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于低碳的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选址问题研究是针对报废汽逆向物流网络的选址问题,在基于多级物流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以总成本之和最小与碳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确定在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中的设施位置和数量,用LINGO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用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实现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报废汽车回收主渠道也很薄弱,国有企业回收拆解仅占报废汽车拆解总量的56%。有近40%的报废汽车流入乡镇和个体户,使大量报废汽车、拼装车重新流到社会,二手汽车质量没有一个标准,给交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汽车拥有量位居全球第二。随着汽车消费的增长,废旧汽车总量也相应急剧增加。如不加快废旧汽车回收拆解与再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将对环境、交通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加快废旧汽车回收拆解与再制造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完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规,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加大行业扶持力度,倡导行业自律发展等。其中,建立报废汽车回收管理网络尤其必要,以形成报废汽车回收的主管部门、企业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享的信息网络,实现报废回收拆解的全程监控。  相似文献   

4.
报废汽车回收监督的进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报废汽车回收过程中政府与汽车回收责任体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双方的稳定性条件,揭示博弈双方的行为特征及其对稳定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汽车回收责任体回收的成本与收益、政府对企业的奖惩力度以及政府监督成本是影响博弈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实行报废汽车回收制度,既有利于广大消费者,又有利于我国汽车工业总体的发展,故报废汽车回收制度在我国现阶段的实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实行报废汽车回收制度,既有利于广大消费者,又有利于我国汽车工业总体的发展,故报废汽车回收制度在我国现阶段的实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城市汽车保有量日渐增加,交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为了妥善处理"最后1公里"的交通出行问题,完善城市地铁与公共自行车的换乘衔接,构建选址科学,规划合理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影响要素及布设准则,结合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同时存在借车与还车的两种需求的现实状况,并借鉴阻抗函数的原理,建立出行总时间最小模型,来构建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双层规划选址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计算,来确定地铁周边小区需求点400 m范围内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位置,并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上海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拥有雄厚的研发和技术力量。对上海实行汽车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交通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高度重视现有汽车的节能减排;二是次第发展新能源汽车;三是回收利用报废车辆和废  相似文献   

9.
首先观察历史数据变化规律,运用回归分析法对2012-2020年我国的报废汽车量进行了预测,然后根据报废量预测结果,预测了2012-2020年我国报废汽车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率,最后据销售收入和利润率的预测结果计算出2012-2020年我国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的利润。预测旨在从宏观上把握未来报废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扩展和客流迅速增长,车站滞留风险和应急响应问题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滞留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改进的P-中心选址模型求解得到应急公交驻车点的服务匹配方案.根据案例求解和方案对比研究表明,是否考虑风险权重影响了车站在选址过程中的相对重要度,基于风险分析的驻车点选址方案使部分权重较高的车站与驻车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减少了0.8%~8.4%,但是对整个研究区域的公交应急服务覆盖效果影响很小,有利于应急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长逢沟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软弱破碎,总体较差,Ⅲ级围岩仅占32.86%,Ⅳ、Ⅴ级围岩占67.14%,且穿越3个大断裂带,埋深较浅.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及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地、系统地采用监控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以现场监控的围岩观察、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下沉等数据...  相似文献   

12.
在内陆地区借助专用装具模拟海上浮动目标进行射击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现役部队官兵和预备役指战员的实战技能。浮动靶标的研发成功地实现了这一预想。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粉煤灰改善混合料结构的理念,通过替代细集料的方式对3种不同级配设计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试验,研究分析表明:级配1混合料形成了较大程度的嵌挤密实结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而采用了骨架密实结构的级配2混合料形成了不密实的多孔结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最低,悬浮密实型的级配3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略低于级配1。  相似文献   

14.
针对视频图像车辆智能跟踪问题,提出了利用帧间差异积累动态矩阵进行自适应背景建模算法,采用背景差提取运动目标区域,设计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多Agent智能系统进行目标分割、轮廓提取和空域滤波,增强了抗背景干扰能力,使获得的目标区域具有更好的空域连通特性;通过自适应核窗宽改进了MeanShift算法的收敛速度,利用SSD算法实现了快速初始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自治能力强,跟踪目标快速准确,实时有效。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防治和相应设备使用工艺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当前道路的主要形式,基于工程实践,对其常见病害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处理这些病害的工艺及适用设备。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5个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公司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泥稳定碎石在我国公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成型原理、试件最大干密度、试件强度为切入点,充分证明了室内采用振动压实法对提高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有明显的作用,最后结合试验路工程,总结了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压实法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现场失稳岩质边坡的调查,简述了边坡存在的隐患,对其进行了失稳机理分析,根据工程特点设定了治理目标及治理方案,并简要阐述了施工工程布置方案,对类似的工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山区地形,按照"以人为本"和"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对典型路段的路线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比选分析,最终选择最佳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20.
具体介绍了掺加硫酸钠的几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选择和试件成型的方法,以及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了在最佳含水量下的几种含硫酸盐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回归方程。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掺加硫酸钠能显著增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且含盐量不宜过大;在硫酸盐渍土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石灰含量、粉煤灰含量、初始干密度、冻融循环次数、含盐量等会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