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并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在轨道交通停车换乘(P&R)条件下,研究区域停车设施的选址方法及规模测算方法.基于随机用户选择原理,构建城市中心区及外围区域的停车需求预测Logit模型.以车辆总出行距离最短为目标函数,构建轨道交通P&R站选址优化模型.提出城市中心区及外围P&R站的停车场规模测算方法.以大连市西安路商业圈为研究对象,开展停车需求调查并分析其特征.依据调查数据,进行轨道交通P&R站选址规划与规模测算案例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具有轨道交通的城市,该方法较传统规划方法更有利于引导停车需求在用地空间上的合理分布.  相似文献   

2.
随着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线的建设,如何提升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以石家庄轨道交通线上的3个典型站点为研究对象,利用卫星影像数据,分析了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特征;并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站点周边用地设施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石家庄3个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混合利用程度较低、商业设施比例偏低,不同特征的出行者对轨道站点周边的用地设施需求存在差异。提出了站点周边土地利用优化策略:优化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商业服务设施的比例;重视提高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的混合程度,提升站点周边地区的综合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过程中定性指标难以量化以及分级量值范围界定模糊等问 题,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欧氏贴近度反映待评安全结果 与标准安全结果互相接近的程度,建立了一种评价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指数的熵权模糊物元模型。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划分成“优”、 “良”、“一般”、“差”4 个评判等级,并给出了各等级的适用范围。以重庆市轨道交通3 号线为 例,对比可拓物元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熵权模糊物元法评价指标值为0.588 9,可拓物元法评价 风险等级为3 级,评价安全程度均在良好以上,这表明熵权模糊物元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非定量 化的评价问题,对比可拓物元模型,评价精度有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重庆主城区轨道交通将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围绕轨道交通站点设置停车换乘设施(P+R),有利于提升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提高轨道交通的吸引力,减少小汽车出行。本次规划研究立足主城区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提出轨道交通停车换乘设施(P+R)规划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优化时,需要对客流进行分析,其中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吸引范围属于关键性问题。考虑到不同用地性质的轨道交通站点承担的交通功能不同,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站点进行分类,建立基于聚集效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吸引范围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得到轨道交通站点对常规公交客流的合理和最大吸引时间,从而确定不同类型站点的客流吸引范围。  相似文献   

6.
为疏导我国大中城市中心区的密集车流,近年来陆续有城市建成了停车换乘设施。通过对重庆市轨道停车换乘站场设施的调查,进行了停车换乘效率影响因素分析。选取换乘步行距离、停车泊位数、换乘费用、发车间隔作为输入指标,换乘时间、换乘客流量作为输出指标,在数据包络法的基础上,确定停车换乘效率评价模型。对重庆市5个典型轨道交通停车换乘设施,运用DEA模型进行停车换乘效率评价。所建立的停车换乘设施效率评价模型对目前的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把握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生成规律,本文从客流成长性视角探究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与站点周边建成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以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为研究案例,通过人口及就业密度、土地利用、路网密度、出入口数量、介中心性等13个因子刻画建成环境,基于上海市地铁刷卡数据、人口及经济普查、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道路网络等多源异构数据,分别构建建成环境对轨道交通客流影响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 OLS)模型与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模型进行量化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XGBoost模型比OLS模型具有更好的模型表现。从影响贡献度来看,轨道交通站点建成初期,地铁站点出入口数量(21.9%),常住人口密度(15.9%),路网密度(9.8%)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的最重要建成环境因素。建成近期,商业设施用地(16.5%)、容积率(11.1%)和就业密度(8.5%)等用地类建成环境变量成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的关键。建成远期,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水平取决于出入口...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寻绕城高速公路上事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其出入口范围内的原因,减少事故的发生,从人-环-路-车四个方面,分析绕城高速公路出入口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突变理论的绕城高速公路出入口安全风险评价模型.以西安绕城高速公路为例,判断其突变级数隶属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西安绕城高速的风险水平属于"安全"级别,与实际相符,同时验证了指标评价体系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即将要新建的兰州轨道1号线,对交通环境综合评价,提出基于物元分析法的交通环境综合评价模型。首先介绍物元分析模型的建立过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选取8个特征物元作为交通环境评价的特征指标,确定各特征指标的评价等级与划分标准。最后,得出轨道1号线对交通环境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10.
大城市高密度的人流亟待通过新交通方式缓解,城市轨道交通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其建设前期,交通站点(出入口)的选址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影响站点(出入口)选址的各项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选址规划设计优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AHP模型,从而可作为站点(出入口)选址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停车换乘(P+R)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许多发达国家所采用,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对于新建P+R设施的地区来说,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以达到修建P+R设施的目的。以重庆市观音桥地区预建的3个P+R设施为研究对象,先以确立选址合理和满足需求为重要评价指标,建立评价集。经观音桥地区现状调查,评价了P+R设施位置的合理性。然后,结合二项Logit模型,对P+R设施进行了需求预测,评价了设施的规模对缓解中心区交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物元分析的立交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立交方案的综合评价问题,利用物元分析理论进行研究,提出基于物元分析的立交方案综合评价方法.选取占地面积、通行能力、工程造价、施工难易程度等4大类13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将方案分为优、良、中、一般4个等级,通过确定待评物元、建立节域物元矩阵、经典域物元矩阵,计算各评价因子权重和综合关联隶属度,得到不同方案及各评价因子对4个级别的隶属程度,通过比较选出了整体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将物元分析理论用于立交方案的比选是可行的,不但能够比选出整体最优方案,而且能够分析出各评价因子之间的细微差别,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型物流城交通影响评价问题,利用物元分析理论,提出基于物元分析的物流城交通影响评价模型。首先介绍交通影响评价目的,分析大型物流城相比其他大型建设项目的特殊性,从而构建出交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介绍物元分析的计算步骤,其中在确定各指标权重时运用成对比较法。最后结合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及优越性。结果表明,用物元分析法对大型物流城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是可行的,能够定量评价项目交通影响的大小,并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西安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通车,车站周边交通设施设置、用地功能组织、建设资金筹措等问题逐渐凸显.如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针对西安市轨道交通已建线路及车站在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探讨优化轨道交通沿线交通设施及车站周边用地的规划策略.以轨道交通4,5,6号线及市域轨道交通临潼线为例,确定车站周边800 m为研究范围,将涉及的88个车站划分为枢纽站、区域中心站、换乘接驳站和一般站.提出交通设施衔接控制导则、车站周边用地优化整合模式、各类车站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控制要求,以及车站周边用地开发强度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对具有区间性质的铁路应急需求点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铁路应急服务设施备选点未知且需建数目给定的选址问题,对传统单阶段选址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综合考虑应急服务公平性及响应时效性的双阶段组合选址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针对备选点未知且需建数目给定情况下的铁路应急服务设施双阶段组合选址问题所得的选址方案,应急服务半径降低了21.7%,应急服务水平差异性减少了 35.8%,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应急服务水平.本文提出的双阶段组合选址模型既适用于局部范围的应急服务设施选址也适用于全国范围的铁路应急服务设施选址,适用于备选点未知且给定建设数目的应急设施选址也适用于存在多个备选方案多目标布局优化的应急设施选址问题.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scribes a bi-level programming model that seeks to simultaneously optimize location and design decisions of facilities in a distribution system in order to realize company’s maximal total profit subject to the constraints on the facility capacity and the investment budget. In the upper-level problem, two-echelon integrated competitive/uncompetitive capacitated facility location model, which involves facility location and design, is presented. In the lower-level problem, customer is assumed to patronize store based on facility utility which is expressed by service time cost in the store and its travel cost to customer. Customer’s facility choice behavior is presented by a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assignment model with elastic demand. Since such a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problem belongs to a class of NP-hard problem, a genetic algorithm (GA)-based heuristic procedure is presented. Finally, a numerical example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d some 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e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三门峡市为例,分析省际边缘城市的特殊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通系统的供需特征。指出该类城市应得到相关政策的惠及和指导,紧抓国家级交通干线规划等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应客观分析省际边缘城市群的整体发展诉求和城市自身对外交通系统的比较优势,在明确的区域竞合发展策略指引下确定主要交通设施的发展定位,锚固主要线位控制点。总结该类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应突出三个规划要点:为重大对外交通设施预留用地及线位,与城市用地开发相协调;通过既有线外迁、高等级设施规划等方式改善穿越主要城镇建设区的区域交通主干线,梳理过境及出入境客货运交通组织;加强客货运枢纽的规划布局及内外交通设施的衔接。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急救援站选址以及应急救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从最短救援距离、城市地价、救援工具分区限速、救援时间、基于实际运营情况的特殊站点和中心度关系网络的特殊站点等角度,确立供需可达矩阵,建立以救援时间代价以及建设费用之和为最小的应急站选址模型。在救援资源数量确定的情况下,建立关于应急站的资源收益函数,同时根据资源分配 过程具有马尔可夫性,以期望收益值最大为目标确定资源最优配置模型,并运用动态规划逆序法进行求解。最后,以规划中的成都地铁网为例,将其15 个站点作为应急站,计算其需要分配的应急资源数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所建选址和资源配置模型所得结果满足实际运营要求,因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9.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站点覆盖水平,提高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分析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基于互联网开放地图平台的路径规划数据,采用以步行实际可达性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方法对公共交通站点覆盖水平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但适用于区域公交站点布局评价,还可以聚焦于某一条具体的公交线路、自行车停靠点、P+R(Park and Ride)设施、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以及快递服务点、公共厕所等生活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分析和布局优化。最后,从向内深挖自身潜力、向外争取良好环境两个层面,提出了提升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覆盖水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