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公路交通噪声分析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公路的交通噪声问题,讨论公路交通噪声的现状和危害性,分析公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因素和特性,提出公路交通噪声的预测和防治措施,可以降低乃至消除公路交通噪声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公路交通噪声预测计算准确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公路交通噪声预测计算的准确性从预测模型、源强及主要参数的确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指出不同形式预测模型的采用、不同源强的选取以及参数的确定对公路交通噪声的预测计算结果都有明显的影响。并分析了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因公路线位的不准确性而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不符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公路交通噪声影响和来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设置声屏障、建造减噪路面和种埴林带等方式来降低噪声,并强调要根据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佳降噪方案。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所造成的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了道旁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的路段噪声甚至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公路交通噪声来源于路面上行驶的各式各样的车辆,持续于公路建设和整个公路服务期。针对不同的噪声源,采取综合降噪措施,如在道路沿线设置隔音屏,在小区设置隔音窗,并铺设低噪音路面,在某种意义上有效控制了公路交通的噪声。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道路交通噪声和预测和计算,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方法,各国都采用自己建立的模型和算法,再与实测结果做比较,经修正和完善得出应用模型。该文着重介绍德国公路交通研究协会提出的道路交通噪声计算方法,并提出适合我国的计算方法,同时也讨论了国际上较常用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已通车运营的公路进行大量实地调查和监测,针对公路交通噪声标准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最终得出一定的结论,为制订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公路交通噪声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公路交通噪声控制问题,利用监测数据资料,计算了不同绿化林带的噪声平均衰减系数,回归分析了它们随林带能见度的变化规律,指出在林带设计中应重视林带植物品种的选择、搭配、植株间距密度、高度等方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公路交通噪声的来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0 引言 公路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近10年来,中国公路交通得到快速发展,至2006年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3.48×106 km,其中高速公路已达4.5×1 04 km.在今后一段时期,公路建设仍将是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及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车流量及行车速度与日俱增,由此带来的公路交通噪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沿线的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的分析,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导则》(HJ2.4-2009)中推荐的公路交通运输噪声预测模式,分析了交通量、路基高度、距离衰减等因素对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的影响特征,为交通噪声控制对策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产某轿车在高速行驶时车内噪声过大的问题,在消声试验室转鼓上进行了发动机进气噪声测试试验.通过对不同工况、进气口有无引出装置情况下的进气噪声测试,以及对瞬态工况下发动机舱3个传声器声功率级、稳态工况下5个传声器语音清晰度等评价指标的计算分析,找出了进气噪声对动力总成噪声的影响因素,为改善高速时车内噪声的声学特性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街道峡谷型道路交叉口交通噪声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几何声学理论分析了声波在建筑群间传播过程中的直射、反射和绕射3种传播路径,并以此建立了街道峡谷型十字道路交叉口交通噪声动态计算模型.以实测的交通量、车型比例等参数作为输入,结合该计算模型和微观交通仿真对街道峡谷型十字道路交叉口交通噪声进行了动态模拟,并用实测的交通噪声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出口车道附...  相似文献   

12.
运用噪声测量基本方法,测量了大连市西南路某路段交通噪声值并统计出不同类型的机动车流量数据.在比较国内外各种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了一种修正预测模型,预测出理论噪声值.计算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的误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利用噪声测量值计算出噪声污染的各种评价指标,最后根据有关的噪声标准进行差别,得到该路段的交通噪声已超过规定限值,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谢江  张建强  李启彬  谭昌明 《公路》2012,(1):171-176
根据成温邛高速公路和成绵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车型及车速等监测数据,应用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噪声预测模式、JTG B03-2006推荐噪声预测模式和HJ 2.4-2009推荐噪声预测模式,分别对两条高速公路进行噪声预测,将噪声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在相同车流量、车型及车速等条件下各预测模式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差值大小,并分析其原因,得出在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的准确性上,HJ 2.4-2009预测模式优于FHWA预测模式和JTG B03-2006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严重影响城市居民正常工作和休息,降低工作效率,危害身心健康。文中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危害及产生原因,从噪声源、传播途径、城市规划管理及法律法规4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噪声的治理措施。重点分析研究了交通噪声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城市交通噪声控制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公路隧道内交通噪声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预测公路隧道内交通噪声传播状况,界定了公路隧道内的长空间声场特性,系统阐述了3种基于像源理论的交通噪声预测模型,通过在实体隧道中测定声源分别为低频和高频、接收者在不同位置时的噪声值,并将其与三种理论模型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干模型在低、中、高频范围内比不相干模型和ASJ模型能更精确地预测隧道内噪声传播状况,其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在2dB左右;而不相干模型和ASJ模型仅可用于预测高频段时噪声的平均值。可见,相干模型是预测以中低频为主的公路隧道内交通噪声传播的合理模型,该预测模型可用于进行公路隧道内降噪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交通噪声投诉已居各大城市居民投诉之首,但交通噪声污染治理仍处于"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合理的交通规划和城市土地使用规划是解决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问题的治本之道。然而目前城市规划的各个层次对交通噪声预防考虑不足。该文提出了与规划过程互动的规划环评程序和方法,以期得到噪声污染影响最小的城市规划用地布局方案和交通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交通流数据采集设备存在造价高、采集精度不够及难于后期分析等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车辆音频时域信号特征进行交通量检测的方法。该方法根据车辆噪音信号的波形特点,通过提取车辆噪音时域特征参数短时能量和过零率,进行端点、特征跳变点检测及车型辨别、分类,统计出交通量数据。试验结果表明,结合音频信号时域能量分布和过零率能够实现交通量信息的有效检测,同时为保证音频信息采集的有效性,数据采集设备应安装在车辆加速行驶路段或凸形竖曲线顶部附近。该检测方法具有检测方便、设备投入少的特点,统计精度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要,适用于一般公路交通量的调查。  相似文献   

18.
大型立交交通噪声污染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大型立交的交通噪声污染特性分析不够系统和深入的问题,从占地面积、通行能力、行车速度、匝道转弯半径、车辆行驶状态等方面分析了大型立交的特性,从车流密度、速度、车型和行驶工况、路面材料、纵坡、距离、障碍物等方面分析了大型立交交通噪声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大型立交交通噪声具有立交位置和规模不同交通噪声影响不同、单车噪声相对较小、需要考虑加速和减速噪声、噪声声源复杂等特性。  相似文献   

19.
李嘉  刘小兰 《中南公路工程》2005,30(4):108-109,123
为了改善交通预测值的精度,采用改进的卡尔曼滤波法进行交通信息预测,提出了其噪声协方差μ的计算方法。改进的预测法能利用实测的交通参数对未来的预测值不断进行修正,适用于交通状况的实时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现有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高阶混合交通流动力学模型,新模型重点研究了混合交通中的干扰项,用粘性项来计算交通阻力,然后对建立的交通流动力模型在特征根问题(车流应是各向异性)、负速度问题(车流倒退)和线性稳定性(主要指高密度下的车流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新的高阶交通流动力学模型有效解决了困扰大多数高阶非平衡连续流模型难以处理的问题,而且新模型充分考虑了混合车流中不同车型比例车辆间的粘性阻力,相比较其他模型更能准确反映非纯小车流情况下的交通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