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无限长圆柱非稳态导热的计算除了传统的集总参数法和Heisler图解法以外,还有作者提出的拓展的集总参数法.应用这一方法可推导出0〈Bi〈∞范围内圆柱体无量纲平均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无限长圆柱体进行非稳态导热时,各点的温度不同,且随时间变化,计算推导出整个圆柱体平均温度所对应的坐标点.在工程计算时,完全可以用该坐标位置的瞬时温度作为整个圆柱体的平均温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求圆柱体平均温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圆球物体非稳态导热平均温度集总参数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于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非稳态导热问题,集总参数法是最简单的求解方法,但是这一方法只适用于Bi<1的条件.拓展传统的非稳态导热集总参数方法,提出在0相似文献   

3.
无限长圆柱非稳态导热的计算除了传统的集总参数法和Heisler图解法以外,还有作者提出的拓展的集总参数法.应用这一方法可推导出0<Bi<∞范围内圆柱体无量纲平均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无限长圆柱体进行非稳态导热时,各点的温度不同,且随时间变化,计算推导出整个圆柱体平均温度所对应的坐标点.在工程计算时,完全可以用该坐标位置的瞬时温度作为整个圆柱体的平均温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求圆柱体平均温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间歇运行对U形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特性的影响,以钻孔壁为界,将计算区域分为钻孔内和钻孔外两个部分,分别采用稳态导热解析计算模型和非稳态导热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办公楼、商场和居住建筑3种间歇模式下的换热特性.在各种模式下运行1个月的计算结果表明,3种间歇运行模式比连续运行模式的换热量分别高45.57%,58.43%和88.05%,其中居住建筑运行模式下的换热量和钻孔壁面平均温度恢复最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非稳态导热偏微分方程,施加合适的边界条件,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混凝土箱梁温度场的参数分析,并确定了影响混凝土箱梁温度场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混凝土箱梁的截面尺寸、所用混凝土的热物理性质以及气温对混凝土箱梁的竖向最大温度的影响均不大,对混凝土箱梁竖向温度梯度影响最大的是太阳辐射强度。  相似文献   

6.
导热系数是沥青混合料最重要的热物理性能参数之一。在有限的实验条件下,针对热线法测量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的不足,对其进行设计改进,并且用改进试验对石墨等体积替代矿粉的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进行了测定,得到在一定百分数范围内导热系数随石墨等体积替换矿粉百分数的增加而变大,为将来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唯一稳态消谐法是一种分析消除非线性系统谐振的新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如果非线性系统存在一个非谐振的正常解,且系统具有唯一的稳态,则此时对应的条件就是系统不发生谐振的条件。用该方法分析中性点接地电力系统的铁磁谐振,以矩阵范数为工具,得到了相应的消谐条件,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  相似文献   

8.
推导了主缆结构在芯部加热作用下温度场的稳态与瞬态解析解,采用与实际桥梁相同的试验模型,测试得到了主缆结构的表观热扩散系数与表观导热系数。在采用测试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对桥梁主缆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及与实桥主缆温度场实测结果的对比,证明了计算方法的精确和可靠,可用于悬索桥主缆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的温度场计算。  相似文献   

9.
张鑫 《北方交通》2013,(1):33-35
沥青混合料的导热系数是沥青路面温度场研究的重要参数。简要介绍了级配分形维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计算了所选用级配的分形维数。根据瞬变平面热源法,采用Hot disk导热系数测试仪,测试了各级配在不同沥青用量时的导热系数。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分别建立了沥青混合料的导热系数与空隙率和级配分形维数的回归关系。空隙率越大,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在用油量相同的情况下,级配的分形维数越大,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分形维数与导热系数之间的相关性较好,可以用来表征级配对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三阶段”“四阶段”工况序列的列车操纵模式难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复杂线路条件下的列车节能运行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工况序列寻优的列车节能操纵策略优化方法。将物理区间离散为多个等距离子区间,建立工况序列与子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区间总牵引能耗和运行时间最小化为目标构建列车节能操纵策略多目标优化模型。为提高模型求解效率,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交叉算子和距离算子,通过离散仿真求解列车节能操纵策略集。以福州地铁1号线的两个典型区间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操纵模式,优化后列车牵引能耗平均降低约19%。本文方法通过合理选择算法参数能够有效构建适应不同线路条件的运行工况序列,生成秒级运行时间划分下的列车节能操纵策略集。  相似文献   

11.
在电机驱动系统中,共模电压将会在电机内部的共模耦合回路中产生共模耦合电流,共模耦合电流将对系统构成共模干扰,并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共模耦合电流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文中分析了三相逆变器驱动电机系统中的共模激励源,发现共模响应只与系统的零序阻抗和共模阻抗有关,可以用等效的集总参数模型来模拟系统的共模耦合.在对电机内部的共模回路进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得出了地电流及电机轴承电流的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和参数确定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对逆变器驱动电机系统中的地电流和轴承电流进行有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According to the heat transfer theory, an unsteady-state heat transfer model of electric locomotive wheels during emergency braking on tangent track at a speed of 200 km/h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is used in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temperature fields of wheels. From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the determination of braking distance and the material choice of brake sho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传统扩张室压力脉动衰减器脉动衰减性能,提出了一种敷设聚氨酯衬里的改进型脉动衰减器. 根据衰减器分布参数与集中参数特性,研究该改进型结构滤波特性. 首先通过一维解析法构建传统扩张室分布参数模型,获得的理论插入损失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方法用于脉动衰减器建模的可行性;之后利用该一维解析法构建改进型脉动衰减器直通穿孔管段分布参数模型,敷设聚氨酯衬里的阻性部分则构建集中参数模型,最后研究了衬里材料成分、穿孔率以及穿孔直径对衰减器滤波特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500 Hz频带范围内,液体静压力稳定在2.76、4.14、4.83 MPa时,老化聚氨酯衬里能显著改善脉动衰减器的插入损失;无论聚氨酯材料老化处理与否,不同液体静压力均对插入损失产生影响;穿孔率和穿孔直径对其插入损失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润滑油的粘度是润滑油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它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本文通过对拉延油的粘度进行测定,然后采用回归分析,得到了非常显著的非线性回归方程.该方程显示拉延油的运动粘度与温度呈高度显著的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15.
牵引变压器散热涉及冷却油与绕组的共轭传热和热油在油冷却器的二次散热. 为准确模拟其温度场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在一维假设基础上,建立了牵引变压器(含绕组和冷却油)和油冷却器的分布参数模型,并与油泵和管道等集中参数模型耦合,建立了牵引变压器动态温度场数学模型,同时提出了一套数值求解算法;对一台牵引变压器及其散热系统进行动态温升实验,以此检验了模型预测精度. 研究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牵引变压器冷却油温过渡时间(58 min)与实验值(61 min)吻合良好,稳定工作的冷却油和绕组温度与实验值的偏差分别为1.3 ℃和2.5 ℃,可以用于指导牵引变压器散热系统的工程设计及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电阻测定和 X 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 Bi 对 YBa_2Cu_3O_(7-x)结构和超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YBa_2Cu_3O_(7-x)中加入 Bi,使体系中产生非超导相并降低其超导电性随着 Bi 含量的增加,在液氮温区其导电性由超导体向绝缘体转变.Bi 的加入只改变体系的组成相及其相对含量,并不改变超导相的正交性.加 Bi 的 YBacuO 的导电性对烧结温度很敏感,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超导电性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7.
岩体温度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的一种量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分析了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机理,从岩石热-弹性作用和温度扩散方程出发详细介绍了热-弹性耦合强度量化参数PTC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几种常见岩石的热-弹性耦合强度,结果表明,岩石的热-弹性耦合强度一般处于10^-3量级。同时,就提出的无量纲参数PTC在工程应用中的实用性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海洋拖曳缆绳的研究由于其计算的复杂性,在实际应用中有困难.基于有限差分法和集中质量法两种典型的计算方法,对比研究,分别计算出不同因素如航速、水流速度、回转半径、回转速度下等对缆绳的水下运动的影响,利用Matlab中的GUI模块给出仿真图形界面.  相似文献   

19.
Mental tusk classifi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n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five-class mental tusks. The nonlinear parameter of mean period obtained from frequency domain information was used as features for classification implement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The averaged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85. 6% over 7 subjects was achieved for 2-second EEG segments. And the results for EEG segments of 0.5s and 5.0s compared favorably to those of Garret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arameter of mean period represents mental tusks well for classification, Furthermore, the method of mean period is less computationally demanding, which indicates its potential use for online BCI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