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解决集装箱桥吊传统抄表方式存在的耗时耗力、误差大、综合分析困难等问题,对码头安装以电能表、无线数据传输终端(GPRS DTU)和管理中心服务器3部分组成的远程抄表系统。分析GPRS网络的通信原理以及在码头的信号特征和GPRS DTU在码头的适应性,并对选型的GPRS DTU进行6个方面的测试,保证抄表系统的稳定性、长久性,低成本运行。介绍抄表系统各部件的安装与使用方法以及整个系统的成本费用。  相似文献   

2.
传统集装箱码头给排水仪表监测系统采用手动抄表方法,存在效率低、误差率较高、不能及时监测到管网漏损及仪表设备的故障、不能及时维护处理等问题。研究分析了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各种因素,论述了当前集装箱码头给排水系统常用智能仪表的特点。采用自动化监测仪表行业成熟的DCS系统架构方法,并结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功能完善、系统可靠、效率高且易操作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给排水仪表远程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3.
谭思云  罗俊生 《中国水运》2007,5(1):114-115
自动抄表系统是楼宇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利用单片机和RS-485总线对水表集抄系统进行设计,给出系统模型,并对其关键部分的数据采集器、集中器和监控中心的软、硬件实现做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4.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电管线众多,而港区传统管线埋地敷设的方式存在着占用港区用地、维护不便、抗不均匀沉降差等特点,无法适应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无人化、集约化的管线敷设要求。通过分析港区综合管沟与城市综合管廊的区别,结合广州港南沙四期码头工程、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等综合管沟的应用情况,提出港口工程常用综合管沟的断面形式。结果表明,适用于港口工程综合管沟的主要断面形式为方便开启的单舱结构形式,该形式对一般港区、工业园区、城中村改造等管线较多、用地受限的区域也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陈钦  岑学徐 《水运工程》2022,(10):159-162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港区道路的使用要求和工艺条件与传统的集装箱码头不同,且对港区道路铺面结构也有特殊要求。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港区道路铺面结构的特点出发,通过对港区道路铺面结构的受力要求、交通渠化、智能引导车(IGV)的定位特殊要求等进行分析,采用铺面类型适应性分析、磁钉避让处理、交通标线处理、平整度处理、IGV荷载作用下的铺面结构计算分析等应对方法,以满足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港区道路使用要求,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港区道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智能道口自动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高桥港区四期集装箱码头成功应用码头智能道口系统OCR自动识别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了集装箱运输在码头进场作业中的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并有力提高了闸道口的通行速度。  相似文献   

7.
仙人岛港区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大型综合性港区,属于双堤环抱空间格局,规划大型泊位多,船舶流量密集。LNG码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排他性。针对在环抱式港池内LNG码头选址和规划存在的问题,以仙人岛港区为例,集成利用多项模型技术研究通航安全、通航影响、陆域安全、泊位布置和空间利用等,提出LNG码头选址、码头泊位及水域布置方案,对仙人岛港区建设LNG码头起到了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张宝金 《港工技术》2003,(Z1):20-22
分析当前锦州港港区电网配电存在的问题,对锦州港配电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中,所应选择的电网配电方式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港口配电自动化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应用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建立了集装箱码头水转水装卸工艺系统仿真模型;针对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水转水装卸工艺设计了2个方案,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为优化集装箱水转水物流系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使用无人集卡车队管理系统,调度和控制无人集卡车队,取代港区内传统的有人驾驶集卡,完成码头港区内各种生产场景的水平运输作业,是实现码头智能化,自动化,节能减排,提高生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建设智慧港口和绿色港口的有效途径。对港口企业向绿色港口、智慧港口方向转型具有重大意义,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刘洋  麦宇雄  覃杰 《水运工程》2019,(9):119-124
针对具有驳船小港池的海港集装箱码头的特点,结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发展的需要,突破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垂直于码头前沿线布置的局限性,创新提出堆场箱区平行于码头前沿线布置的总体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方案。引入智能驾驶与卫星导航等技术,采用智能驾驶运输车替代传统集装箱卡车,从而使平面工艺总体方案适用于江海联运吞吐量占比高的运输模式,同时实现港区自动化,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为我国传统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设备控制系统是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大型设备远程控制系统,基于FTP传输模式的一键更新还原功能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在对设备控制系统进行更新优化时进行备份与还原,减少误操作,提高可靠性,从而降低更新程序失败导致生产作业停顿所造成的影响.结合港口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自动化改造项目实例,给出了FTP传输模式实现方案和工程应用实例,可为相...  相似文献   

13.
自动化轨道吊(ARMG)及自动化轮胎吊(ARTG)是自动化港区堆场设备的2个主要发展方向。为系统梳理传统港区改造为自动化港区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准确把握未来自动化港区发展方向,上海港在2个传统堆场利用局部箱区试验性地实施ARMG和ARTG改造项目。基于该项目实际运营数据,对ARMG及ARTG模式技术现状、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的梳理及研判,分析其与港区环境的互适条件,为传统集装箱港区改造为自动化集装箱港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鉴于传统港区变电站机械通风和空调设备多为就地控制且管理方式粗放,不能满足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管理要求,本文根据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部分变电站位于封闭的无人作业区的新特点,设计了变电所机械通风及空调设备的远程自动控制系统,解决变电所机械通风及空调设备远程自动控制的问题,优化变电所机械通风及空调系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外已建成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大部分采用自动引导车(AGV)作为水平运输设备。AGV在实现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机械全自动化的同时,改变了传统码头设备维修模式,对码头总平面布局中机械维修功能区布局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布置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AGV维修区,成为提高码头运行效率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关键问题。在总结分析国外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AGV维修功能区实际案例布置基础上,结合目前技术发展及港口整体发展要求,提出了几种新的布置方案,并在我国大型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洋山四期工程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俞武华 《水运工程》2011,(11):71-77
在长江上游重庆港寸滩港区工程项目设计中,通过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在33 m大水位差、典型山区地形的建设条件下,首次成功地采用了集装箱岸桥装卸船工艺、空间框架式桩基码头结构、阶梯式集装箱堆场布置和较大的港内道路纵坡等设计创新技术,开创了大水差地区建设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的先例,促进了河港建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敏  唐洲  余政 《水运工程》2019,(5):98-101
针对阿布扎比哈里发港集装箱码头二期项目自动化堆场布置受较小的陆域纵深限制的问题,对两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布置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在码头前沿布置相同的前提下,自动化堆场平行布置方案比自动化堆场垂直方案有更多堆场能力。综合考虑堆场能力、自动化程度、人员投入、系统调试周期及装卸设备投资等各方面因素,确定本项目采用自动化堆场平行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洋山四期工程的特点,选择自动化装卸工艺系统,并通过对工艺系统设备选型和平面布置的细化和优化,较好地解决了码头装卸与水平运输环节的衔接、陆域狭小对大型深水泊位能力的制约、堆场海陆侧轨道吊作业量不均衡、互拖及运距长等主要问题,为发挥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的优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海运船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对我国港口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海港工程设计船型尺度规范修订的回顾,分析了影响我国港口建设的船舶类型、规模的发展趋势。对集装箱船、干散货船、原油船等典型海运船舶船型现状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大货类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及主力船型。船舶大型化发展直接影响了我国港口建设,船舶大型化也对我国离岸建港技术、深水长航道建设、港口工艺设备配置等方面提出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水运港口信息数字化的逐步发展,现有传统的通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水运港口的信息交互。分析港口通信业务的需求和相应特点后,结合TD-SCDMA通信系统的技术优势和在公网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无线专网系统解决方案,并分析了港口无线专网系统的业务性能。专网通信系统可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高速率的数据传输、远程视频监控等服务,可有效提高水运码头的生产效率与通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