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上消防》2005,(3):8-9
中国水上消防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是在全国交通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两会”和交通工作会议精神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盛会,是一次团结动员我国广大水上消防科技专业工作者为保障水上消防安全,促进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此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2.
赵远哲 《中国海事》2013,(1):81-F0003
2012年12月18日,全国港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港口行业首次设立全国性标准化管理机构。该委员会主要负责港口安全、管理、作业、服务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管理动态     
《中国海事》2010,(12):75-79
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大会在杭州召开 五年一度的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大会近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十一五”交通运输科技工作,研究分析了交通运输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部署了“十二五”的科技工作。据初步统计,“十一五”全行业科研投入超过100亿元,比“十五”增长60%以上,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0多项,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为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造船工艺分技术委员会于1989年11月21~22日在上海召开了成立大会。造船工艺分技委主任委员李志彬同志就造船工艺分技委的筹备工作和几年来造船工艺标准化工作向大会作了汇报,中船总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马作权副院长受国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0月22日,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集装箱标委会)年会暨第四届委员会换届大会在北京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召开。集装箱标委会主任委员、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洪晓枫,集装箱标委会副主任委员、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占山,集装箱标委会秘书长、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邓延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处长王军伟,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扬以及集装箱标委会40余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刘占山副主任委员主持,李扬院长代表集装箱标委会秘书处挂靠单位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  相似文献   

6.
《水运管理》2013,(11):24-24
2013年11月5日,教育部科技司和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联合在长沙召开“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颁奖大会”,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社长、本刊执行主编袁林新编审被教育部科技司授予“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主编”称号。中宣部出版局巡视员、副局长刘建生和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高润生等出席大会并分别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军用标准化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9日在京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军各总部、各军区、各兵种,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协会、集团公司,有关研究院所等2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全国军用标准化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8.
征稿启事     
为了配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国家科技部、国防科工委等部门已于2007年1月9日至15日在北京举办了“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展”。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作出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交通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既是贯彻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部署的客观要求,也是行业自身发展成功经验的总结,还是交通未来发展的需要。围绕着“十一五”的宏伟蓝图,交通部海事局在今年的全国海事工作部署上,把提高创新能力摆在了突出的战略位置,强调积极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海事工作全局,增强主动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识,努力提升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能力及海事依法行政能力。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谋跨越。依靠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努力解决新形势下海事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保障“十一五”期间海事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推进交通海事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港口科技》2014,(1):49-49
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3年年会”日前在广东顺德召开。中远关西涂料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关西)以其近年来积极参与并支持涂料行业标准化工作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再次荣获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颁发的“涂料行业标准化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1.
全国船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柴油机分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81年9月3日在九江市召开。国家标准总局、六机部、交通部、农机部、海军、国家水产总局和铁道部等45个单位的5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全国船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同志在会上宣布了船舶柴油机分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委员和委员名单并颁发了聘书;同时还宣布了该分委会以郑义生同志为组长的秘书组成员名单。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的吴邦泉同志向大会汇报了该分委会的筹建经过。国家标准总局的刘翠清,以及该分委会的主任委员熊琳同志也先后在大会上讲了话。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的黄书阁同志就该分委会今后开展工作的设想发了言。开幕式之后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大会讨论。与会代表就大会发下的该分委员会工作简则等三个文件提出了许  相似文献   

12.
5月14日至15日,全国海事系统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交通运输部体改法规司副司长柯林春到会指导并作重要讲话。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出席会议并就当前全国海事系统新闻宣传工作作了重要讲话。部海事局党委书记梁晓安作了题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海事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战略工作座谈会、"中国标准2035"项目研讨会暨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学术会议分别于10月24日上海IEC大会期间、10月28日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期间召开。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副主任委员、原国务院参事张纲分别主持会议。田世宏指出,中国标准化在融入经济全球化、促进高质量发展以及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今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部党组认真总结了公路交通发展的历史经验,深刻分析了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围绕交通发展目标,在今年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重大战略任务。今天,我们召开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工作会,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清形势,统一认真,明确目标,部署实施《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创新型交通行业的建设,全面推进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海》2006,(3):63-63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中国科协常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决定,2006年11月在西安市召开第四届博士生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船舶耐波性学组第二届学术讨论会暨船舶标准化委员会耐波性分组工作会议于1981年6月8日至14日在扬州市江扬船舶修造厂召开。全国有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共23个单位,71名正式代表及12名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有关船舶耐波性论文31篇,有关船舶标准化试验规程讨论稿三篇。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3月30日,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会议讲话中指出,此次会议既是一年一度的工作会,又是全面推进标准化改革的动员会、部署会。标准化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聚力改革,唱响标准,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不断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科技部副部长侯建国、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出席会议并讲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代表首次当选IMO理事会主席12月7日,国际海事组织(IMO)理事会第119届会议在英国伦敦总部召开。交通运输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张晓杰当选为会议主席。这是我国代表首次当选IMO理事会主席。理事会是IMO的重要决策机构,在大会休会期间履行大会职能,审议IMO战略规划、预算、人事以及成员国审核等重点议题。继我国高票连任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后,张晓杰的当选,再次体现了国际社会在海事领域对我国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9.
4月16日,首届全国船员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副局长王金付等领导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大会回顾了近年来我国船员发展的主要工作,分析了船员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机电设备》2012,(6):23
【山东潍坊2012年10月】近日,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可靠性工作组成立大会在山东潍坊胜利召开,潍柴集团是工作组的招集单位和秘书处承担单位。会上讨论通过了《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可靠性工作组工作细则》,初步搭建了内燃机可靠性标准体系框架,并确定了2013年申报标准项目及工作进度。可靠性工作组是由全国内燃机标准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