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阐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MC9S12XS128单片机控制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介绍了其主要硬件电路模块的组成和软件总体设计,并对所设计的EPS控制器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表明所设计的电助力转向系统能够很好地跟踪月标电流,实现闭环助力功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自主研发的电动助力转向硬件在环试验台的软硬件构成及工作原理,采用三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永磁同步电机采用直接转矩控制(DTC)模式,驱动滚珠丝杠实时模拟转向阻力,该试验台可以用于转向系统硬件的开发、系统试验及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3.
针对驾驶员在快速操纵方向盘时手感沉重的问题,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EPS),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调速原理,将问题的原因归结为电机的调速范围有限。提出了以方向盘角速度为判断依据,低转速下在转矩环中进行id=0控制,高转速下在转速环中进行弱磁控制的控制策略,并根据某型号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给出了具体工程实现方法,进行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及硬件在环试验。仿真及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永磁同步电机转矩的控制。该方法采用霍尔传感器对D状态观测器位置估算值进行校正和补充,省略了高分辨率位置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电路,降低了硬件成本。通过D状态观测器和霍尔传感器两个位置估算值的信号冗余,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方法使电机转矩波动指标达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汽车电动转向系统用驱动电机目前主要有永磁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对于应用于汽车电动转向(EPS)系统而言,各种电机都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文章在分析各种电机特点基础上,结合EPS发展,提出了EPS电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电机电磁噪声,从理论上对该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电磁噪声频率及阶次进行推导计算;通过整车的振动噪声测试验证了理论计算值,最后通过调整电机的转子永磁体冲磁方式,改善了电机的啸叫噪声,为前期预测EPS电机电磁噪声提供了设计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无刷直流电机(BLDCM)模型和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动力学模型,构建了BLDCM控制仿真模型和EPS性能仿真模型;设计了以ARM7LPC2131为控制器内核和以MC33034P120为驱动模块的EPS控制器硬件;分析了EPS的助力、回正和阻尼控制对控制器硬件的要求,给出了EPS控制软件的主程序和A/D、速度信号采集与中断服务子程序流程;最后将BLDCM助力式EPS及其控制系统装车进行原地转向试验和蛇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EPS控制器与整车匹配良好,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8.
郝金魁  张超风 《天津汽车》2006,(5):17-19,45
介绍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以及MOTOROLA系列16住单片机的功能特点,给出了基于MC9S12DP256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控制单元(ECU)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框架。重点介绍了助力电动机的H桥驱动电路的组成、H桥上、下侧桥臂的功率驱动电路以及上侧桥臂MOSFET功率管所需的蓄电池倍压电源电路的设计,对所设计的硬件系统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硬件电路能够满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对稳定性和跟踪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微车领域的整车厂企业,高配车型上使用电动助力转向已成一种趋势,但对电动助力控制系统的研究却很少,一般是通过主观评价来调试EPS和整车转向性能,试验任务重,反复工作多,产品开发周期长,针对这一现象,以研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控制模式的跟踪性能和轻便性为目的,在Matlab_simlink平台上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控制模型,在Adams/car中建立了某微车的整车模型,通过ADAMS/car和MATLB-Simulink联合仿真,模拟EPS转向系统对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PID控制算法使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和轻便性,同时也为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数学模型和整车八自由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仿真模型。基于扭矩输入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应用PID进行助力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改善转向轻便型和路感的同时,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能提高汽车行驶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车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研究了EPS系统在路面冲击下的稳定性能及控制方法,对助力电机输出电流施行模糊PID闭环反馈控制,并采用幅频复合滤波对控制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控制效果.通过在快速控制原型平台上进行的硬件在环实时仿真表明,该方法明显改善了EPS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2.
刘俊 《汽车技术》2007,(2):12-15
为提高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控制的精度,必须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动态补偿。阐述了EPS系统的结构原理,建立了EPS状态空间方程,设计了PID闭环控制器,并对参数进行了整定。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信号的滤波及动态补偿,能够显著抑制信号噪声的干扰,提高了EPS系统的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建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动态模型,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EPS系统的功率驱动电路的两种驱动方式,分析了全桥、半桥功率驱动原理,推导出平均电流表达式,并依此设计了全桥、半桥切换器。根据滑模控制的基本原理,利用EPS系统中助力电机的模型,设计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滑模控制器。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克服了传统控制器不能很好解决系统中的非线性的问题,使得EPS系统具有很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电动汽车EPS助力特性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在对EPS工作原理和助力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EPS动力学方程,设计了一种能实现理想助力特性的PID控制器。基于MATLAB/SIMULINK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加入PID控制后齿条位移、方向盘转角及检测转矩相比无控制时运行更平稳,调节时间分别缩短0.2,0.4,0.4 s;前助力转矩阶跃响应呈高频波动,电机内部的波动现象明显改善,PID控制器对于EPS的助力特性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该文结合上海A5嘉金高速公路的桥台台背EPS施工实际情况,介绍和分析聚苯乙烯泡沫(expanded polystyrenc,简称EPS)作为一种新型的路基填筑材料在软土地基施工中的应用。EPS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路基轻质填料,具有轻质、高强、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良好的力学性能,能较好地解决软基的过度沉降和差异沉降,以及桥台和道路相接处的差异沉降,减少桥台的侧向压力和位移等问题。该文着重对EPS的物理化学性能、力学性能、EPS作为路基轻质填料的路用指标、EPS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了初步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直线步进电机(LSM)控制的汽车电动转向系统(EPS)是当前国际上的新技术之一。本文通过直线步进电机的原理、核心芯片的选用、控制系统的构建,概要研讨新型转向系统的设计要点,重点阐述直线步进电机的EPS系统架构、技术方案的确定,控制系统结构图及程序流程图,对应软硬件等对实施系统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H∞鲁棒控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了3自由度EPS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EPS控制系统结构,基于转矩传感器输出及其它可测信号,设计了转矩估计器来估算驾驶员操纵转矩。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EPS控制系统有良好助力跟随和鲁棒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8.
根据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及路面阻力的特点,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液压加载装置的主要功能需求,设计了此液压控制系统。介绍液压加载装置的结构和工作方式,着重研究了液压加载装置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及其功能的实现,并进行了功能测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型高填方涵洞原位减荷试验,对采用EPS减荷材料下的土压力和位移进行了监测,将来减荷情况与不同厚度EPS减荷情况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采用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EPS材料的减荷特性及减荷后涵洞结构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EPS减荷效果显著,减荷后涵洞结构受力有所改善.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吴凯 《天津汽车》2012,(3):15-17
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只能提供有效的转向助力,但不能根本地解决汽车驾驶员操纵"路感"不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构成、分类、主要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说明了EPS不但可以提供轻便和灵敏的操作,而且可以提供良好的"路感"。通过对EPS的结构和原理分析,指出EPS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