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电动汽车能够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特点,但受制于动力电池技术影响,存在续驶里程有限等缺陷。为保证纯电动汽车制动安全,提高制动能量回收利用率,对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系统组成及控制原理、模糊控制电机制动力分配、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的动力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某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系统进行了研究,制定了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依据ECE-R13法规与最大电机制动力限制,确定机电解耦门限值,对小强度制动、中强度制动及紧急制动3种不同工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再生制动与液压制动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小强度制动时电机可满足驾驶员的需求制动力,并且能量回收率能够达到25%;在中强度制动时电机以最大制动力进行制动并且在最大回收能量的同时能够使该系统满足制动性能,能量回收率能够达到74%;在紧急制动时为了制动安全应迅速将电机制动力撤出。该复合制动系统能够有效地吸收再生制动能量,同时也能满足车辆的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汽车由于引入电机作为主驱动单元,在车辆制动过程中可以实现机-电复合制动。从机-电复合制动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及研究热点、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对复合制动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汽车由于引入电机作为主驱动单元,在车辆制动过程中可以实现机-电复合制动。从机-电复合制动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及研究热点、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对复合制动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机电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也渗进了制动系统.出现了称为“电子制动系统”的新技术.已经应用在中高级轿车上。与传统的汽车制动系统不同,电子制动系统以电子元件替代了部分机械元件.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6.
刘清河  刘涛  孙泽昌 《汽车工程》2011,33(7):586-589,612
开发了具备机械备份的线控液压制动阀并对其控制性能进行了试验和分析.以线控制动系统为基础,建立了燃料电池汽车线控串行复合制动系统,并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电液复合制动控制算法.对串行复合制动过程进行了硬件在环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电机再生制动与液压摩擦制动的串行施加,有效提高了制动能量回收率.  相似文献   

7.
文中对制动意图的识别和不同制动意图所要求的不同的制动力分配策略进行研究.通过试验,验证了制动意图识别算法和制动力分配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复合制动系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原理、结构、特点、控制策略和制动动力学控制等方面阐述了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的发展现状,针对复合制动系统的3种结构型式(油门踏板型、未解耦型和解耦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解耦型复合制动系统是未来复合制动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重点分析了解耦型复合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并且总结了正常制动和紧急制动2种工况下液压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的动态协调控制方法,最后提出复合制动对于液压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由电机再生制动与机械摩擦制动两部分构成,其控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能量利用效率、制动安全性以及舒适性。围绕静态制动转矩分配控制、动态复合制动协调控制、制动换挡控制、智能辅助驾驶中的复合制动控制4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关键技术展开综述,并对复合制动控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对文献的梳理分析表明:制动转矩分配决定着复合制动系统能量回收能力与车辆制动稳定性,基于规则的分配策略面对复杂多变工况自适应性欠佳,而基于优化的分配策略各方面性能表现良好,但需要兼顾控制实时性与优化效果;利用电机响应迅速与控制精确的优势完成复合制动协调控制,能够提升制动模式切换过渡工况与紧急制动工况的控制性能,改善驾驶舒适性;制动过程中实施合理换挡可以进一步提升能量回收效率,同时通过补偿控制解决换挡过程中动力中断和转矩冲击等问题,保证换挡平顺性;随着电动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复合制动控制与驾驶人辅助系统相结合有助于在保证系统功能的同时实现能量回收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电制动过程中能耗制动系统的工作和控制过程,为功率分流混合电动车提出了一种包含能耗制动的机电联合制动控制策略,采用试验数据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整车仿真模型,选用典型城市驱动循环工况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制动控制策略能保证整车制动过程中蓄电池的充电安全性,并可高效地回收制动能量.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了智能制动小车的设计与制作。该车以模型小车为车体采用4W电机驱动,可以直接驱动4路3-16V直流电机,并提供5V输出接口(输入最低只要6V)。采用51单片机作为开发控制板,采用红外探测并加以多种传感器实现小车的智能制动,自动避障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各驱动轮转速和转矩可以单独精确控制,便于实现整车动力学控制和制动能量回馈,从而提升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和行驶经济性。但车辆在回馈制动过程中,一旦1台电机突发故障,其他电机产生的制动力矩将对整车形成附加横摆力矩,从而造成车辆失稳,此时虽可通过截断异侧对应电机制动力矩输出来保证行驶方向,但会使车辆制动力大幅衰减或丧失,同样不利于行车安全。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并验证一种基于电动助力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补偿控制方法,力图有效保证整车制动安全性。以轮毂电机驱动汽车为例,首先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以及轮毂电机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回馈制动失效的整车失稳特性以及电机转矩截断控制的不足;然后,建立了电动助力液压制动系统模型,并通过原理样机的台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接着,基于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了制动压力补偿控制器,并在单侧电机再生制动失效后的转矩截断控制基础上完成了液压制动补偿控制效果仿真验证;最后,通过实车试验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单侧电机再生制动失效工况下,通过异侧电机转矩截断控制和制动系统的液压主动补偿,能够使车辆快速恢复稳定行驶并满足制动强度需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客车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的制动扭矩比较小的问题,提出采用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与缓速器联合作用的持续制动方式,并且针对汽车在山区道路下坡行驶过程中对稳定车速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控制系统设计。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可以保证汽车在不采用行车制动器的条件下,利用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与缓速器联合作用的持续制动方式,在各种坡度的坡道上以希望的车速稳定下坡行驶,为汽车在山区道路连续下坡行驶的制动安全性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制动系的制动能效进行分析,然后对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制动原理进行阐述;最后,对制动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对从事相关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包凡彪 《天津汽车》2013,(10):29-32
制动器是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中重要的执行机构.为研究一般制动器结构的设计方法,文章以标致307制动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参考设计书对制动器尺寸和材料进行设计与校核.设计的制动器制动力为300 N,踏板全行程为117.6 mm,完成了标致307制动系的驱动机构和制动管路的布置并完成了三维图像建模.该设计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可以推广到其他类似车型制动器的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6.
汽车防追尾碰撞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了提高车辆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的主动安全性能,研究了处于追尾行驶状态的本车与前车的运动学特征;针对前车的不同运动状态分别推导出了跟车距离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模型中3个关键参数的随机性和动态性,对制动迟滞时间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的确定方法,对本车制动减速度和前车的运动加速度提出了比较实用的动态测算公式;另外,研究了防追尾碰撞的控制与执行,建立了动态调整安全制动停车距离的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基于危险裕度判别的安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考虑系统传动效率的前提下,建立回流式无级变速系统倒挡传动的数学模型和制动器自动接合的控制策略,并通过系统仿真和试验对所制定的控制策略加以验证,为新型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Application of Inverse Models to Vehicle Optimization Problem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nlinear inverse model of a road vehicle which simulates combined steering and braking/driving. The inputs to the model are the lateral and longitudinal acceleration of the vehicle's sprung mass center. The simulation returns the steering wheel angle and brake/drive torques required to obtain the desired accelerations. An example is presented which demonstrates the utility of inverse models for optimization purposes.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体理论的车辆制动性能的虚拟试验的实现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弯道制动试验是极其危险的,而通过弯道制动过程仿真来研究汽车的制动性能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ADAMS-VIEW中建立汽车前悬架、转向系、驱动桥、后悬架及轮胎等模型,并考虑了链接中弹性衬套的影响,建立整车虚拟样机。对转弯制动、直线制动等工况进行仿真,并将试验结果与计算机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证明整车模型有较高的精度,仿真方法是正确的,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越野车制动管经常断裂的故障,采用自功率谱密度、模态试验和数据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制动管断裂的主要因素。认为从分动箱到前桥传动轴二阶振动是引起制动管断裂的关键因素。针对该因素介绍和讨论了几个有效的、快速和实用的解决方案:将前桥不等速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更换为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将与制动卡钳相连的制动钢管更换为一小段低膨胀、耐高压的软管。针对制动管断裂的原因,改变该车在石块路上进行可靠性试验考核制动管的试验规范,用高速行驶试验来考核制动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