等效策略,根据等体积法和等热量法进行壁厚等效处理,大大缩短了仿真时间。分析了喇叭网的常见缺陷,应用正交试验方法分别以翘曲量和等效壁厚为结果参数,研究喇叭网的结构及工艺参数对翘曲量和等效壁厚的影响,为喇叭网的设计和成型给出指导,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1 800 MPa级超高强热成型钢板电阻点焊存在十字拉伸强度(Cross Tension Strength,CTS)力值不足的问题,采用在常规一段式电流焊接参数的基础上增加一段缓冷电流的双脉冲焊接参数进行改善,并通过正交实验,找到能够达成CTS标准的最佳缓冷式(双脉冲)焊接参数:预压20 ms,第一段通电时间420 ms,通电电流9 kA,冷却时间40 ms;第二段电流7.2 kA,通电时间400 ms,保压260 ms,电极头直径8 mm,电极压力4.5 kN,实现CTS提升约55%。进一步对两种焊接参数的断口形貌、CTS试验焊点失效模式、熔核与HAZ(热影响区)交界处磷/硫元素偏析以及焊接接头硬度与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缓冷式焊接参数可以有效改善断口形貌呈现塑性断裂特征;缓冷电流可以消除第一段电流导致的第一熔核与HAZ交界处的磷/硫偏析;缓冷电流可以使熔核处硬度降低约30 HV,从而增加熔核的韧性,同时使HAZ软化区的宽度加宽约0.6 mm。  相似文献   

14.
沈涛 《世界桥梁》2020,(3):22-26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水中40个主墩采用直径3.0m钢管桩基础,其中11个主墩共计77根钢管桩在桩身周围均布了10道压浆槽,对每道压浆槽进行桩侧压浆,以提高钢管桩承载力。桩侧压浆水泥浆采用超细水泥配置而成,以适应密实超粉细砂地质条件。先将10道压浆槽内泥砂清除至设计标高;再布置2条线路对2道压浆槽进行同步换浆和桩侧压浆,压浆速度控制在10L/min以内,压浆压力按1,2,3MPa分级设置。压浆量达到设计压浆量或压力达到3 MPa且无法继续注浆时,继续注浆10min或保压10min,即完成该压浆槽桩侧压浆,按轮次连续完成其它压浆槽桩侧压浆。荷载试桩和工艺试桩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桩侧渗透压浆技术,可提高钢管桩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约58.2%,有效提高了钢管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15.
汽车内饰件的材料、工艺和仓储环境是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试验研究,总结了内饰件的注塑温度、注塑前的烘料工艺、仓储的温度和时间对其VOC含量的影响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控制车内空气质量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影响ABS塑料制品油漆龟裂的主要因素是注塑成形工艺参数选择不妥,油漆前没有进行严格的后处理以及材料选择不当等.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集料物理特性对乳化沥青破乳速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的工艺参数:拌和时间25min,拌和比15%。选择从材料因素和粒径因素两个方面,分析集料的物理特性表面能和比表面积对乳化沥青破乳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集料的表面能、比表面积参数对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均有影响,且正相关,即集料的表面能越大,比表面积越大,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8.
座椅发泡材料的特性是影响座椅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拉压试验机对座椅发泡材料进行乘坐压力测量,设计乘坐压力与发泡密度、硬度和回弹率的单因素实验,实验分析了乘坐压力与物理参数的相关性和显著性。在40组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HyperStudy多学科优化软件,利用最小二乘回归法进行拟合得到了座椅发泡材料乘坐压力评估模型。利用此模型计算出乘坐压力的大小,从而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评估座椅舒适性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李文俊 《隧道建设》2014,34(2):111-117
为使现浇挤压混凝土衬砌共同管沟能在城市建设中得以推广应用,需对用于该衬砌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关键施工工艺进行研究,解决挤压衬砌混凝土流动性大,且坍落度长时间保持与早强之间的矛盾,并对挤压施工中的关键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最终得出满足要求的混凝土配比为W∶C∶F∶M砂∶M石∶M外=180∶343∶86∶673∶1 098∶6.4,挤压压力控制在0.3 MPa,保压时间30 min,混凝土在经过挤压脱水后,1 d强度可达10 MPa以上,28 d强度可达45 MPa以上。该研究成果将为共同管沟挤压混凝土衬砌施工推广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以DIL805型热膨胀仪和Gleeble3500热力模拟实验机为平台,利用热膨胀法结合金相法,分别研究了新开发1 800 MPa级热成形钢B1800HS的静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和10%变形量下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并对不同冷却速度下的显微组织和硬度变化进行了观察和检测分析,用于指导热成形试验的工艺参数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