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舰船模块化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舰船模块化设计概念和国外发展的概况,阐明了我国发展模块化造船技术的意义。对舰船平台与电子武器模块集成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水面舰船航行性能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适宜于采用基于系统工程思想的MDO创新设计理念和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水面舰船航行性能设计领域开展MDO应用研究的重要意义,之后阐述了MDO概念内涵;制定了总体研究思路,确定了系统设计目标、技术指标及顶层设计技术方案,剖析了需要首先解决的若干关键技术,并给出关键技术的攻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证研究、设计建造思想的更新──模块化新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块化设计是海军舰船论证研究、设计建造的一种新概念。本文论述了国内外舰船模块化研究设计的应用和对提高舰船设计水平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我国开展舰船模块化研究、设计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模块化技术在舰船设计建造中的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优华  许军 《船舶》2007,(2):25-30
重点论述了舰船模块化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对应用模块化技术开展舰船模块化设计与建造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舰船模块化设计和建造中需重点关注的方面,提出了我国在该方面开展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随着舰船系统的日益复杂,更新舰船设计理论及方法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国外舰船概念设计理论及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舰船概念设计进行总结,得出数学船、多学科间耦合作用分解以及多学科优化将会是未来我国发展舰船概念设计综合集成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
论证研究,设计建筑思想的更新——模块化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块化设计是海军舰船论证研究,设计建造的一种新概念。本文论述了国内外船船模块化研究设计的应用和对提高舰船设计水平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我国开展船船模块化研究,设计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智能电网在舰船电力系统中应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用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开发,针对商用智能电网的概念、特点和技术组成,结合舰船电力系统的特殊性和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系统技术概念的提出,阐述了舰船综合电力系统发展对智能电网的应用需求;提出了舰船智能电网自愈、互动、优质电能、电磁兼容和抗攻击性等基本特征和发展重点,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通信、传感和量测、智能设备、自动控制和决策支持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舰船抗爆和抗冲击技术概念宏观,内涵广泛,对其认识理解、设计研究都需要技术体系的顶层划分和牵引。首先,基于武器攻击对舰船的爆炸毁伤类型,对舰船抗爆与抗冲击这两个概念进行划分;然后,基于舰船总体抗爆抗冲击设计技术需求,区分不同的研究对象及技术的基础理论,提出包含6大类型的舰船抗爆抗冲击技术体系的划分方案,即水上/水下防护结构设计、新型抗爆结构与毁伤分析、设备系统及人员抗冲击、舰船抗爆抗冲击试验验证及技术标准规范;最后,分别对舰船抗爆和抗冲击技术内涵进行详细阐述。所做研究可为我国舰船抗爆抗冲击技术体系的形成提供一个初步构想,供从事舰船抗爆抗冲击设计、研究及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面舰船上层建筑总体设计中的种种挑战,美国海军通过集成上层建筑(Integrated Topside,InTop)演示验证项目,实现了船载多功能射频孔设计、模块化开放式的射频构架设计和动态资源分配设计,有效提高舰船的电磁频谱作战能力,显著缩减总体资源消耗和全寿命使用花费。本文在梳理InTop项目的研究基础、基本情况、后续衍生项目的基础上,分析该项目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给出了该项目对我国舰船上层建筑综合集成设计及综合射频研究工作的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许军 《船舶》2010,21(2):57-61
论述了舰船安全性设计和管理的概念及发展趋势,对应用舰船安全性设计和管理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舰船安全性设计和管理在探索实践中需重点关注的方面,提出了在该方面开展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The design of underwater hull-cleaning robo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research on underwater ship-hull cleaning robot was conducted on the purpose of realizing the automation of cleaning underwater ship hull so that service life of ship will be prolonged and ship speed will raised. Moreover, fuel consumption and the work intensity of divers will be reduced.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latest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abroad were analyzed; meanwhile,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erwater cleaning robot were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work principle of the underwater cleaning robot, the emphasis was put on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permanent-magnetic absorption, magnetic wheel, airproof and anticorrosion, underwater clean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system. The robot is easy in rotation and simple in control.  相似文献   

12.
船舶破损应急封堵技术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国内外船舶破损应急封堵技术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比不同封堵装置的结构及技术特征,总结封堵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明确船舶破损封堵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模块化、标准化、一体化、应急性等发展方向,为更好地满足当前对船舶封堵装置的性能要求,以及今后船舶应急封堵技术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郭涛 《水运工程》2012,(6):129-134
为更好地掌握三峡船闸通航潜力,采用结构化和动态化的方法,建立了三峡船闸实际通过能力的动态化模型,描述货船载重吨、闸次、艘次、闸室面积利用率等参数与船闸通过能力的动态关系,计算2011—2030年三峡船闸实际通过能力,预计2015年后船闸通过能力将逐步饱和,船闸挖潜空间有限,建议抓紧优化标准船型系列,同时尽快开展新建通航设施的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14.
赵惠  陈新权  杨启  万浩  张润喜 《船舶工程》2017,39(11):18-22
以大型自航抓斗挖泥船为研究对象,建立相应的水动力计算模型。主要研究抓斗挖泥作业不同阶段下船舶运动、锚泊线受力情况以及其随不同环境载荷的变化规律,为船舶安全作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船舶在抓斗旋转和卸料时最为危险,船舶横荡、横摇及各锚泊线张力受其影响很大,实际作业时应尽量保持迎浪状态,进而确保船舶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5.
李炜  崔鲁宁 《舰船科学技术》2012,(4):107-110,115
近年来舰船安全性与舰船生命力一样越来越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进行舰船安全性设计,在分析舰船安全性和生命力的内涵、技术途径与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从特点、作用条件、作用时段、作用范围、度量指标、实现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共同点,而且密切相关。在舰船装备研制中除了并行开展设计、研究和验证工作外,还需要以事故风险为核心开展共性研究,以便系统地解决舰船安全性和生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船舶运动信息的航行海域海浪特性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林  李积德 《中国造船》2005,46(3):1-10
以船舶自身为波浪测量仪,致力于采集方便而又尽可能少的船舶运动信号以提取航行海域实时海浪特性.由于估计中不依赖原始理论计算的传递函数,不需要附带波浪采集装置,而仅利用航行中船舶运动的观测序列完成海浪谱反演,故该海浪测量方法可适应船舶自身运动参数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反演估计的船舶运动频率响应特性,与事先计算或以其它实验方法得到的船舶运动频率响应特性得以比较,可以深化、修正对许多不易实时测量的海浪激励状态与船舶运动响应关系的认识,并积累船舶工程研究设计所必需的相关海域海浪谱信息.  相似文献   

17.
船舶动态信息采集与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智能型的船舶运输控制系统包括船舶信息管理与控制、船舶动态信息采集与传输、船队运行综合调度等三大模块。船舶动态信息采集与传输是该系统的关键部分。首先介绍船舶动态管理系统选用的软件,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并解析系统的结构。着重详尽描述船舶动态信息传输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最后介绍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及其船舶动态调度的情况。本研究成果为实施船舶的有效调度管理,为实现船岸一体化控制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船舶搁浅事故会引起船体破损、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研究船舶搁浅,不仅有利于海上生命安全、防止海洋污染,还可为船体结构的抗冲击设计及规范航运繁忙区域中船舶的航速、操作规程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用数值仿真法研究了船舶高能搁浅中的内部力学问题,分析了典型双层底结构的损伤变形、受力和能量耗散等结果,提出了一种新式的抗搁浅YF双层底结构,并与原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损伤变形集中于结构与礁石相接触的区域,高能搁浅内部力学问题的研究可以主要考虑局部的船体结构;肋板的存在显著增加了船底结构的抗搁浅能力;高能搁浅过程中,由于垂直方向的接触力,礁石对双层底的垂向贯入量会略有减小;当纵桁远离搁浅区域时,它的吸能能力无法发挥,抗搁浅作用很弱;YF双层底结构比原结构具有更大的吸能能力和抗搁浅力.  相似文献   

19.
王捷 《世界海运》2006,29(4):14-16
现代卫星技术已广泛应用在船舶卫星定位、海上遇险通信、船岸和船舶间通信、船舶监控和业务管理、船员休闲通信等方面,而且卫星技术发展对航海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何适应卫星技术的发展是航运界应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船舶微电网的接入方式和匹配模式问题。研究表明,陆地微电网的几种典型接入方式并不适用于船舶微电网,进而提出包含应急启动功能的船舶微电网初步解决方案;随后对与船舶微电网相匹配的主电网模式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发现船舶微电网接入对馈线式电网模式的综合指标提升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