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一款主、副边互感线圈均为串联谐振感应耦合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原理电路进行了深入分析,经对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电压与输入交流电源电压之比的优化,得出了它在稳态工作时电路的输出功率、传输效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并得到了与互感线圈对应的补偿电容上的电压与输入交流电源电压、蓄电池电压及互感线圈互感量间的关系。通过仿真,对以上结果进行了验证,此结果可以为电动汽车在行进中充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深入讨论了AT漏抗、上下行互感、轨地泄漏导纳等因素对AT牵引网故障测距的影响.根据AT牵引网当量等值电路导出了计入各因素影响的单线双差比测距式,证明了复线上下行电流比测距原理的测距精度与AT漏抗、上下行互感、轨地泄漏导纳等因素无关.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以上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AT牵引网故障测距原理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AT漏抗、上下行互感、轨地泄漏导纳等因素对AT牵引网故障测距的影响。根据AT牵引网当量等值电路导出了计入各种因素影响的单线双差比测距式,证明了复线上下行电流比测距原理的测距精度与AT漏抗、上下行互感、轨地泄漏导纳等因素无关。通过计算机仿真证实以上结论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电气化铁道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的原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下,对地中电流、钢轨过渡阻抗、自耦变压器漏阻抗以及电磁干扰诸因素间的辩证关系作出论证。根据戴维南(Thevinin)定理和互感消去法以及卡森(Carson)理论,导出牵引网的等值电路,并对牵引网阻抗的理论与计算方法,作出比较详实的分析。最后,经过理论分析,得出自耦变压器容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徐贤敏 《铁道学报》1996,18(1):64-69
本文提出了计算一阶线性电路的四要素法,对该法中的强制响应提出了两个新的计算方法,论述了传统的直流一阶电路三要素法仅是四要素法的一个特例;应用四要素法对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激励的一阶电路作了较详细的分析;说明了四要素法比经典法,拉普拉斯变换法简便,直接,清晰,四要素法适用于各种信号激励的一阶线性电路完全响应,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等的计算,它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6.
FDTD法建模中激励源的选择与设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蓉  张林昌 《铁道学报》2001,23(4):44-47
FDTD法建模中,除了需要在足够的网络空间中模拟被研究的媒质外,合理进行激励源的建模也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尽可能将源的特性与实际物理模型性质一致。本文给出了电流源作为激励源情况下的FDTD方程,并给出了运用FDTD法计算不同激励源下,散热片的辐射电平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叠加法得到的场反射系数小,激励源附近的场误差较大,所以激励源需要远离计算边界。不同激励源作用下,散射体的电磁特性不同,因此在分析散热片的电磁辐射特性时,需要采用SPICE或其它电路分析工具确定电路的实际电参数,根据这些电参数得到激励源模型,才可以预测散热片的电磁辐射特性。  相似文献   

7.
绝缘电阻是电机、变压器等绝缘性能要求电气设备的一项重要测量参数,本文为配合计算机自动检测,注一种新方法--电桥法测量电路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6502电气集中设备的维护中,经常遇到电路动态故障。随着继电器的动作,故障点隐藏,无法像处理静态故障那样用电压、电流法根据电路的动作层次找出故障点。尤其是信号开放后又关闭的故障,通过观察继电器的动作顺序很难判断,造成长时间故障延时。下面是处理这方面故障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树型电网单相接地的多频法故障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分布参数电路理论,针对中性点不接地三相系统特点,提出了树型配电线路单相接地的多频法故障诊断大量故障诊断的计算机模拟和在故障模型仿真线上的模拟故障诊断试验表明,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0.
高仕斌  卢涛  侯震宇  阮阳 《电气化铁道》2006,(Z1):312-317,322
从无碴轨道板的物理模型入手,根据电磁场理论推导出钢轨和两层无碴轨道板的电阻、自感以及它们两两之间互感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钢轨的电路的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计算最终的钢轨阻抗和传输长度.再以斜坡函数作为输入,研究钢轨阻抗、传输长度与无碴轨道的各原始参数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抓住其中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配置信息软件是显示车站各类静态和动态资料的一款软件。其主要目的是为降低远程故障诊断的难度和减少其对技术人员水平的依赖程度。对于车站的技术图和电路图,以及其配置信息,软件根据在现有图纸上搜集到的数据通过Visual Studio平台,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了这类静态资料的电子化。对于跑电路法的实现,软件通过图的深度遍历的方法,找到并显示电路中的各条通路,还可以根据改变继电器的接点连接情况,改变电路的显示。这款软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对于不同的车站,通过统一格式的数据输入后,均可以实现对该站的配置信息的显示和各类电路的选路操作及显示。计算机联锁设备的故障诊断时常费时费力,这款软件较好地解决了诊断过程中资料查找方面的困难,提高了故障诊断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方便分析AT牵引网的电气特性,通常采用等值电路的分析方法。目前采用的AT牵引网等值电路忽略了保护线对牵引网电气特性的影响,势必带来较大的误差。本文通过比较AT牵引网中保护线与钢轨辅助连接不同间隔距离的牵引网阻抗特性,发现当该间隔为1.5km甚至更小时,进行牵引网阻抗计算可以近似把保护线和钢轨等效成一条线路。对等效后的AT牵引网电路根据戴维宁等效定理消去AT,并应用AT牵引网中的各电流关系立电流方程组,采用比较系数法消去互感,最后推导得出计入保护线影响的AT牵引网等值电路。采用Matlab/Simulink按照原电路分析的假设条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对比,验证了公式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晨龙 《中国铁路》2007,(1):77-77
轨道电路短路法是列车在线检测方法之一,目前大部分铁路部门采用这种方式,钢轨与车轮的非导电性受被膜或者夹杂物的影响很大,为此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研究了一种方法,利用设置在车上的电源通过电路改善轨道短路性能。该方法是以破坏轮轨间绝缘性被膜为目的,使用车载电源向轮对供电,改善车轮与钢轨接触位置的通电性能,从而增大该接触位置的轨道电路电流。首先用高电压确保在绝缘层内部有微小的通电电路,然后通过流入电流增加通电途径。由于轮轨之间的接触位置与接触压力伴随列车运行随时变化,所以上述作用必须连续、稳定地发挥。该装置由电源、碳刷、绝缘材料构成,使用电压5~20V,有直流、交流50Hz和800Hz三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状态空间分析方法求解电子线路暂态过程的原理,介绍利用计算机由网络图形自动导出线性非时变或带互感的状态方程及解析解的一种程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数学中,我们常考虑级数的收敛性问题。判别一个级数是否收敛,可以使用比较法、达朗贝尔判别法、柯西判别法。比较法需要构造比较级数,而级数的构造较困难,通常我们使用达朗贝尔判别法和柯西判别法来判别级数的收敛性问题。达朗贝尔判别法和柯西判别法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呢?在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前,看一看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16.
推广新奥法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新奥法与传统矿山法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了新奥法在我国隧道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广新奥法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7.
客运专线桩板结构设计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比新型地基加固措施桩板结构在设计中可采用的容许应力法和极限状态法,分析两种设计方法的特点、优势及目前发展现状,并根据实例进行计算和定量分析,以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供设计者参考。 研究结论:容许应力法不分构件种类和使用情况,对不同的荷载形式均根据容许强度取统一的安全系数K,使得结构设计偏于安全,较为保守;概率极限状态法以概率统计为根据,具有客观性、合理性,优于带有主观性和经验性的容许应力法。但由于铁路列车荷载的特殊性,其可靠度理论还不够成熟。就目前而言,桩板结构设计时宜采用容许应力法。概率极限状态法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取代容许应力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在订货期间里的库存保管费要尽量接近订货费用的PPB法的基本原则,提出以经济采购批量(EOQ)推导出的PPB-Ⅱ法,同时通过W-W法、PPB法及PPB-Ⅱ法的分析比较,得出PPB-Ⅱ是一种非常接近最优方法计算结果的启发式算法,且计算简单、操作方便,对控制库存、降低储备资金,提高经济效益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库存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PLC技术的优势;分别介绍了3种PLC程序设计方法:经验设计法、顺序控制法和移植设计法;并将其应用于转辙机寿命测试电路、转辙机摩擦特性测试电路以及转辙机挤脱特性测试电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同一基准的光伏发电变换器电路,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对扰动观察法、电导增量法等多种MPPT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在误判、稳态振荡、动态性能、累计发电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为使仿真更接近实际情况,在仿真中采用了随时间线性变化的光照作为外部环境条件。此外,在理论上分别对扰动观察法与电导增量法做了较深入的数学解释和几何解释两方面的比较。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均表明,二者并无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