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帅  王涛  李欢 《公路与汽运》2014,(3):116-119
分析了天然砂砾的路用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试验方法确定天然砂砾含石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关系,并由回归分析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式,结合沉降差法综合评定天然砂砾路基的压实质量;探析了采用沉降差法和基于含石量与最大干密度的灌砂法对实际工程进行天然砂砾路基压实质量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工后沉降量很大,不能满足公路路基强度性、稳定性和路面使用性能要求。本文以阿荣旗至博客图高速公路K123+000~+200段为依托,采用以冲击碾压为主的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了处理,对其压实度进行检测控制施工质量。工后沉降通过埋设沉降板对沉降进行跟踪,工后总沉降用泊松曲线法对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冲击压实技术用于软基地区的路基施工不仅明显改善了路基压实质量,对减小路基施工工后沉降也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砂砾卵石土作为一种特殊的路基填料,其工程特性、施工工艺、质量检验与控制方面与常规的土质路基甚至土石混合路基有较大的区别。采用不同的现场试验方法分别对某高速公路砂砾卵石土路基填料虚铺厚度为30,40 cm时,采用灌砂法、沉降差法、DCP贯入度法检测其压实度。结果表明:对于砂砾卵石土路基填料,当碾压遍数为4遍时,三种方法计算的压实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天然砂砾石填筑路基的检测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天然砂砾石填筑路基的施工技术,并通过对路基压沉量与压实度的对比试验,说明压沉量观测法检测天然砂砾石填筑的路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天然砂砾路基填料的振动压实特性,首先采用筛分法对干旱荒漠地区多条在建高速公路的天然砂砾路基填料进行颗粒组成分析,其次进行表面振动压实试验,采用湿土法分析含水量对天然砂砾干密度的影响,采用干土法分析含石量、级配特性和振动时间对天然砂砾压实效果的影响。基于不同粗颗粒组含量下的最大干密度结果,拟合了天然砂砾最大干密度与粗颗粒中各粒组含量之间的关系式,并利用粗颗粒粒组含量确定天然砂砾的最大干密度。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干旱荒漠区天然砂砾路基填料为不均匀土,级配不良的主要原因为曲率系数较小,填料中细粒含量较少;天然砂砾的干密度随着含水量增大会有谷值与峰值,与黏性土的单峰值变化有明显区别;天然砂砾含石量对最大干密度有显著影响,其最大干密度随含石量的变化分为明显的3个阶段,当含石量为60%时,可以得到最大干密度的最大值;不同级配的天然砂砾的干密度对振动时间的敏感性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东部地区路基填料主要为细粒土,现行规范对细粒土压实控制已有详细规定,但对粗粒土无论是压实理论、检测标准都缺乏相关规定,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西部地区尤其是新疆公路建设迎来大发展,但新疆地区路基填料基本为天然砂砾,采用细粒土标准检测粗粒土,必定存在检测方法、检测标准的差异。为了更加准确的评定天然砂砾路基压实标准,方便快捷的服务工程建设,基于施工现场多种压实度检测方法的试验,得出了以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作为施工快速检测的主要方法,结合沉降观测法和灌沙法辅助验证,实时动态的检测路基压效果和修正施工工序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包卫星  刘涛  杨晓华  薛志彪 《公路》2012,(9):206-209
通过对新疆清水河至伊宁高速公路粉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路用性能参数分析,结合天然砂砾的颗粒组成,提出了天然砂砾改良加固低液限粉黏土路基技术。采用天然砂砾与粉黏土掺配,利用天然砂砾的骨架性能,提高了低液限粉黏土填筑路堤的工程性能,从而降低工后沉降,节约造价,满足了填筑路基的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8.
陈明磊 《交通科技》2013,(1):108-110
针对长深高速公路承唐二期路基填筑工程现状,提出利用冲击压实技术处理地基沉降,并从施工工艺、压实度、碾压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说明冲击压实技术对提高填方填土路基整体稳定性、减少沉降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渝邻高速公路整个路基施工期只有18个月.在渝邻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为了减少路基沉降问题,对全线重点高填方段落采取了强夯措施.对渝邻高速公路强夯试验结果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填方路基强夯再压实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鉴于天然砂砾的压实控制标准是路基填筑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采用一种改进的方法确定砂砾的最大干密度及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率和颗粒组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压实质量控制对此方法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级配不均匀砂砾路基的压实标准的确定方法和控制标准是可行的,满足道路路基承载能力要求;最大干密度随着含石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湘潭至耒阳高速公路冲击压实路基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南非蓝派公司冲击压实机,在高速公路已完成碾压的路基上,进行冲击碾压的工程实践,表明对路基增加冲击压实具有减少路基工后沉降、提高整体强度与均匀性的作用。这对提高高速公路修建质量有实现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例对改扩建公路路基沉降规律进行研究,并利用双曲线法对路基沉降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路基的加宽宽度不宜大于10m;新旧路基的差异沉降量随着路基扩宽宽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改扩建公路路基的沉降量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是正比关系;双曲线法可有效预测改扩建路基沉降量。  相似文献   

13.
公路路基压实度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达到公路路基施工压实标准,克服由于压实原因带来的路基不均匀沉降,是公路工程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多年的施工经验,就路基压实的质量控制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缪胜林 《路基工程》2011,(6):130-132
为确保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高填路基的填筑质量,针对C1B5S填料建立一段试验路基,在填料压实度和变形模量双控标准的基础上,采用冲击压路机进行补压增强,研究其碾压遍数与压实度、沉降量的关系,以确定最佳施工工艺;同时对代表性工点进行工后沉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冲压补强的高填路基工后沉降量是路基本体高度的0.08%~0.10%,路拱横坡改变小,对控制高填路基的差异沉降和工后沉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土石比和压实度的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对以重庆涪丰石高速公路石院子40m高填方路基沉降进行了分层沉降观测,并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土石混填高路堤的土石比对沉降有重要影响,石的比例越大,沉降越小,一定含石量对减小路基沉降有利,压实度越大,路堤沉降越小,工程中可以采用分层强夯或用冲击压路机分层压实来提高高填方路基的压实度,从而减小沉降。研究成果对山区公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法优化和减小沉降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公路改扩建路基拼宽施工各环节质量监控,从新路基地基处理、沉降点位布置观测、拼宽处台阶开挖和压实、土工格室、土工格栅的合理使用,使拼宽新路基在较短的时间内沉降稳定,避免新老路基之间因沉降量不同出现路面纵向裂缝,保证改扩建工程拼宽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流动性沙漠地区开展高速公路建设研究,通过对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沙漠公路风积沙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认知与体会,探讨了以风积沙为主要填筑材料的公路路基施工和施工质量问题,着重介绍风积沙路基填筑的特殊施工技术、土工布隔沙及天然砂砾底基层施工技术和关键工艺控制,同时对修筑沙漠公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风积沙作为路基填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王海林  张富奎  刘佳 《公路》2024,(1):71-74
公路路基压实欠佳或密实性不均将引起后期路基差异变形,诱发严重的路基病害。采用便携式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依托甘肃不同地区的路基填料类型的高速公路新建工程,于现场进行了动态变形模量(EVD)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灌砂法测得的压实度K值进行对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二者基于不同填料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了现场验证试验。结果显示:EVD法的相对误差较小,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控制路基压实质量简便快速且较为准确可靠。EVD法作为公路路基压实的快速评价方法,可实现路基压实片区的连续检测,从而达到控制路基压实均匀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吉林省某高速公路填石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面波仪、压沉值、灌水、K30等填石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方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研究表明,压实沉降差法相对来说简单易测,且从理论上讲也是可行的,同时又能检测层铺厚度,因此,填石路基施工质量宜采用压实沉降差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部分高速公路路基出现沉陷,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新填路基填筑后产生压密沉降变形而引起的。实践证明,冲击式压实机能较好地解决路基完工后的整体沉降及不均匀沉陷,提高路基整体强度,加固软弱地基,这对提高当前高速公路修建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