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针对总段异地总组在船坞搭载时呈现开口偏小,而对C/D型总段回厂无余量搭载有较大影响的吊运次数与海运无法改变的问题,从工艺角度对其实施过程采用分段制造阶段与总组阶段的反变形加放,通过采用反变形加放的实施应用,可有效规避C/D型总段回厂船坞搭载的变形,改善作业环境,提高船坞搭载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打造中国造船业的超级航母,就目前条件来看,倾斜船台的制造往往不能满足当今高附加值船的制造与安装精度要求,而干式船坞水平建造法是今后造船的主要方向。所谓干式船坞建造是指在船坞内无水的情况下进行分段建造与总体搭载。为缩短造船周期,提高船坞的利用率,往往采用一条半的建造方法。5668TEU集装箱船已在船坞中建造,主泵能否工作将直接关系到船坞的正常使用以及中国最大集装箱船能否按期出坞。  相似文献   

3.
武晶 《船艇》2001,(5):12-14
船舶涂装贯穿于船舶建造的全过程,从钢材预处理、零件加工、管系制造、分段制造、预舾装、船台或船坞合拢,直到船舶下水、码头舾装、系泊试验、室内装璜等每一工艺阶段,均贯穿着不同要求的涂装工作。可见船舶涂装在造船工程中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双艉鳍线型船艉鳍分段制作,以及轴架在船坞的定位安装过程,即通过双艉鳍分段总组及船坞搭栽工艺制定、实施安装的精度控制,通过专用托架基座,实现了艉鳍分段与轴架的同步安装,从而确保了轴系照光顺利进行,解决了双艉鳍分段船坞定位的安装难题。  相似文献   

5.
LNG船穹顶甲板分段节点在船坞总组搭载阶段经常出现结构装配错位。从分段总组搭载过程中的结构变形和累计误差两个角度分析确定错位产生原因并提出了施工改进方法,这对后续LNG船穹顶甲板分段的精度控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缩短造船周期为最终目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搭载阶段贴附件编码管理、永久性吊码设计、分段划分设计、分道套料设计等4个方面对84 000m3液化气船进行生产设计优化,并总结得出优化方案对分段制作效率和船坞搭载效率有明显提升作用。通过该项研究,为后续同类型船舶在缩短船坞周期方面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总段作为中间产品,改进先行分段制造、预总组、单元制作、总段建造等生产工艺流程,以达到提高总段和下水完整性,压缩船台、船坞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船坞建造的油船货舱区分段精度管理实施过程,包括总段余量预修割、全站仪预搭载、大合拢定位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缩短船舶在船坞的建造周期,以47 700 t散货轮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在机舱分段上实施艉轴管照光、镗孔及机舱分段镗孔后的总段合拢、焊接和轴舵系照光工艺过程.首先对机舱区与货舱区船体状态进行测量与调整以达到整个船体总组合拢精度要求,接着进行轴系预照光、总段合拢定位以及总段合拢焊接,最后对轴系、舵系进行正式照光.此工艺的应用,使得机舱分段建造完成后即可进行艉轴管的镗孔工艺,缩短了船坞周期.  相似文献   

10.
针对槽型舱壁分段船坞搭载时频繁出现开刀和换板的问题,分析分段制作工艺、异地流转和搁置过程中的工艺影响因素,总结出解决槽型舱壁分段制作和流转变形问题的新工艺,与传统工艺比较,新工艺可明显改善槽型舱壁分段制作精度和流转变形问题,可为船坞搭载节点赢得充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谭杰  赵任张 《船舶工程》2020,42(S1):123-126
为了提高公司船坞搭载效率,缩短船舶建造周期,根据南通象屿船坞现有情况,决定将6.35万吨散货船分为两半岛在坞内同时搭载:一总段(从船艉至FR71-1400);二总段(从FR71-1400至FR96-2000)建造搭载完毕后两总段起浮,并于水上进行两个总段定位连接成整体,定位连接好后落于指定坞墩位置,然后进行两个总段的合拢焊接。此工艺在国内还不多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分段在内场建造时,应有严格的建造工艺流程,要保证涉及到合拢分段的建造质量和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依托长兴一期造船基地某大型干船坞工程,基于船坞基坑工程的设计特点和施工经验,建立三维有限元整体模型,对超大面积船坞工程时空效应和变形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提出施工中预留部分土体和坞墩对坞墙钢板桩形成约束后开挖预留土体的两项措施,可对坞室基坑开挖时的变形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3.
结合800 t船坞龙门吊的建造,为解决建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给出主梁的预拱设计方法。为保证主梁建造质量,确立主梁分段的建造工艺,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处理办法,以保证主梁建造精度。在龙门吊完工后,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拱度测量以检验建造精度。实测值同设计值较为接近,表明所采用的建造工艺是可靠的,可为类似大型龙门吊的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铝热焊接技术作为钢轨无缝连接的重要技术之一,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快速高效等特点,目前在铁路上已被广泛采用.然而在港口工程的钢轨焊接中,应用铝热焊接技术的工程实例并不多.结合曹妃甸通用码头二期工程中的钢轨焊接施工,介绍铝热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和效果,说明该工艺的先进性及可操作性,供类似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洋山深水港区近期(2009年~2013年)的现场观测资料,通过对多年实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和数值模拟,深入研究了洋山港海域冲淤变化和四期港区泥沙淤积情况。其结论显示:大小洋山主通道海域海床总体稳定,西北部局部的冲刷环境为四期港区港池航道的增深创造了有利条件,预测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港池和航道的年回淤强度为1.0~2.0 m,接近二期港区的实际淤强,计算回淤量为457~881万m3,二期工程港池和外航道的成功开挖,表明港区的增深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大连香炉礁新建造船坞坞口采用重力式整体钢浮箱结构型式,取消了船坞坞口传统的施工围堰,采用湿法施工工艺,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成本。该船坞坞口钢浮箱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坞口钢浮箱,在漂浮状态下进行坞口内部结构的施工后整体成功沉放安装,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水下升浆混凝土施工技术大大降低了临时围堰工程造价,为岩石地基条件下建造船坞及码头工程时预制钢筋混凝土沉箱的成功和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结合大型船坞工程水下抛石基床临时止水施工案例,对升浆混凝土临时止水的技术特点、工法程序、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内容等进行了叙述和分析,对于升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给出了指导性建议。水下升浆混凝土施工技术有自己独特的工法,具有经济、方便、快速和安全的施工特点,可在同类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中远6万吨船坞首次应用湿法施工工艺。由于无规范标准,无施工经验,在施工中出现诸多难题,给施工造成困难。文中结合某造船厂新建船坞沉箱下部碎石基床采用压浆法充填水泥砂浆的施工工艺,阐述和探讨了船坞湿法施工工艺及其改进与完善,并给出了必要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9.
在某大型集装箱船建造过程中,面临与船坞坞底改造工程同期施工的特殊工况。引入双岛不移位式建造工艺,突破场地条件限制。针对双岛建造精度管理的难点,经科学策划和全过程跟踪,确保全船精度指标完全符合建造标准,实现船坞坞底改造与总段连续搭载同步进行的目标。双岛不移位式建造工艺和精度管理方法可拓展至类似船舶的船坞搭载。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船厂三维工艺布局方案的快速生成,开发船厂工艺快速布局工具2.0。在该工具的开发中,应用参数化建模技术实现模型的参数化创建和数据关联;应用编码技术创建标准化模型构件库,实现建模程序对模型构件库的快速调用。经实际工程项目测试,该工具可完成车间厂房、生产加工设备、船坞与码头等设施的快速布局功能。该工具可显著提升船厂的规划设计质量与效率,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