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分析了由电气设备静电放电引起的电磁干扰机理,并利用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特性,对叠加噪声后的电磁干扰信号进行了时频分解,准确判断出放电干扰发生的时刻,提取了放电信号,从而完成了对静电放电的电磁兼容分析,为进一步抑制干扰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束龙  陈仕修  刘庭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Z1):186-190
静电放电(ESD)是一种常见的电磁危害源,其在放电过程中能产生频带极宽、幅值很大的电磁辐射,对电路和器件产生注入效应,造成电路的损坏,是计算机通信系统和各种电子仪器设备的严重近场干扰源.研究其辐射特性对进一步探索相应电磁防护措施,提高我国通信系统抗电磁干扰的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我们结合气体放电的理论和电磁辐射理论来研究其电磁干扰特性,建立了重复性较好,更能客观反映人-人之间静电放电的静电放电模拟装置,对其辐射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静电放电模拟装置上进行静电放电辐射实验,可以较客观的反映实际放电情况.初步结果表明,极化方式与短振子天线的极化方式相同.  相似文献   

3.
舰船上变流电源供电系统的滤波及接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功率开关方式变流电源在舰船应用中出现严重的电磁干扰(尤其是共模干扰)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分析了电力电子变流电源在舰船上产生电磁干扰的原因,并对电源系统的滤波和接地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索,结合实际应用中的问题给出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指出共模滤波器对地泄放电流以及舰船电子设备固有的“多点接地”将对敏感设备造成较大的电磁干扰。结果对于舰船电子设备电磁干扰预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哲 《中国修船》2020,(1):29-33
目前针对舰船静电隐患研究较少,文章对舰船静电放电机理进行分析,阐述了静电在舰船中存在的隐患。根据舰船易发生的2种放电类型,以场感应器件ESD模型和人体-器件ESD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搭建Simulink仿真模型,确定研究对象的静电放电特征。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放电理论研究和放电波形仿真分析,给出舰船静电防护的建议和措施,以降低舰船静电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而保证人员和装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静电放电的产生机理和特点,并对静电放电的试验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为了减小静电放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文中提供了一些静电放电的防护措施,以使电子产品达到静电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论文对现代舰船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在舰船通信系统方案论证、研制、安装和使用等整个过程中,提出了通过接地设计、防浪涌设计、布线设计、屏蔽设计和滤波设计等措施开展EMC设计,有效降低了舰船环境中辐射干扰、传导干扰、电磁脉冲、浪涌、静电放电和串扰等因素对舰船通信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封青梅  何蔚  赵团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Z1):167-169
为模拟直升飞机空中补给的静电放电试验,建立了300kV、1000pF、1Ω超高压静电放电测试系统.对引信(去掉传爆管和扩爆药柱)、电火工系统,可做抗充电电压50kV-300kV正、负极性,六个档次的静电放电模拟试验.目前已在100Ω校准电阻负载上进行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重复性较好静电放电模拟装置,对其辐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式和方向图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此静电放电模拟装置的辐射可用短振子天线等效.  相似文献   

9.
对传导性电磁干扰(EMI)噪声的模态分离包括基于硬件器件和基于算法的软分离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同时给出了抑制噪声的功率线滤波器设计方法,并讨论了传导性电磁干扰噪声全智能诊断和处理装置.还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对其中一些方法作了实验对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NF3生产过程中静电产生、积聚和放电的过程,分析了NF3生产过程中静电爆炸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薛坚 《船舶》2007,(2):50-52
对电磁兼容性的一般概念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电磁兼容的三个因素,并对舰艇电磁兼容性设计提出了初步的思路,解决舰艇电磁干扰问题的最好办法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和采取确当的电磁干扰抑制技术。  相似文献   

12.
章建峰  吴飞  杨祯  房玲 《船舶工程》2015,37(S1):176-178
印制电路板(PCB)是当今电子电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各种电子元件在PCB上同时工作,将产生较严重的电磁干扰,影响到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严重时将损坏设备。因此,电磁兼容性问题是电子电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关键点。本文结合DSP在逆变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PCB设计中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从布局、接地以及滤波三个方面提出了减小电磁干扰的措施,最后,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舰船电磁环境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现代舰船复杂的电磁环境及电磁环境效应,论述舰船电磁环境控制、预测和评估等技术问题,对减少舰船电磁干扰的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所设计的一种封闭式射频集成桅杆,首先测试桅杆内部两个天线一发一收状态下接收天线射频端口的信号电平,从而判断是否会受到发射天线的电磁干扰。与传统的单纯观察设备的后端显示部分来进行干扰判断不同,射频信号测试与电子设备的后端信号处理能力无关,通过定量评估耦合能量的大小,进而可以总结通用的封闭桅杆的电磁干扰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封闭桅杆内同层、同面且上下布置的两副板阵天线间存在谐波干扰现象。然后,通过对天线特性、复合带通滤波层板特性、测试数据和桅杆内的电磁干扰路径进行大量、详细的理论分析来判断干扰来源。最终发现,电磁干扰很大程度上是由封闭桅杆内部发射天线的谐波通过天线边缘单元的直接辐射及内壁反射从而耦合到接收天线所造成,这是由于桅杆的封闭特性导致天线发射的带外能量无法射出,从而造成内部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最后,针对此现象提出电磁干扰的一些控制措施,例如天线间敷设吸波材料、天线分层布置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某船SR743-FCP转叶式舵机电磁隔离阀故障的监控设计理念。该监控系统采用了闭合式开关和异或门比较器,将操舵信号源与电磁隔离阀动作信号源进行比较,一旦电磁隔离阀出现故障不能动作,系统将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从而实现对舵机安全运行自动监测的功能,此设计在舵机实际操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保护装置的电磁兼容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一般原则、基本内容,分析了舰船环境中对保护装置产生电磁干扰的来源,对保护装置采取的电磁干扰控制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航海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目前许多海航行程传感器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容易受到工作环境中电磁波的干扰,对海航事业的发展非常不利.本文基于船用行程传感器工作时电磁干扰信号的特点,借助不同噪声抑制算法对行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实施降噪、除噪实验,以期最大程度降低海航中行程传感器的噪声干扰,使得海航船舶可以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8.
舰船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舰船的电磁环境十分复杂,电磁辐射可能对人员、军械、燃油等造成潜在危害.文章在分析电磁辐射危害防护标准的基础上,从设计和管理控制的角度提出舰船电磁辐射危害防护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舰载电子设备电磁干扰(EMI)预测试通常是在测试环境和测试系统不能完全满足标准要求的情况下进行的,EMI测量数据会因为受到环境噪声的影响而导致无法有效识别受试设备(EUT)辐射信号,测试系统也会因为专用仪表的昂贵价格而受到制约。针对电子设备EMI预测试过程中环境噪声的来源和特征,分析了小波分析在消除环境噪声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并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环境实现了高效灵活的数据采集及其与剔噪程序的接口。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充分结合了LabVIEW和剔噪算法的优点,不仅对消除背景噪声有明显的效果,也降低了电子设备EMI预测试系统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