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秦维春 《水运工程》2017,(S2):59-62
疏浚施工作为有效解决航道问题的方法之一,只有准确地掌握疏浚工程的施工要点,提高施工人员所掌握的技术,并选择合适的疏浚设备,疏浚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水运航道周围的环境才能得到改善,航道周围地区的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对太平口水道历史水位分析、自然条件研究以及今年枯水期水位的探究,从而选择合理的疏浚船舶及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作业,保证太平口水道枯水期顺利通航。  相似文献   

2.
以远海疏浚作业要求为依据,开发一艘应用于远海开敞海域作业、最大挖深为80m的200m3级大型自航抓斗疏浚工程船,整理分析了南海海域风、浪、流环境条件统计数据,确定了该船在开敞水域有效作业的设计环境要素,介绍了船舶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性能及主要设备配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完成了该船在不同锚泊定位方式下的水动力性能计算,对其在远海开敞海域的环境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河口疏浚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河口疏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疏浚利于排涝泄洪,利于通航,在挖除含有污染物质的淤泥后,还可消除污染危害;同时也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包括局部水域浑浊、盐水楔上溯、生态环境的改变等。然后对如何采取措施减少疏浚引起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针对疏浚弃土的处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应于内河极浅水域疏浚的多功能作业的特种疏浚工程船及其船型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5.
边抛疏浚的回淤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对边抛式挖泥船在河口水域作业时,疏浚土入水的运动机理进行了水槽试验研究。并建立长江口潮流泥沙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各种边抛疏浚工况。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段实施边抛式疏浚,其回淤率约为30%-50%。  相似文献   

6.
王兵 《船舶》2010,21(1):18-21
从用户角度对一型用于张江超浅水域航道疏浚的特种挖泥船"航浚20"的作业方式以及作业装置的功能和实船试验进行了介绍,以试验数据说明了首冲装置结构的安全性和首冲疏浚方式的有效性。对从事航道疏浚及工程船舶设计领域的人员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使疏浚作业仿真训练器更有利于培训疏浚专业学生和挖泥船船员掌握先进疏浚方法,达到高效作业目的。根据1750m3/h绞吸式挖泥船吸口处泥浆形成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计算泥浆比重及体积浓度的方法进行专门研究,采用即时交互方式,按疏浚作业优化操作步骤开发出指导性强的疏浚作业优化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8.
林海波 《上海造船》2012,(4):60-62,72
随着我国的挖泥船作业水域范围更深、更远,而疏浚设备的耐磨性能越发显示出与发达国家在材料方面的差距,从而制约了我国疏浚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对耐磨材料在挖泥船上应用状况及各种材料的性能分析,阐述了耐磨材料的选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降低磨损、提高疏浚设备的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航道疏浚作为我国重要的水上工程,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进入新世纪后,绿色环保也作为一项基本理念灌输到各行各业,而由于航道疏浚作业的特殊性,容易导致作业附近水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从环境保护角度对航道疏浚进行探究,为航道疏浚的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16,(2):198-202
疏浚工程施工产生的悬浮物会对周围海域的浮游生物造成不利影响。文章通过建立近海悬浮物的二维输移扩散模型,研究不同类型、疏浚效率的挖泥船作业中心的悬浮物浓度,结合悬浮物浓度变化量与浮游生物量损失的关系,构建基于浮游生物量损失的挖泥船选择模型。以某一基槽疏浚工程为例,当采用抓斗式挖泥船进行疏浚工程施工时,研究施工期间疏浚工程对浮游生物量损失的影响,在仅考虑浮游生物量损失的条件下,为疏浚工程施工选用合理疏浚效率的挖泥船。研究结果表明,在施工工期允许的条件下应选择疏浚效率较小的挖泥船,以减少疏浚悬浮物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允  李思 《船舶》2015,(4):21-27
随着工业发展,需要拖轮协助作业的非自航绞吸挖泥船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航道疏浚作业,自航绞吸挖泥船的研究不断增多,而目前对自航绞吸挖泥船的研究仅局限于适合广阔水域的大型或超大型船型。我国河流水域众多,对适用于狭窄水域的中小型自航绞吸挖泥船也有一定需求量。因此,文中通过对某中小型自航绞吸挖泥船进行电力推进设计,与相同疏浚能力的非自航绞吸挖泥船对比分析、综合考量后认为,中小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具有灵活、环保、便捷、经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海上石油钻探作业操作复杂,它在给人们创造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水域交通安全带来了影响。文中通过分析海上钻井工程的现状以及各阶段的特点和存在的风险,对因开展钻施工作业对其周围水域通航安全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钻探施工单位、平台周围过往船舶以及海事管理部门三者各自的职责及相互间的联系,并列举两个实例,对比分析通航安全管理的方法,该成果对于研究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晋德明 《中国水运》2014,(1):168-168,191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港口航道疏浚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基于环保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航道维护性疏浚对周围生态的影响,进而分析了环保疏浚工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巢湖工程给出了航道维护性疏浚应采取的工程措施,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黄骅港内航道、港池、泊位水域,采用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艏吹施工工艺进行吹填施工,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减少疏浚船舶施工与正常航行作业船舶之间的干扰,保证了进出港船舶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张锡海 《世界海运》2013,36(1):33-35
钻井平台安全拖带运输的技术要求很高,难度很大。通过"SSPANTANAL"钻井平台在烟台港安全拖带出港的技术分析,总结研究钻井平台拖带的技术要求和水域环境要求,以及安全作业方法,以期对类似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沈志平 《船舶》2009,20(6):18-21
介绍了一种适应于内河极浅水域疏浚的多功能作业的特种疏浚工程船及其船型设计特点。该船设计过程中克服了常规船不曾有过的种种难题,且在重量及浮态控制方面较常规设计经验有所突破,有较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蕉门出海水道分为枕箱水道和龙穴南水道,其航道整治工程以疏浚为主。采用河床演变分析和二维嵌套潮流悬沙数学模型,研究了枕箱、龙穴南水道航道疏浚工程对蕉门出海水域的影响。研究表明:1)蕉门出海水道一主(枕箱水道)一支(龙穴南水道)的格局基本稳定,河床演变相对稳定,枕箱水道分流比呈减小趋势;2)疏浚工程实施后,对龙穴南水道和枕箱水道分流比、流场、含沙量场和冲淤变化影响较小,引起的变化仅在航道疏浚段及其边滩附近;3)由于疏浚工程量较小,对蕉门出海水域的水沙动力条件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廖瑾平 《珠江水运》2023,(10):32-34
针对疏浚施工过程中保障港口与航道通航的对策展开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江西内河某疏浚工程项目为例,简要介绍了工程项目概况,以及实际疏浚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最后,总结了确保港口与航道通航安全、顺利的对策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合理选择施工方法,优化疏浚作业参数等方式,能够有效确保疏浚施工过程安全,航道通行顺利。  相似文献   

19.
多功能疏浚作业辅助船对保证挖泥船持续高效地作业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在开敞海域中的疏浚工程更是直接影响到有效作业时间。介绍国外相关系列船型和欧洲四大疏浚公司对此类船的配置,总结此类船的特点,根据设计技术要 求,提出目标船的设计方案,分析或选择各种技术性能指标,并给出加装整平作业功能和射水疏浚功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钻井平台安全装载于半潜船的技术要求很高,难度很大。此文通过"SS PANTANAL"钻井平台在烟台港安全装载于半潜船"TRUSTEE"轮的技术分析,总结研究了钻井平台装载于半潜船的技术要求、安全作业方法和水域环境要求等,以期对类似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