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杆式电子换挡日益应用广泛,换挡感是其主要设计内容之一。换挡力的变化是杆式电子换挡手感的重要构成且可设计分析的部分,通过对换挡力的构成进行受力分析,获得换挡力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某款杆式电子换挡器上市后,市场反馈换挡器手感不佳引起客户抱怨。因此需要对换挡手感进行优化提升。通过对手感分析,建立了换挡手感主、客观评价体系,对换挡手感各影响因素确定了优化目标。根据目标值对某款电子换挡器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的换挡器样件装车后进行效果评价,得到评价团队及市场的一致认可,相关投诉明显减少。通过建立换挡手感体系,能够有效的评价出换挡手感的优劣,为电子换挡器手感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故障现象 一辆装备手自一体变速器的福克斯,行驶里程为22000km,车主反映其变速器手动换挡模式失灵、换挡冲击较大,且仪表故障灯亮等故障。  相似文献   

4.
奔驰S-CLASS车系换挡机构不能换挡的故障,在2002年以前生产的车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故障现象表现为启动着车后,踩下制动踏板换挡时,根本不能把换挡杆从P挡位移出而挂入其他挡位;或换挡很困难,用力反复踩下制动踏板,用力拉动换挡杆后才能从P挡位移出。初次碰到这种故障时,会产生  相似文献   

5.
某乘用车配置的自动变速器,其换挡摇臂仅有P挡和非P挡两个物理位置,其他挡位(R/N/D)通过换挡器本体的电信号发出,从整个换挡系统来看,P挡与R挡之间的切换力不仅包含换挡器本体P挡与R挡切换力,还包含变速器P挡与非P挡之间的切换力,而R/N/D之间的挡位切换力仅由换挡器本体提供,换挡器本体换挡力的产生主要由螺旋弹簧和齿形板的配合实现,换挡器换挡力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变速箱P挡和非P挡切换带来的影响,而且要考虑与R/N/D之间切换时主观感受的衔接,本文旨在说明换挡器本体换挡力是如何实现与变速器换挡力进行匹配,以及如何进行局部优化以获得良好主观感受。  相似文献   

6.
故障现象一辆2006款丰田佳美2.4车,装备U241E四速电子控制超级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4万km,客户反映换挡冲击大。故障诊断与排除用丰田原厂检测仪IT-II检测该车自动变速器及发动机系统,无故障码。查看该车行驶换挡时发动机及自动变速器系统数  相似文献   

7.
嵇伟 《城市车辆》2002,(5):54-56
本对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换挡冲击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介绍了故障的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8.
曹磊  门君  柏劲松 《汽车运用》2004,(11):39-39
自动变速器换挡机构有拉索式和连杆式两种,其中90%以上的变速器采用拉索式换挡操纵机构,少部分采用连杆式换挡操纵机构。对于拉索式换挡操纵机构,随着汽车行驶里程的增加,换挡拉索逐渐会被拽长;对于连杆式换挡操纵机构,连杆球头长期使用后松动或连杆调整不准确,都会造成挡位不准确及相应的故障。其故障表现有:若自动变速器出现以下故障时,通过换挡操纵机构的调整就能排除故障。①换挡杆在两个挡位中间,即换挡位置不明确,换挡点不准确。②换挡杆位于N位行驶时,汽车产生“蠕动”现象。③换挡杆在P位时,汽车不能停止运行。④换挡杆在P位和N位…  相似文献   

9.
开发了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的测试仿真台及电控单元,通过试验分析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影响轿车换挡品质的主要因素,即换挡过程中作用在结合元件上的油压突变及换挡电磁阀动作时间长短。指出,液力变矩器的闭锁控制也对换挡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町以更好的改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0.
桑塔纳轿车变速器换挡机构分析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立 《汽车技术》2008,(6):27-30
研究了桑塔纳轿车5挡手动变速器换挡机构结构,通过对换挡机构相关零件的力学分析和模拟整车状态下的换挡力测试,验证了在静态换档阶段同步器弹簧的弹力和定排销的定排力对整个换挡力有直接影响,从而提出了变速器两种结构改进方案.对改进后变速器进行的台架测试结果表明,1/2挡、5挡通过定排销结构改进后,变速器选换挡轴处的换挡力下降20N左右;3/4挡通过定排销结构、同步器弹簧改进后,变速器选换挡轴处的换挡力下降40N左右.  相似文献   

11.
开发了ZL50装载机液力传动变速箱自动换挡操纵系统及其电子控制单元(ECU)。针对装载机作业过程中换挡操纵的复杂性,该系统采用了人机协同配合的多模式换挡控制方式;完成了控制软件设计、硬件电路及可靠性设计,并对研制的自动换挡操纵系统进行了台架试验和环境试验,验证了系统功能的实用性和工作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自动换挡操纵系统可按驾驶员选择的控制方式工作,实现自动选挡功能及换挡过程的平稳性控制。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系统在试验过程中产生换挡冲击、同步器异常磨损等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具体换挡工作过程及机理,提出了消除换挡冲击的控制方法并实车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避免换挡冲击并延长同步器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换挡过程协调控制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装有AMT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换挡过程协调控制逻辑。在Matlab/Simulink和Matlab/Stateflow平台上建立了动力总成模型,并对分离离合器和不分离离合器的两种不同换挡控制策略下的换挡过程协调控制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能够对HEV的换挡过程协调控制进行模拟,所采用的协调控制逻辑能够使换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在PD220Y型推土机电操纵换档的基础上,对换档结合过渡过程的油压进行测试和分析。主要通过对离合器换档结合过程的理论研究,以及平稳结合阀工作原理的分析结果,对液压系统主要部件的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换档过程的平顺性。最后通过台架试验,对各主要点和换挡过渡压力进行重新测试,检验调整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时变信号汽车后桥主锥齿轮总成故障检测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车后桥主锥齿轮总成异响振动的时域波形特征,设计出可调的阈值参数,提出了随波形移动的时间窗和幅值窗分析故障特征的方法,建立起基于非稳态时变信号分析汽车后桥主锥齿轮总成故障的检测与诊断系统,解决了实际生产中人为因素造成诊断与识别误判率较高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检测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比较常见的典型故障,采用故障分析法,分别建立换挡异响故障树和挡位限制故障树,分析了两种典型故障案例的故障原因,并从故障现象和故障排除方面重点研究了挡位限制故障案例,研究中排除了离合器故障的可能性后,分析得到1-3挡拨叉的位置是主要故障原因,从而更换电液控制单元并进行相关匹配就能排除故障。本文的研究也可以应用到DCT其它故障分析中,为故障的排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检查项目及手动挡试验、电控系统、液压系统等方面的故障诊断方法。结合一辆装备AXODE电控自动变速器的FORD SABLE轿车行驶中挡位始终在3速、不能自动换挡,以及一辆装备A140E自动变速器的TOYOTA CAMRY轿车操纵杆在D位时只能在超速挡行驶、不能自动换挡等故障实例,说明了各种诊断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车辆动力传动一体化控制对换挡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小客车上进行的动力传动一体化控制技术应用研究。动力传动一体化控制系统由电控汽油机、4速电液式自动变速器组成,利用I^2C总线实现两个电子控制单元的信息共享与动力传动系统的协调控制。重点研究了在1-2升挡过程中采用不同一体化控制策略对换挡冲击的影响。试验表明,对于由电控汽油机和电液式自动变速器组成的小客车动力传动系统,通过推迟点火的方式减小升挡惯性相的发动机输出转矩可以达到减小换挡冲击的目的,同时,采用发动机转矩控制 主油压控制的控制策略,可以大幅度地减小换挡冲击。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DCT智能换挡控制系统中体现驾驶意图和行驶工况各种模式的主要特征。采用模糊逻辑技术对驾驶意图和行驶工况进行统一识别,并在已划分的各种模式基础上进行了各模式下标准换挡规律的智能修正。利用所建立的DCT换挡控制系统仿真模型,选取急加速意图和上坡工况进行了DCT智能挡位决策控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DCT挡位决策控制系统能更好地发挥车辆的性能,验证了DCT挡位决策的智能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AMT换挡冲击产生机理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研究了自动机械变速器(AMT)在换挡时同步器未起作用而产生冲击的问题,分析了产生换挡冲击的机理并确定了换挡执行机构的最优运动速度.据此,提出了消除冲击的换挡控制方法,并在某载货车的变速器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车辆在换挡过程中产生冲击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