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不断提高的铁路信息化建设需求,设计了基于DevOps理念的铁路软件开发平台。通过微服务架构、容器化管理、统一安全认证等技术,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软件开发服务,实现软件开发可视化、管理统一化、数据公享化,打破单兵作战的软件开发模式。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应用的结果表明,该平台提升了软件交付效率,保证了软件开发与交付过程中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路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多样化、系统间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困难、软件研发力量亟待增强、软件开发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基于容器化、服务化、平台化的架构理念,应用微服务、数据仓库、企业应用集成等技术,构建铁路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平台,为铁路信息系统的软件设计、实现、测试、部署及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一整套高度集成的工具。该平台的应用有助于规范和优化铁路信息系统软件研发工作流程,强化软件开发技术选型统一管理,显著提升软件开发资源复用水平,为多主体协同研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有益于建立客观公正的软件研发项目团队评价与选用机制,促进铁路信息系统软件整体研发效能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深入研究SOA架构建模原理,结合旅服平台实际研发、应用情况,采用SOA架构建模方式,设计并研制了基于SOA架构的铁路旅客服务系统集成平台服务中间件,从根本上提高了旅服系统的业务性能、稳定性和易扩展性,也为旅服系统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基础。目前,该服务中间件已经在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昆线和云桂线、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呼张线旅服平台应用,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及业务应用系统研发测试的需要,引入云计算技术,提出基于云平台的铁路统一开发测试平台体系架构。利用源代码开发、自动化部署等技术,优化软件开发测试流程,实现应用集中开发管理、资源自动分配、软件自动部署、持续测试、软件快速发布等功能,从而帮助各业务领域快速实现应用软件研发,资源整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铁路货运营销信息化建设,构建基于大数据应用的货运营销新模式,从加强市场分析研判、强化客户关系管理、发展铁路现代物流、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和提高货运收益管理等方面,分析铁路货运营销大数据。在阐述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营销数据应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进铁路货运营销大数据应用对策,即建立货运大数据应用平台、优化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内部运输组织、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优化货运营销机制、实施营销定制化服务,为构建基于大数据应用的货运营销新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51月29日,随着投递到昆明客运段的第一封电报在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网络综合办公平台顺利办理签收,该局铁路传真电报真正实现无纸化、网络化。近年来,随着铁路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铁路传真电报数量急剧增加。2017年以来,仅该局总值班室办理铁路传真电报就达3 541份,约合26366页。大量复印、装订铁路传真电报不仅效率低、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10月13日,成都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刘平一行拜访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与昆明局集团公司总会计师王春明进行友好交流。王春明总会计师对成都公司刘平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介绍了目前昆明局集团公司的情况。希望成都公司能够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到云南地区的铁路项目建设中。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软件项目快速开发管理体系,简化软件项目研制过程,节省开发人力和时间,让研发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铁路业务软件开发的概况和抽象中,切实提高铁路信息化建设软件研发的效率、质量,为铁路安全、生产、经营提供信息化助力.  相似文献   

9.
正22月6日,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经过中铁十七局集团5年多的艰苦努力,全长10.22 km、有着"不良地质博物馆"之称的广(通)大(理)铁路祥和隧道,于2月6日顺利贯通,这为今年7月份昆明至大理开行动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届时昆明至大理旅行时间将由目前的6 h压缩至2 h左右。祥和隧道位于大理和祥云交界,其最大埋深达705 m,共穿越九条大型山体断裂破碎带。以"地质条件复杂、围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铁路信息专业设计工作量大、效率低、工程量统计易出差错、设计结果差异性大等问题,研发铁路站房信息专业辅助设计软件。该软件基于C/S架构,服务器负责设备数据、图形图块等资源的存储维护,客户端调用服务器资源实现具体业务功能,保证了设计成果的规范统一。在信息专业平面图设计阶段,该软件可实现设备快速布置,基于Dijkstra算法完成了设备线缆路径自动规划及工程量生成;在系统图设计阶段,软件内置各类信息子系统模型框架,可基于平面图设计数据实现系统图的自动生成和工程量统计。目前该软件已在包银铁路、汕汕高铁等项目进行测试,提高了设计效率和成果质量,有利于控制工程投资,为设计数据的扩展应用和其他专业的辅助设计研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安全隐患事前感知技术日趋成熟,为分析海量数据和挖掘事故规律提供了有效手段。文章优化、改进数据挖掘技术中经典的Apriori算法,基于改进的Apriori算法,研究提出一种铁路网络安全预警方法,并结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构建铁路网络安全指标体系,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和可用性。研究表明,采用改进的Apriori算法能够实现铁路网络安全事前感知,有效解决预警防范手段不足的问题,在铁路网络安全预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使铁路信息网络具有全面感知、主动预警的能力是当前铁路网络安全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为此,需要解决目前由于无法及时监测和感知信息网络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而导致的应用系统发展受限问题;解决传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由于实际网络环境中数据处理量巨大、业务复杂、层次套叠所导致的误报警率高、易遗漏报警等问题。以大数据高速存取为基础,利用人工智能和并行处理等技术优化感知预测算法,提出适于铁路行业应用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解决方案,并在测试环境中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在具有高通量、复杂化特点的铁路信息网络环境中,该解决方案对潜在安全风险的感知和发现能力优于传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满足铁路信息网络高通量、高实时性响应要求,有效地降低误报警率,提升了报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铁路旅客信息使用过程中的旅客信息安全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铁路客票系统的旅客信息保护安全应用“中铁客户码”,以及一套规范且行之有效的铁路旅客信息数据保护和应用流程体系,同时,提出了铁路旅客大数据应用创新方法步骤,最大程度地确保铁路科研人员在使用旅客大数据过程中旅客隐私信息的安全性,为进一步完善智能铁路系统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研究并解决旅客大数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有助于积极稳妥地提升铁路旅客大数据应用的服务能力,实现铁路运营企业战略转型和业务创新的同时,有效避免探索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舆论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4.
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建立了三维结构的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分别从技术要素、管理要素和信息安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铁路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深刻剖析.技术因素主要分为环境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与应用安全;管理因素主要分为人员、机构和制度;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实施、运维到废弃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针对技术因素的各个方面,都从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三个层次的纵深防御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对于有效降低铁路信息安全风险,提高铁路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障铁路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持续、稳定运行有着积极的推动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作为互联网的进一步延伸,在现场大量部署监测控制设备或边缘计算节点,使得网络信息安全边界越发模糊,也对铁路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安全防护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总结铁路物联网业务应用的安全特点,从设备、网络、数据和应用的维度分析铁路物联网的安全挑战,提出构建铁路物联网安全参考框架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安全对策,探讨保障铁路物联网安全的新技术。文章对铁路物联网系统安全开展的研究,可为完善和提升铁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铁路客运车站作为实现综合交通线路一体化的重要节点,既是铁路旅客运输的基石,也是客运生产的信息源。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客运车站业务优化需求的激增,发展铁路智能客运车站将是大势所趋。本文基于对铁路智能旅客车站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智能车站“一个核心,三大领域”的系统构成,并从出行服务、生产组织、安全保障三个方面分析了客运车站智能化的主要业务功能,展望未来智能车站系统的发展趋势,以期对铁路智能车站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铁路业务系统中产生和积累了海量的网络数据,成为铁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网络数据在收集、存储、传输、应用、销毁等各个环节面临着被泄露、窃取、非法使用的安全风险。通过分析铁路网络数据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结合铁路企业网络数据应用场景,研究提出网络数据安全风险应对措施,可为铁路企业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高速铁路列控系统接口需求,计算机联锁系统接入信号安全数据网[1]的同时,应用软件需要新增进路模块来实现接口的应用信息交互。进路模块利用原有联锁软件网络化结构的选路原理,实现了进路信息存储;利用进路中道岔的大号码特征,实现符合黄闪黄条件信号显示自动计算。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同时,对软件需求、设计、结构、安全性进行全面分析,确保联锁子系统软件的兼容性和可持续开发性。基于升级的计算机联锁软件不仅满足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的需求,也提高了原有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进一步增强铁路自身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完善铁路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软件定义网络、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自动化多维度测试等多种技术,设计了沉浸式的铁路网络空间靶场方案,具备安全实训,比武竞赛,靶场演练等功能,为铁路网络安全从业人员进行学习训练研究提供了一个多层次,高耦合的平台.在铁路行业内普及应用,将能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