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在公路建设中为了减少水损害而采用了不同类型的密实型混合料,大大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整体强度,而车辙病害则成为了我国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根据高速公路管养实践,阐述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及处治控制要点,为今后的沥青路面管养工作提供参考. 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主要类型 结构型车辙:由于行车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结构层的强度,发生在沥青面层以下包括路基在内的各结构层的永久变形,这种车辙宽度较大,两侧没有隆起现象,横断面呈V字形.  相似文献   

2.
结合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对其拟采用的3种沥青路面的结构在50℃~60℃高温下进行了环道车辙试验并测试了沥青路面各结构层的永久变形,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和各沥青结构层变形对路面车辙的影响。环道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对于沥青层厚度超过20cm的沥青路面结构,其柔性基层或半刚性基层对车辙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永久变形主要发生在20cm深度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的永久变形主要是沥青路面各结构层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在自身结构以及环境的影响下发生的不可恢复的变形.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路面表面车辙.目前随着超载车辆的增多和渠化交通的形成,车辙已经成为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是导致沥青路面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合理确定抗车辙剂的含量,试验研究不同含量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得到使用抗车辙剂的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等具体性能等技术指标的提高比例,从经济效益和性价比角度合理确定抗车辙剂最佳含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交通荷载的不断增加,沥青路面中面层已经成为主要的承载结构层,同时它也是出现车辙比较严重的结构层。为了满足路面结构的竖向受压,并且起到好的粘结层的作用,同时要求其具有很强的高温抗变形能力,故该层宜采用抗车辙的高模量的改性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的不断影响下,会逐渐出现损坏。由于环境、材料组成、结构层组合、荷载、施工和养护等条件的变异.损坏的形态多种多样样,常见的沥青路面破损类型主要有裂缝、车辙、水损坏、表面功能下降、松散和坑槽。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沥青路面的损坏。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行车道车辙不仅降低了路面的行车舒适性,还可能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车辙超过一定深度,就会在下雨天形成积水,出现汽车“水漂”现象。因车辙造成的路面横向和纵向不平整,还容易导致夜间、雨天快速行驶的小汽车在变换车道时失去方向控制,酿成交通事故。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普遍采用了刚度大的水泥稳定粒料基层,路面结构的车辙变形主要集中在沥青面层内。  相似文献   

7.
由于沥青混合料本身抗剪切变形能力不足,行车渠化严重和夏季高温等原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面层沥青混合料较多出现行车道车辙,对行车舒适和安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沥青面层的车辙受到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结合料、矿料级配、现场碾压等因素的影响.降低沥青标号、采用改性沥青是减少沥青路面车辙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中通过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层间接触状态下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情况和力学响应。结果表明:结构层之间的紧密接触能提高路面结构的抗车辙能力;相同工况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优于柔性基层路面;同时沥青面层和基层间的接触状态影响大于沥青面层之间接触状态;同时在超载的情况下,如要控制车辙变形,层间接触是否紧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车辙形成的最初原因是沥青混合料骨料压密及沥青在高温下的流动,最后导致骨架失稳,从本质上讲就是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特征发生了变化。其实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产生是各种机理的共同作用,既有结构层强度变形的影响,也有沥青混合料的流动变形以及压密变形和磨损变形。几种机理在车辙形成过程当中又由于所历时的阶段不同及所处的环境不同等,而对车辙的影响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永久变形不断累积,形成车辙。车辙出现后,路面对行车的输入激励会因车辆在车辙断面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文将车辆在车辙断面上的位置分为3种典型情况:车辆在车辙底面行驶、车辆跨越车辙、车辆在车辙侧壁上行驶,并分别确定了各自情况下的路面输入激励。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标准车辙试验和全厚式车辙试验,采用单因素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橡胶沥青对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沥青与基质沥青比较,对路面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有更大的改善,而且不同橡胶粉掺量也会影响到橡胶沥青的性能。通过全厚式车辙试验,将路面结构与温度梯度等因素考虑进来,使得车辙试验更符合实际路面情况,其试验结果表明各结构层对路面的影响区别较大,双层同时掺入橡胶沥青也比只改善路面高温稳定性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黄涛 《交通标准化》2010,(7):142-144
以陡长坡路段沥青路面的车辙为研究对象,分析陡长坡路段产生车辙的影响因素,从材料、设计及施工等方面给出防治车辙的方法.研究成果可用于提高陡长坡路段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甘肃省河西地区山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现场调查,探索研究甘肃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严重车辙的主要原因,并对影响高速公路车辙形成的面层结构问题、材料级配问题、面层间结合面处理问题、荷载交通量问题、材料问题、路面纵坡和当地平均气温等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向路面结构设计和沥青混合料抗剪设计提供参考,用室内环道试验数据建立了基于抗剪性能的车辙预估模型,并与现有车辙预估模型进行了比较.为了标定该车辙预估模型,采用2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现场实测数据,对车辙预估值和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现有车辙预估模型相比,除综合系数有差别外,其余参数值相差较小;当修正系数为0.361 3时,预估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杭金衢高速公路特殊路段的车辙、网裂、坑槽等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成因,同时分析了该路段病害的专项整治方法及维修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钢桥面铺装材料的高温变形特性及其车辙预估方法,针对MA及SMA两种钢桥面铺装混合料,采用三轴重复加载试验评价其高温性能,并根据试验结果,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材料的非线性计算模型参数,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三轴试验过程,将计算变形与实测变形相比较。发现两种混合料高温变形发展规律以及对不同荷载条件的响应方式不同,SMA具有优异的高温抗变形能力;有限元模拟的误差约为10%。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三轴重复加载试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确定材料的非线性计算模型参数的方法可靠,模型参数可用于沥青桥面铺装的车辙变形预估。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合料离析是影响沥青路面质量及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如由水损害造成的网裂、坑洞、局部严重车辙、局部泛油、新铺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不均等都与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有关。结合公路施工实践,分析沥青混合料离析的产生原因,提出了控制措施,以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粘弹塑性理论粘弹塑性本构关系,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津滨高速改扩建新建沥青路面车辙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优化路面设计方案(GTM法)与原设计方案(Marshall法)路面车辙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GTM法优化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效果,显著延缓了车辙病害的发生;永久变形主要由绝对车辙引起,侧向隆起仅占4%,沥青路面车辙主要产生在结构表面以下20cm深度范围以内,主要集中在4~10m范围,这部分的永久车辙变形约占总变形的60%。另外,进行了一系列重载作用下的路面车辙模拟,对基于车辙等效的轴栽换算进行了探讨,提出轴载换算系数为5.62,对今后的基于车辙为控制指标沥青路面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省道平朔线K32+000—K41+200段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的车辙病害,通过路面状况检测与评价,论述了车辙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此路段相应的大修方案。  相似文献   

20.
重载超载车辆在红绿灯控制的平交道口频繁刹车启动,对路面结构层产生很大的横向剪切作用,很容易导致平交道口沥青路面车辙、拥包等早期损坏。针对这一情况,在苏州某通港干线公路平交道口上面层沥青路面混凝土采用添加聚酯纤维的方法来增强路面的抗变形、抗剪切能力。实践证明,该方法不改变施工工艺,不增加施工设备,施工便易,经济合理,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