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新能源汽车环境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全生命周期和新能源汽车概念,然后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对目前几种典型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与环境影响及能源转换效率进行了评估,经过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了几种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最后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氢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 21世纪具有潜力的新能源清洁动力汽车之一,影响其推广应用的最重要因素是高成本,开展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零部件成本、燃料价格等因素,而考虑国家及地方补贴政策、运维和报废成本以及不同运营里程、不同车型下经济性分析的较少。从用户的角度,通过对购置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回收残值、补能和抗寒影响以及国家和地方补贴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针对乘用车、客车和卡车等不同车型,分场景开展经济性成本评价,将其与传统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面向未来,作出经济性预测,并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汽车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周期评价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可持续发展支持工具,汽车LCA可以从产品层次定量揭示汽车全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文中介绍了汽车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研究现状、评价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出汽车国际贸易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企业应该尽早开展汽车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以应对未来的汽车生态标准竞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汽车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加剧。为实现可持 续发展,汽车企业纷纷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以汽车行业的视角为切入点,对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生命周期方面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简要说明了本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包括所选的汽车类型及评价方法的运用,并围绕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车的表现展开了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朱润标 《时代汽车》2022,(3):181-182
文章以新能源汽车检修维修现存问题及解决路径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现存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分析,随后结合相应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入手,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解决路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储能系统,其生产、制造、管理、应用等全生命周期设计与管控难。 随着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库的构建与先进大数据算法的应用拓展,大数据技术在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下获得了更多应用。 系统地总结了数据驱动算法与技术在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下应用情况,分析在电池材料设计优化、生产及出厂后选型配组、装机后应用管理、梯次利用等场景下大数据算法应用效果及落地可能性,为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及国家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随之而来产生了一系列有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新能源汽车的换电模式应运而生。对此,以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为背景,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换电问题作为研究核心,以蔚来等新能源汽车生产商推出的换电模式为例,通过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发展现状和电换电的市场,预测其演变趋势,展示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换电发展的思考,并针对换电模式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更好地推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绩效,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以某国产合资紧凑型纯电动乘用车为评价对象,搭建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研究分析其全生命周期的矿产资源消耗、化石能源消耗及环境排放影响;进而基于不同级别智能网联汽车采用智能装备的差异,对L0~L5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估预测与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矿产资源消耗方面,原材料获取阶段占比最高;在化石能源消耗方面,运行使用阶段占比最高;在综合环境影响方面,受中国电力结构影响,运行使用阶段环境影响综合值最大;随着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智能网联汽车相邻级别间全生命周期化石能源消耗可降低3.5%~6.3%,GWP、AP、EP、POCP环境排放最高可分别降低约13.9%、13.3%、13.7%、11.7%,其中使用阶段环境排放降低程度最为明显;综上,通过进一步加强汽车轻量化研究,拓展新型材料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合理优化我国电力结构布局,提升车辆自主决策水平,加快云平台与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上的应用等途径,可有效提升智能网联汽车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9.
汽车轻量化虽然能够有效降低使用阶段的能耗和排放,但如果把涵盖材料获取、材料加工、零部件加工制造、整车装配、使用和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都考虑进去,轻量化并不一定节能减排,成本也可能增加。以往评价汽车产品的轻量化效果主要关注汽车的运行使用阶段,而未能从整个汽车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予以综合考虑,也未进行汽车轻量化全生命周期多目标优化研究。针对此问题,本文中提出在轻量化设计阶段协同考虑轻量化后的全生命周期能耗、环境排放和成本变化,并进行轻量化全生命周期多目标优化研究,达到在轻量化的同时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能耗、环境排放减少和成本不增加的目标。选取某公司生产的传统汽油车和在此平台上开发的纯电动汽车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静态生命周期评价模型,选择钢质量减少比例、铝质量增加比例和镁质量增加比例作为设计变量,全生命周期能耗、温室效应(GWP)和生产成本作为3个目标。通过多目标优化,当纯电动汽车和传统汽油车钢质量分别减少6.44%和6.41%、铝质量均增加1%、镁质量分别增加0.44%和0.41%时,全生命周期能耗分别减少3.20%和3.21%,GWP分别减少2.84%和2.88%,生产成本不增加。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变暖导致的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碳中和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逐渐被人们重视。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环保的重点,在减少碳排放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碳中和背景下如何降低新能源汽车碳排放问题,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对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能量管理策略和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获取、电催化剂和能量管理策略,混合动力电池汽车的机电耦合技术、能量管理策略和制动能量回收方向,对具体减碳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交通是我国节能减碳重要领域,如何量化集成道路和车辆的城市道路交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成为交通绿色发展的迫切需求。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量化评价了城市道路交通原材料获取、施工制造、运行维护和报废拆除阶段的全生命周期化石能源消耗量ADP(f)和全球变暖潜值GWP (以CO2当量计),讨论对比了基于传统燃油汽车(ICEV)、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B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的城市道路交通的全生命周期ADP(f)和GWP,并对关键因素年均日通行量、FCV的技术进步和不同车型占比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基于ICEV的城市道路交通的全生命周期ADP(f)和GWP分别为3.26E+09 MJ和2.16E+08 kg。相比于ICEV,基于BEV的城市道路交通的全生命周期ADP(f)和GWP分别降低32.5%和36.1%。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双碳”目标背景下商用车能源与动力系统技术进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行业调研,系统梳理商用车能源与动力系统技术研究现状,详细总结传统商用车、纯电动商用车、混合动力商用车、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能源与动力系统技术的发展进程,归纳分析能源与动力系统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商用车行业短期发展趋势。从用车能效、能源互动及全生命周期减碳的视角,为“双碳”目标背景下的商用车能源与动力系统技术发展路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匹配不同动力电池的纯电动汽车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 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以某款已上市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分别匹配 4款常用动力电池,基于 GaBi软件搭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对其进行 2021年与 2030年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与环境排放研究,并选取关键参数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匹配钛酸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化石能源消耗(ADP(f))与全球变暖潜值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 均为最高;纯电动汽车在运行使用阶段与生产制造阶段具有较高的能耗与排放;到2030年,纯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ADP(f)与GWP将显著降低,同时随着电力结构的优化与动力电池充电效率的提升,匹配不同动力电池的整车ADP(f)与GWP也将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在研发应用电动新能源汽车及产业化发展中完全可以依赖于原有的对于电动车及电池运用上的传统产业优势。特别是在近些年来,在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结构材料、整车产品开发等重点领域内形成了数量众多的专利,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在动力电池循环寿命、节能与轻量化、车型开发和批量生产、电气安全可靠性等技术指标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电极、电解质、隔膜和电池组件等关键材料的自主性研发和核心技术不足,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运营模式探索上尚有欠缺。  相似文献   

15.
纯电动汽车作为市场上最普遍的新能源汽车,厂家大量生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要推动纯电动汽车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提高纯电动汽车的售后维修服务质量。维修人员要掌握纯电动汽车好的结构原理、检测维修技术,从而提升售后服务质量。本文从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案例入手,分析纯电动汽车的维修检测方法,以供纯电动汽车维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新能源货运车辆装配不同动力电池对节能减排的影响,选取某款新能源货运配送车辆为研究对象,利用GaBi软件建立了3种常用动力电池的整车生命周期评价模型,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装配、运行使用、报废回收5个阶段进行节能减排差异分析,并对全球变暖潜值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 等环境影响类型进行归一化处理和量化计算处理。结果表明,分别装配3种电池整车的化石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环境排放以CO2为主;纯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集中在运行使用阶段;综合比较,装配了三元锂电池的整车,其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效果最佳,装配了锰酸锂电池的整车则表现最差。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力度、减少用于电力生产的化石能源消耗、提高回收率等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LCA)一整套方法和理论,基于德国开发的生命周期评价专用软件GABI,选取国内市场上某款增程式电动汽车,建立该车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从而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节能减排绩效进行研究.根据增程式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将整车划分为发动机、发电机等10大部件,从原材料获取、制造装配、运行使用和报废回收4个阶段进行节...  相似文献   

18.
首先,基于城市道路全生命周期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的碳排放计算原则和思路,构建了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建造阶段、运行阶段和拆除阶段”3个阶段的碳排放计算模型;然后,通过分类统计不同阶段的能耗和碳排放因子,定量分析了市政道路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以及碳汇量;最后,通过实际案例,论述了所提出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在碳达峰、碳中和分析中的基本步骤以及所需要收集的资料,以期为后续市政道路及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参与碳排放交易、碳足迹等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