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分析预应力混凝土箱梁0#块收缩徐变效应,以普湾桥两个0#块为分析对象,分别进行为期160d的无应力状态下自由收缩分析和为期150d的预应力张拉后的收缩徐变分析。结合有限元软件仿真结果,对0#块收缩徐变规律进行详细分析。分析结果为:自由状态下顶板收缩速率大于底板收缩速率,张拉预应力状态下顶板徐变量大于底板徐变量;预应力箱梁的徐变效应、收缩效应和温度效应的大小关系为:徐变效应温度效应收缩效应。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纤维的阻裂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砂浆的力学性能实验、收缩实验度早期收缩开裂实验.讨论了聚丙烯单丝纤维对修补混凝土及砂浆力学性能和早期收缩开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研究及其在桥面连续及伸缩缝处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聚丙烯短纤维掺加于普通混凝土中改善混凝土抗冲击、抗冻等性能的作用机理 ,结合实例介绍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桥面连续及伸缩缝处的应用及其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总结。  相似文献   

4.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硅粉和早强减水剂配制的硅粉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原材料试验、力学性能试验、收缩试验等,系统研究了硅粉混凝土的路面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按最佳的硅粉与高效减水剂比例配置的硅粉混凝土能够满足路面应用性能要求,且可以达到尽早开放交通的条件。硅粉混凝土是铺筑新水泥路面或者修补旧路面的新材料,将会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作为增强材料,首先在实验室探讨了单掺和混掺上述两种纤维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收缩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现场进行喷射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混掺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也优于单掺上述两种纤维的混凝土,且当聚丙烯纤维的掺量为1.0 kg/m~3、钢纤维掺量为40 kg/m~3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最优,混掺两种纤维后,可使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和后期收缩大幅度降低,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4组不同配合比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快速冻融循环试验,测得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纵波波速与动弹性模量,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同配合比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损伤量特征,分析了材料性质、材料配合比与冻融循环次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冻融循环200次后,未掺加引气剂的C3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掺加引气剂的C3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未掺加引气剂的C4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掺加引气剂的C4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分别为46.53%、49.05%、34.56%、37.64%;冻融循环300次后,4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纵波波速分别降低了8.42%、6.48%、16.72%、11.68%,动弹性模量分别降低了46.54%、35.72%、54.41%、53.72%;冻融循环150次后,C30和C4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损伤量迅速增长,且C4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损伤量高于C3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相同的冻融次数下,未掺加引气剂的C4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损伤量最大;抗冻性能的改善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掺加引气剂C3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未掺加引气剂C3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掺加引气剂C4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未掺加引气剂C4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对丙乳砂浆、硅粉砂浆、高强砂浆、聚丙烯纤维高强砂浆及玄武岩纤维高强砂浆5种船闸闸室墙表面修复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丙乳明显降低了砂浆的抗压、抗折尤其是抗压强度,但能有效改善砂浆的早期抗干缩能力及增强砂浆韧性:由于硅粉微粒的填充作用及火山灰反应硅粉砂浆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28d抗压、抗折和抗拉强度分别为分别为85.9MPa、15.93MPa和5.732MPa,能承受的抗弯荷载也较大,为5.3kN,但其塑性收缩大且韧性不强;聚丙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高强砂浆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同时纤维的加入能有效改善砂浆的早期抗干缩能力.显著增加砂浆的断裂挠度和韧性从而提高砂浆抵抗变形开裂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桥面铺装混凝土受冻融循环单因素和在氯化钠溶液中冻融循环双因素损伤机理进行试验研究,并对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和盐剥蚀破坏进行了分析,通过低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冻性实验对不同掺量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及优选,然后对不同掺入量组成的低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进行冻融循环、冻融—氯盐共同作用耐久性试验研究,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选用不同弹性模量的纤维钢纤维、耐碱玻璃纤维以及聚丙烯纤维分别掺入矿渣活性粉末混凝土中,对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试验分析与研究,并与对应的普通活性粉末混凝土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弹性模量的钢纤维掺入到RPC中相对于耐碱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而言可以获得更好的力学性能,矿渣RPC与普通RPC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选用不同弹性模量的纤维钢纤维、耐碱玻璃纤维以及聚丙烯纤维分别掺入矿渣活性粉末混凝土中,对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试验分析与研究,并与对应的普通活性粉末混凝土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弹性模量的钢纤维掺入到RPC中相对于耐碱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而言可以获得更好的力学性能,矿渣RPC与普通RPC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以丙乳砂浆、硅粉砂浆、高强砂浆、纤维高强砂浆为修复材料,以硅粉净浆及丙乳净浆为粘结剂,进行了各修复材料抗拉粘结强度、弯拉粘结强度以及修复砂浆与老混凝土的劈裂抗拉粘结强度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丙乳净浆及硅粉净浆作粘结剂能显著提高各种修复材料的粘结性能;相比于空白样,加入丙乳、硅粉、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后有效提高了砂浆的粘结强度;各修复砂浆28d新老砂浆抗拉粘结强度及弯拉粘结强度都没有超过养护28d的本体抗拉、抗折强度;从数值上看,各修复砂浆中硅粉砂浆具有最高的粘结强度。在高强砂浆配合比的基础上加入聚丙烯纤维和玄武岩连续纤维对粘结强度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跨径桥面混凝土裂缝统计分析,从混凝土配合比、钢筋网位置控制、施工工艺、养生及收缩缝设置方面提出控制措施,对裂缝处置提出分类处理方案,建议在大跨连续刚构桥面混凝土中增加聚丙烯纤维,增设预切收缩缝。  相似文献   

13.
通过配合比设计将矿渣粉掺入3种不同再生粗集料取代率的混凝土中并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矿渣粉对不同取代率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未掺或掺入矿渣粉的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轴心抗压强度均随着龄期的增大逐渐增大,而随着再生粗集料掺量增大则逐渐减小;矿渣粉前期的反应程度较低,但后期矿渣粉与胶凝材料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硅酸钙,可有效增强再生混凝土的后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掺入矿渣粉的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轴心抗压强度均较未掺组有所提高,故矿渣粉有利于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超吸水性聚合物(SAP)的材料性能和SAP内养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参数,提出了内养生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从SAP吸释水行为和内养生混凝土水化特征角度,探讨了SAP内养生混凝土水分传输机制,综述了SAP内养生混凝土的收缩阻裂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通过界面过渡区特征、水化产物和孔结构特征,探究了SAP内养生混凝土性能增强机理;总结了SAP内养生混凝土国内外工程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分析结果表明:SAP内养生原理为其本身的吸释水特性,但因SAP性能的差异和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的不同,内养生水泥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有一定的差异性;SAP在渗透压和离子浓度的驱动下及时释水,补充混凝土内部水分丧失,降低早期水化热,并提升后期水化程度;SAP内养生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均受到其粒径、掺量和额外引水量的影响,在各参数均合适的条件下,SAP能够有效抑制混凝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并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SAP能够促进水化反应,生成更多的水化产物,填充混凝土的孔隙,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细化孔结构,切断连通孔隙,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抗渗等耐久性能;SAP的再溶胀能力可阻塞混凝土裂缝,生成的CaCO3等水化产物可使混凝土裂缝自愈合;SAP内养生作用能够增强水泥石与集料之间的黏结性,减少甚至消除界面过渡区微裂缝,提高界面过渡区强度;SAP内养生水泥混凝土在桥梁桥面整体化层、横隔梁、湿接缝、桥墩及隧道二次衬砌等部位已成功应用,抗裂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5.
锚喷混凝土加固板桥时,新增混凝土收缩徐变对主梁产生有利影响,但对锚喷混凝土自身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收缩徐变产生的界面应力分析,得到界面应力的分布形式和界面应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锚喷混凝土收缩徐变产生的纵向拉应力在跨中截面最大,两端为零,界面剪应力两端最大,跨中为零;混凝土收缩徐变所产生的界面应力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大,且后期增长速度小于前期增长速度;收缩徐变产生的界面应力随着混凝土厚度增加而增大,随着年环境评价湿度增加而减小;新增混凝土强度与原主梁混凝土强度相差越大,产生的界面应力也越大。  相似文献   

16.
依据聚丙烯网状纤维的作用机理,结合现场施工实际,进行聚丙烯网状纤维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定了现场喷射施工工艺(包括搅拌时的投料顺序、搅拌时间、喷射作业程序),并与喷射普通C25混凝土进行了综合性能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认为:聚丙烯网状纤维喷射混凝土强度较高,具有较好的抗裂性和变形性能,能大幅度降低回弹、降低成本;是一种理想的衬砌材料,在实际施工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大流动性混凝土试块收缩变形测量数据,推导出混凝土实际收缩应变量,在此基础上,对预应力混凝土简以梁变形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推导出混凝实际徐变系数,并得到适合工程实际施工条件的混凝土徐变系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混凝土早期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混凝土早期迅速而复杂的体积变化可立即引起开裂或在混凝土中作为残余应力存在,影响其耐久性、整体性、力学性能等,尤其是抗裂性.在收缩、强度、弹性模量、徐变等处于动态发展的混凝土早期,受温度变化产生温度应力及其发展是非常复杂的,不能套用已硬化混凝土的计算方法.全面分析了早期混凝土的特点,总结了温度应力的两种计算方法(全量法和增量法),并指出其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韩玫 《北方交通》2008,(5):49-51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以其独有的特点,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利用均匀设计法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分析的过程,选取水泥、速凝剂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三个影响因素,对混凝土配比试件的试验数据统计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设定试验条件下,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掺入0.9kg聚丙烯纤维的方案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纤维和聚合物对水泥砂浆早期开裂的防治及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砂浆早期(0~6 h)的收缩变形特性,测试了其收缩变形量及变形稳定后裂缝的长度与宽度。采用名义开裂面积、首次开裂时间、收缩应变等评价纤维(碳纤维及聚丙烯纤维)、聚合物(丁苯乳液)对砂浆早期塑性收缩开裂的作用效果,并对纤维和聚合物对砂浆抗裂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纤维对砂浆的增强效应和空间效应与聚合物的成膜、微纤维以及减缓水泥水化放热速率作用相结合,使得砂浆早期的抗裂性能随着聚合物和纤维的掺入得到了改善,作用效果主要与纤维的掺量、纤维的弹性模量等有关。相同体积掺量下,碳纤维对砂浆早期的抗裂作用效果优于聚丙烯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