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采用“运输问题”的解题方法,建立了长江航运调度中空驳调配的优化模型:即用最小费用法求初始调运方案,位势法进行运调方案的优化检查,闭回路法从事运调方案的优化调整“虚短缺港”与“虑富余港”处理非平衡情况。  相似文献   

2.
张杰  戴宽宁  杨平 《路基工程》2011,(3):129-132
主要研究模糊环境下土石方调配问题。通过对模糊环境下土石方调配系统组成、土石方调配关系的系统分析,以系统费用最低为目标,建立了模糊规划模型。基于可信性理论和不同的决策准则,建立模糊期望值模型、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及相关机会规划模型,并设计了求解模糊规划模型的自适应遗传算法。算例证明了模型与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高速公路联网里程不断增加和交通运输事业不断发展,通行卡调配问题越来越复杂。合理的通行卡调配方案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通行卡使用效率、减少运输费用。文中分析了通行卡在高速公路上的流通过程,研究了通行卡调配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应用线性规划表上作业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了通行卡调配问题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崖门大桥双塔单索面预应力砼斜拉桥为工程背景,提出斜拉桥综合调索概念。介绍在斜拉桥设计、监控中如何贯彻两次调配索力的方法。同时从实际施工出发,提出斜拉桥施工监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以“最小二乘法”为最优控制思想指导下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配置空车资源,研究了路局(公司)管内空车调配的动态优化问题。构建区分时段长度的时空网络,以准确描述车站作业能力的变化。借鉴运输问题(TP)的基本思想,通过引入空车供需约束,将动态空车调配问题转化为基于时空网络的多商品网络流问题。结合空车调配的特点,设置2组整数决策变量,将分界站排空与局(公司)管内配空分开考虑。设置0-1辅助变量构建车种代用约束。在此基础上,以总费用最小为目标,构建了空车调配动态优化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空车调配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与静态空车调配方法相比,构建的动态空车调配模型不仅降低了空车调配总成本,而且调配方案更加贴合实际。与现有动态空车调配方法相比,通过改变时空网络中时段的划分方式,降低了模型求解的复杂度,构建的模型在获取空车调配方案的同时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出空车在不同时间的作业状态。   相似文献   

6.
通过汽车修理网点的优化设计,定出骨干企业,以便使这些的人才,物力,财力和国家,私营业主的投资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使修车费用和车辆送修往返运输费用的总数最小。  相似文献   

7.
根据车辆到达流的随机特点,运用排队论方法建立起以收费系统费用损失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然后利用遗传算法求得在不同ETC技术使用率情况下的最佳车道配置。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首班车的合理调配对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减小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各站首班车发车时刻差距,研究了多车场、多车型的城市轨道交通首班车车底调配及路径优化方法,以确定所需车底的出发车场及走行路径.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抽象为有向网络图,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首班车车底调配及路径优化的0-1整数规划模型.模型以车底总空驶距离最小为目标,考虑了车场检修存车能力、折返站折返能力及线路通过能力约束和供需平衡等约束,并利用ILOG CPLEX软件精确求解.不同于传统空车调配模型,该模型可同时获得车底调配方案及车底走行路径.以某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与人工编制的方案相比,构建的模型所生成的车底调配及路径方案使车底总空驶距离减少了28.691 km,距离缩短率达到6.1%.此外,通过分析车场及折返站能力占用发现,车场的出车能力是车底调配的能力瓶颈,而折返能力和车场检修存车能力几乎不影响车底出场路径.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基于经验或评价的公交线网优化设计方法多为方案评价型方法,是“选优”而非“创优”的方法,而基于路线优选的公交线网优化设计方法为一种方案生成型方法.文中介绍了路线优选的公交线网设计方法和关键步骤,建立了基于广义费用最小(社会总出行时间的转换费用和总空座小时的转换费用最小)的公交线网优化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抽样理论、最优化理论和出行需求预测方法,提出了以中小城市起讫点(OD)交通调查费用最小为目标,以调查精度为约束的最优抽样量计算模型和算法。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调查费用和精度的矛盾,减少抽样量,仅用国际上推荐抽样率的1/10的抽样量就能得到预定精度的预测结果;对于具有简单交通流向的中小城市,能明显提高OD调查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张期星 《路基工程》2010,(6):181-183
针对工程造价中土石方费用问题,介绍了路堤填方方案中经济运距常用的计算方法,以及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计算方法;推导了最优经济运距分界点和平均经济运距分界点,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得出:前者比后者更加合理,总经济运距相对较小。最后针对多料点供应,提出了平均经济运距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现提出GIS技术在优化山地城市地表及地下空间开发土石方的应用方法。GIS技术不但可以直观展现城市地表空间与自然环境的衔接,还能实现不同设计曲面的土石方测算,结合地下空间土石方计算,得出城市立体空间土石方开发量并以此指导路网和用地竖向优化设计。以龙兴RS标准分区路网及用地土石方优化为例,经优化,为城市开发建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备件库存物资的存储策略模型,并通过建立存储策略期望费用方程,求解期望费用的极小值,来确定期初存储量和订货量。并且计算订货监测点的值,从而建立适宜的备件经济订货模型。  相似文献   

14.
拖拉施工作为跨线铁路钢桁梁架设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经济、快速、不中断现有交通等优点.在跨越繁忙路线的大跨径钢桁梁施工中其优越性更为突显.通过一跨径80m的钢桁梁拖拉施工工程实例,阐述拖拉施工具体方案的设计及验算过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道路工程中大多采用断面法处理土方问题,在运用断面法处理场地平整土方问题时,计算出的土方量会产生较大误差,在经济上没有达到最优。在建筑工程中,常常采用网格法处理场地平整的土方问题。结合项目实践对这两种方法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以期给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填方机场加筋挡土墙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文  丁一  梅平 《路基工程》2010,(6):196-198
广西河池机场属于典型的高填方机场,为减少土石方量和节约投资,依实际地势采用了加筋挡土墙,挡墙高达60 m,在国内罕见。由于加筋材料力学性能好,分层回填压实度标准高,并对挡墙外侧反包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保证了加筋挡土墙整体结构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徐坤  周正飞 《中南公路工程》2014,(2):251-253,257
承德民用机场是近年来国内以石方为主的机场建设中遇到的土石方量最大、填方高度最高的机场工程,最大填方高度超过100 m,土石方填挖总量达5×107 m3。选取合理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是机场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之一。试验段填筑体选在具有代表性的填方区域,通过 GEO-SLOPE 程序的 SLOPE/W模块对试验段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确定了试验段填筑体边坡的综合坡比。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将动态车辆调度问题置于时间依赖网络的思想,建立了包括车辆固定成本费用、路阻费用和违反时间窗约束费用在内的广义费用最小化数学模型,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城市道路交通时变性所呈现的周期性特点,是运输与物流企业进行车辆调度时节约成本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诚  程建川 《交通与计算机》2006,24(3):57-59,63
针对传统的方格网计算方法精度不高,其成果的表现力不理想等问题。介绍了基于三角网数模(DTM)进行土方计算的思路,主要包括土方计算散点坐标文件的生成、土方量的计算和土方量统计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利用MFC和Object ARX技术完成了相应的程序开发。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土方计算精度高,且精度只与原始资料的精度有关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结合公路建设过程中土石方调配的挖方区、填方区、借方区及弃方区主要性质及特点进行定量分析,建立线性土石方调配优化模型。对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将调配优化模型简化为不同工作区土石方用量与距离运费的综合考虑结果,引入运费系数λ,应用lingo对模型求解,能在工程实践中起到明显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