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曲线钢轨调边使用技术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是工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量的钢轨磨耗缩短了钢轨使用寿命,增加了铁路运营成本。为了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现场在曲线地段采取钢轨调边使用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施钢轨调边使用过程中,都是凭经验控制调边和下道的时间,缺乏根据和可操作性。本文通过曲线钢轨调边使用现状调查、侧磨钢轨强度有限元分析、现场动力试验和磨耗钢轨疲劳试验研究,提出了曲线钢轨调边使用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2.
采用将侧磨严重单股钢轨更换或25 m新轨的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文章介绍将曲线上下股钢轨倒换,使钢轨的原作用边变为非作用边,钢轨外侧完好的非作用边得到充分利用,倒换曲线侧磨轨收到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目前曲线钢轨侧磨日益严重的情况进行分析 ,对采用的曲线钢轨调边、换轨之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姚鸿博  张崇礼 《西铁科技》2005,(1):19-20,41
本文作者从五个方面阐述曲线侧磨钢轨调边换轨之后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运用钢轨干式润滑技术减少钢轨侧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使用车载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对曲线上股钢轨侧面进行涂油的方法,运用钢轨涂油前、后侧磨观测数据,探讨钢轨侧磨的解决方法,对减少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提高线路质量有切实可行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8号线的典型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进行了跟踪测量,统计分析了小半径曲线钢轨的侧磨和垂磨特征及相应的磨耗发展率.认为小半径曲线钢轨受侧磨、垂磨和不均匀磨耗的共同影响,大编组、重型车的线路中,平均侧磨发展率约为0.019 mm/d,平均垂磨发展率约为0.005 mm/d;小编组、轻型车的线路中,平均侧磨发...  相似文献   

7.
易波 《铁道建筑》2007,(12):91-93
一般认为产生曲线钢轨侧磨的主要因素是车轮对钢轨的冲击角和轮轨的两点接触。但在半径〉1 200 m的曲线地段,同样存在轮轨的两点接触和冲击角,却没有发生钢轨侧磨现象。文章从曲线上轮轨间接触形式、轮对运行行为、车轮与钢轨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轨道参数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蠕滑力偶对钢轨侧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铁曲线轨道减磨措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曲线轨道钢轨侧磨直接影响钢轨的使用寿命,是钢轨报废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曲线钢轨磨耗试验研究,了解引起钢轨磨耗的原因,提出一些减磨措施,以在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设置的轨道试验段为例,分析研究轨底坡、超高、轨道刚度、涂油等对钢轨减磨的影响.试验结果认为:内轨轨底坡1∶20,外轨轨底度1∶40可减小过超高,对降低钢轨侧磨有利;降低轨道刚度具有明显的减磨效果;涂油对减缓钢轨侧磨、减小轨面剥离、减缓内轨顶面波磨等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京广线铺设60kg/m钢轨地段的24个小半径曲线上股钢轨侧面磨耗的八年实际观测数据的分析,找出了牵引动力型式与钢轨侧磨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半径为646m的小半径曲线上两年多的钢轨侧磨试验及观测,揭示了曲线钢轨轨头侧磨的规律,发现了同一曲线、同一根钢轨磨耗的不均匀性,指出曲线钢轨非正常侧磨的主要原因是内燃机车三轴转向架造成的。阐明了中间轮对对钢轨侧磨的影响,且呼吁机务部门关心此事。文中叙连了为减步钢轨侧面磨耗从工务养护上采取的若干措施及取得效果,并提出下一步拟采取的设置欠超离、调整轨底坡、涂油、采用全长淬火轨及非对称打磨钢轨断面等五条措施。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我段所辖津浦线上下行k832~k984,是全路最繁忙的干线之一,共有正线曲线228条,累计延长约101km,占正线延长公里的三分之一.我段每年更换曲线侧磨轨的工作量很大,特别是重载快速列车开行以后,曲线钢轨侧磨速率明显加快,给曲线钢轨的养护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探讨曲线钢轨侧磨的成因,加强曲线养护,降低曲线侧磨速率,最大限度地延长曲线钢轨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铁路钢轨应用情况基础上,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对城市轨道交通用钢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提高钢轨使用寿命的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接触轨的组成及安装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移动式接触焊在广州地铁3号线中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分析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曲线钢轨焊接、环境保护、曲线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的测量、设备维修保养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论述大型空港枢纽作为重大乃至特大的多模式交通综合体的重要性,指出在构建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权衡和考虑。结合轨道交通的发展及其对城市的重要性,说明做好与轨道交通的衔接已成为大型空港枢纽发挥功效和拓展功能的关键。在总结国内外大型空港枢纽规划、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剖析相关城市和地区的典型案例,分析空港枢纽构建过程中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关键技术,提出衔接规划的总体思路以及面向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要点,促进枢纽一体化开发的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钢轨选型的探讨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钢轨制造技术的发展并结合轨道研究和设计领域的最新成果,对城市轨道交通钢轨定尺长度、钢轨质量及钢轨材质选择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建议在钢轨选型时,应全面考虑不同线路布置特点,车辆及荷载情况,运输、施工及维修条件,建设工期,初期投资及运营成本要求等综合因素,力求使每条城轨交通中的钢轨选型方案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更具工程针对性和经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列车制动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列车制动力及其传递规律,在某新建高架标准跨槽形梁上进行列车制动试验,得到车体最大减速度、有效制动力及钢轨附加力。测试结果显示:钢轨制动附加力远小于高速铁路无缝线路桥梁,且上部结构采用槽形梁可显著减小挠曲附加力;最大轨面制动力率为0.13,有效制动力率为0.10,轨面制动力率按现行规范取0.15偏于安全。建立梁轨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计算试验荷载下钢轨附加力,将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有效制动力率随墩顶纵向刚度增大而增大,对常用跨度简支梁,有效制动力率可从0.09~0.15范围内选取。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筹划“四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轨道交通建设的关键线路:车站和区间贯通、轨道铺设、供电系统合闸送电、通车试运营,重点分析“洞通”中设计、前期准备、车站工期、盾构进度、盾构始发车站、盾构过站车站6个要素;“轨通”中铺轨条件、铺轨基地、沉降影响、铺轨工期、轨行区等5个要素;“电通”中主变所工期、主变所设备安装时机、运输时间、施工干扰、安装时间5个要素;“车通”中前期准备、车辆运输、车辆基地、热滑、联调、试运行等6个要素,理清控制节点若干关键工序的逻辑关系,为科学、合理、快速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广州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系统的应用情况、设计原则、技术参数,通过对柔性架空接触网、刚性架空接触网、接触轨3种形式在广州市轨道交通的应用情况,说明这3种形式的技术成熟可靠,应结合城市规划、安全防护、经济投资、运营方式、线路特征等进行合理选择,并提出广州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形式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钢轨不均匀磨耗的原因之一是轨底坡不满足设计要求。根据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现场测量的轨底坡数据,通过调整轨下垫板或扣件板下垫板的方式,对轨底坡测量数据不满足要求的地段进行调整,使轨道几何尺寸得到了有效控制,列车轮对与轨面的关系得到了改善。结论如下:轨底坡的正确设置,可减少钢轨不均匀磨耗,提高车辆轮对与钢轨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20.
安庆长江大桥为大跨度钢桁梁斜拉桥,桥上铺设无缝线路.大跨度斜拉桥结构复杂,为塔-索-梁空间组合体系,铺设无缝线路后,在荷载作用下,会形成"塔-索-梁-轨"藕合作用体系,其无缝线路力学传递机理较一般桥上无缝线路更为复杂.通过建立大跨度斜拉桥"塔-索-梁-轨"耦合模型,对安庆长江大桥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进行计算分析,比选大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