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玲  张建辉 《珠江水运》2010,(11):87-87
<正>人物简介龙幸福:河北人。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油轮分公司船长,曾获"安全诚信船长"称号。"大海给了我幸福,当你们有想不开的时候,就亲近一下大海。"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退休后,在深圳盐田的大亚湾海滩附近买一栋自己的房子,每天看着海上的日出日落,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中海发展股份有限  相似文献   

2.
<正>人物简介龙幸福:河北人。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油轮分公司船长,曾获"安全诚信船长"称号。"大海给了我幸福,当你们有想不开的时候,就亲近一下大海。"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退休后,在深圳盐田的大亚湾海滩附近买一栋自己的房子,每天看着海上的日出日落,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中海发展股份有限  相似文献   

3.
夏梦馨 《航海》2004,(6):19-23
一群生活在火地岛的"海蚂蚁",数年前偶然被带到了欧洲内陆。令人惊异的是,它们为了能重返海边,以出众的"毅力与勇气"、超常的昆虫智慧和"自我牺牲"精神,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繁殖,并向着大海前进,前进……居然形成了"万里长阵",成为我们这颗星球上别具一格的奇观。2004年10月的调查表明,"蚁阵"已近6000公里。那么,最后这群"海蚂蚁"的"先头部队"最终能听到大海的涛声,闻到大海的气息吗?  相似文献   

4.
正对海的情结从小就有,记得很小的时候跟爸爸来青岛看大海,就被她的浩瀚与无边所震撼,立刻爱上了那抹蓝色和那份宽广。长大后毫不犹豫地选择海事,也是想通过另一种方式亲近大海。来大港海事处已经3年了,每天面对的领导、同事像自己的亲人一样亲切温暖,所以我爱大海,爱大港,爱海事人。  相似文献   

5.
李晓川 《中国船检》2012,(7):98-100
"大海是一项挑战,更是一种持续的激励!"走进瓦锡兰厂区,零距离感受世界船舶动力巨擘的澎湃与激昂,我们好像突然读懂了瓦锡兰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韩建丰对大海的感悟。大海的浩渺与神秘,大海的深邃与温婉,对瓦锡兰充满了诱惑,令她历经170余年风雨而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6.
跑船的儿子     
陈刚  程璞 《珠江水运》2011,(5):68-69
56岁的老汉穆永华与老伴从没有见过大海,不知道惊涛骇浪是啥样儿,更不知道"海盗"和"贼娃子"有何区别。可他们的儿子穆文兵,从少年时起就向往外面的大世界。老人们没见过的大海,不知道的海盗,儿子在出海的3年间都见过……  相似文献   

7.
柳露 《航海》2001,(3):8-12
2001年北京时间2月8日清晨4时40分,在终年冰雪覆盖、人迹罕至的南极,中国大连人王刚义以51分42秒、游程1500米的成绩,往返畅游了南极长城湾,创下人类在南极游泳的世界纪录,成为令炎黄子孙引以自豪、令世人为之瞩目的“畅游南极第一人”。当晚,笔者在第一批赴南极考察队队员、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陆儒德教授家里,与其一同收看了电视新闻报导。此前陆教  相似文献   

8.
《航海》2017,(5)
正爸爸曾经做过海员,在我小时候,他一直给我讲大海的故事。在我的印象中,大海是温柔、宁静的,也是汹涌、澎湃的,更是朦胧、缥缈的。2017年7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上海市航海学会组织的航海夏令营,登上了"喜悦"号,见识到了真正的大海。此前,我从未参加过航海夏令营,也没有去邮轮上玩过。踏上"喜悦"号的甲板,看着码头和边上的建筑渐渐消失在  相似文献   

9.
1993年,在杨海伦《画集》中,上海文汇报主编肖关鸿先生曾评说:“中国画以海为主题的作品历来不多,杨海伦却情有独钟,因为他是大海的儿子”。我在21世纪初认识了他,得知他1964年出生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自幼在海边长大,后经常随舟出海捕鱼,既与风浪和大海搏斗,又与大海相依为命,大海神似般的传说陪伴过他的童年,惊心动魄的出航和海上生活又使他对大海有了更深的理解、大海对他是有灵性的朋友,渔民的辛勤劳作和人民海军水兵的无私奉献是他创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正"泰坦尼克"号沉入大海已有百年历史,然而,这艘船还在人们(尤其是航海者)的脑海里航行。人们无法忘怀它的轨迹,无法解除过往的沉痛。在这100多年里,又发生了很多和"泰坦尼克"号相关的故事——水下博物馆"泰坦尼克"号是1912年沉没的。这么个庞然大物沉入大海70年间,人们竟然一直找不到它的确切位置,它难道失踪了?直到1985年,著名海洋探险家罗伯特·巴拉德才发现了沉睡在大西洋底的"泰坦尼克"号残骸,全球轰动,不仅仅是航海界。2003年,62岁的罗伯特·巴拉德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  相似文献   

11.
《航海》2015,(4)
<正>迎战"灿鸿"强台风成了沪上航海人庆祝自己节日的"序曲"。在狂风暴雨的自然背景映衬下,大海骄子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形象更为鲜明。聚焦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上海的市徽,绽放的白玉兰中挺立着一艘五桅沙船。沙船发展历史推动了上海近代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织就了2015年"中国航海日"上海宣传和纪念活动的经纬。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承前启后,共筑蓝色梦想。今年"中国航海日"活动的主题是"再扬丝路风帆,共  相似文献   

12.
向东是大海     
朱杰 《珠江水运》2013,(Z1):148-149
向东是大海,一望无际的大海。2012年的夏末,我的心被东边的海牵绊,被一路向东航行的"海巡31"船牵绊。作为一名跟"海巡31"船朝夕相处的海事人,不能随船出访,说没有遗憾那是假的,但更多的却是对"海巡31"船的牵挂和祝福。随着"海巡31"船消失眼帘,我的心已随着"海巡31"船东去了。当时我想,我愿化作天边那颗闪烁的星星,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听过"水手"的80 90后男生们来说,心中都有一个扬帆起航环游世界的梦,而对于从小长在内陆深处的我来说,去看大海不仅仅是儿时的憧憬,更是一种激励自己前行的动力。"海事"对于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的我来说并不陌生,记得当年每每有学长们回母校做演讲,引起我兴趣的并不是他们对海事的激情澎湃,而是流露在话语和表情中的自豪与责任,是他们让我对海事有了最初了解,如今身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在晚年曾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大海以她那特有的宽广、深沉、瑰丽、神奇给东坡以想象、启迪和安慰。大海在东坡的生活、创作道路上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闰四月十五日苏东坡因“元祐党人”、  相似文献   

15.
《航海》2013,(3):36-37
生长在海边的年轻人王益恺,网名叫"兔船长",他对大海、舰船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工作之余,信手拈来的在纸上涂画大海、船舶是他的最爱。他尤其关注近代中国海军的悲壮发展历史,对每一艘  相似文献   

16.
钟敏仪  朱杰 《珠江水运》2012,(17):36-39
七年来,"海巡31"船航行7万多海里,航迹遍布祖国沿海及其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它始终以维护海上人命安全为已任,积极履行国际公约,先后十多次组织并出色完成海上应急搜救任务,在广阔的大海上筑起一座流动的"海上长城"。  相似文献   

17.
赵虎  甘琛 《珠江水运》2012,(18):45-47
12.5米,标注的是长江与大海相拥的深度,展示的则是交通之于经济发展引擎的力度。8月28日,长江下游深水航道12.5米水深一期工程即将鸣金开锣,3年后南京以下航道将全面实现深水化。在水深的大幅增深利好下,长江经济将"深"行其道,突飞猛进,更好地服务沿江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2月中旬在法国西北部海域的马耳他籍"埃里卡"号油轮因遭强风暴袭击而断裂沉没,致使万余吨重质燃料油泄人大海.滚滚"黑潮"对当地海洋环境造成了灾难性后果,法国人为之感到震惊和愤怒.  相似文献   

19.
桑史良 《航海》2013,(3):38-39
按时下流行的话讲,吕逸民是船模制作"发烧友"。孩提时代,他喜欢听大人们讲海盗和宝藏的故事。每每看见大海的画面和变化无常的浮云,都会产生许许多多关于大海的天真和梦幻般的遐想,当然还有画着骷髅迎风飘扬的海盗旗。长大成  相似文献   

20.
孙会梅 《珠江水运》2013,(Z1):128-129
他,2012年"汕头市劳动模范",在劳模辈出的汕头航标处,他是最年轻也是唯一的"80后"劳模。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工作时神情专注,平日里脸上总带着朴实憨厚的笑。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他就像大海中的闪闪明灯,总能给人一些温暖与力量。他,就是汕头航标处三百门航标站青年航标工杨主超。根正苗红的"标二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