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避免磁浮箱梁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化热温度过高并获得箱梁水化热温度的时程分布规律,在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对箱梁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降低水化热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方法可以获得施工过程中的水化热温度,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吻合较好;磁浮箱梁水化热温度经历较快的温升阶段,随后进入相对缓慢的温降阶段;开始阶段箱梁截面应力为外侧受拉内部受压,到浇筑100 h后逐步转变为外侧受压内部受拉;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选择合适的拆模时间对避免由于水化热温差而产生早期裂缝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针对秦沈客运专线双线整孔简支箱梁桥综合试验工程,利用光纤温度传感器对混凝土连续箱梁水化热温度场的变化规律进行监测,并结合ANSYS程序进行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阐述了箱梁各部位混凝土早期水化热温度分布、发展的特点,给出混凝土箱粱温度在横截面的分布和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提出了防止温差过大而引起混凝土开裂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3.
铁路箱梁静载试验开裂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箱形简支梁静载试验出现的1.0级荷载开裂问题,对开裂原因进行全面分析。重点剖析由于蒸养拆模、混凝土水化热高峰期拆模,造成混凝土芯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温差超过15℃的标准要求,致使混凝土内部温差应力超过其抗拉极限强度而早期开裂的原因。论证静载试验在1.0级时,当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fct=0,则抗裂安全系数Kf=λ,梁体在静载试验时出现1.0级开裂的必然性,进一步阐明混凝土温差应力超限是箱梁静载试验开裂的主要原因,提出预防出现早期裂缝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斜拉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水化热温度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方某斜拉桥主墩承台、转体上盘、塔梁墩固结实体段及"人"字形塔脚部位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水化热温度进行测试,实时掌握水化热温度发展规律,通过添加适当的粉煤灰、减水剂、缓凝剂、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和内部设置冷却水管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核心与表面的温差,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津滨轻轨预应力连续箱梁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津滨轻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水化热测试方案,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阐述箱梁温凝土水化热温度发展的规律,提出防止温度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对以海工耐久混凝土为材料的70 m箱梁水化热温度场进行试验监测.通过对数据结果的分析,研究了海工耐久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在箱梁横截面的分布、变化规律以及箱梁内外温差的变化情况.并在工程实际中提出了海工耐久混凝土70 m箱梁温度控制和抗裂措施,在540片箱梁制造中,有效地控制了裂缝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根据铁路混凝土槽形梁浇筑时水化热温度的现场测试结果,绘制了温度变化的时程曲线,得到预应力混凝土浇筑后梁体不同部位在水化热影响下的温度峰值及温差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槽形梁混凝土水化热的最高温度达到了72.5℃,最高温度出现在腹板的中下部;腹板各测点的最高温度均大于底板各测点的最高温度,且达到最高温度所用的时间也有所差异;腹板部位的竖向温差均在20℃以上,而底板竖向温差为9℃;腹板表面测点和底板各测点在混凝土浇筑完毕80 h后降至环境温度。根据水化热温度的变化规律,从材料配比、混凝土浇筑工艺、施工养护、施工阶段4方面提出了控制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日照作用下混凝土单箱双室磁浮轨道梁的温度场分布不均匀,易引起变形、开裂,影响轨道平顺性及行车安全性。基于传热学原理,结合上海夏季辐射和气温等气象资料,针对日照作用下混凝土双室箱梁的温度场分布展开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时刻时轨道梁截面的温度分布规律,得到了箱梁在不同时刻的温度云图;提取最大竖向温差时刻腹板和最大横向温差时刻底板中线的温度值,拟合后得到横向与竖向的温度梯度曲线,与规范温度梯度对比后发现:竖向温度梯度峰值比规范值大,变化更加剧烈,且在底板附近存在反向温差,横向温度梯度峰值比规范值小,变化也更加剧烈且同样存在反向温差,双室箱梁的温度梯度模式与规范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引桥工程50 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监测的全过程.通过对监测截面各关键点数据分析,总结了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箱梁在高温环境下水化热温度的分布规律及特点,并提出控制温度裂缝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永强  王鹏 《铁道建筑》2006,(11):51-53
跨海大桥混凝土箱梁中使用海工耐久性混凝土.文章通过对海上混凝土箱梁湿接头水化热温度场的试验监测,并对监测截面各关键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跨海大桥混凝土箱梁在海洋环境下水化热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及特点,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防止温度裂缝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通过理论分析、试验、实践,研究混凝土箱梁腹板内竖向预应力筋预应力损失大、作用效果差的成因,提出对策与措施,以保证竖向预应力作用效果,避免腹板出现主拉应力裂纹。研究结论:设计中,对竖向筋控制应力与屈服强度的比值进行控制;计算由锚具变形和缝隙压缩等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时,取1.65 mm的回缩值;增加由锚垫板安装误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并取3.3 mm的回缩值;考虑混凝土和水泥浆水化热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施工中重视施工工艺的改进和完善;控制锚垫板安装倾角误差,做到"两平一直",控制锚垫板与螺帽的夹角在1°以内;使用扭矩扳手拧紧螺帽,对32和25竖向筋的锚固扭矩分别取1 200 N.m和600 N.m;采取二次张拉和超张拉工艺;前段梁与后段梁连接处的4组竖向筋与后段梁的竖向筋同步张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正交异性桥面板铺装破坏和钢桥面板开裂的问题,提出一种常温养护下正交异性钢板-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组合桥面结构体系。基于某大桥建立局部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对比常温RPC组合箱梁、纯钢箱梁、高温RPC组合箱梁和普通混凝土组合箱梁的桥面系应力状态;同时开展局部模型静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常温养护下RPC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明显的提高;常温养护的RPC组合箱梁的RPC层拉应力达到了6.45 MPa,未出现裂缝,此应力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为解决桥面铺装破坏提供了思路;常温RPC组合箱梁和高温RPC组合箱梁桥面板应力降幅都超过了80%,明显大于普通混凝土组合箱梁,从而改善桥面板疲劳性能。常温养护的RPC在施工现场便于制作,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3.
武广客运专线桥隧相连地段混凝土简支箱形梁施工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列 《铁道工程学报》2007,(10):40-43,57
研究目的:解决武汉-广州客运专线铁路韶关-花都桥隧相连地段,整孔简支箱形梁运输不能通过隧道的问题。研究方法:针对自然条件和桥隧分布情况,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工期、简支箱形梁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提出了8种可行方案,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了其中增加制存梁场、现浇整孔箱梁、后浇部分翼缘板整孔箱梁等方案,满足了工程建设的需要。研究结论:客运专线铁路桥隧相连地段简支箱形梁施工,可通过增加制存梁厂避免梁部运输过隧道、加大隧道断面、梁部现浇施工、双片式组合箱梁替代整孔箱梁、多片式箱梁替代整孔箱梁、后浇整孔箱梁部分翼缘板、修建绕避隧道的运梁便道、结合梁或大跨度混凝土桥替代混凝土整孔箱梁等多种方案综合比较后选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解决杭州湾跨海大桥在杭州湾涨落潮大、水流急速的情况下进行国内首次架设超重量级70 m箱梁的施工问题。研究方法:针对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国家现有规程,充分吸收国外先进运架船的施工技术,对70 m箱梁的运移和架设进行研究。研究结果:箱梁横移通过横移台车和滑道梁实现,箱梁纵移采用2 400 t全液压、全电控的液压悬架轮轨式台车,箱梁架设采用2 500 t和3 000 t海上运架一体化架梁设备。研究结论:采用不锈钢板和MGB板解决了箱梁横移消耗量大的问题,采用液压、电控技术解决了箱梁在升降、移运过程中受力均衡和安全问题,采用专门研制的2 500 t和3 000 t海上运架一体化架梁设备,解决了箱梁在海上潮流中运输及架设稳定和安全问题,为中国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发展开拓了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研究客运专线箱梁端部裂纹的成因及其施工控制。研究方法:针对铁路客运专线箱梁检测中普遍存在的端部纵向裂纹这一现象,通过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分析裂纹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箱梁施工控制方面应注意的问题。研究结论:建议调整预应力的施工顺序,预、初张拉时,尽量避免张拉N2a及N1b孔道;严格控制存梁台座的标高,定期观测不均匀沉降量,一旦发现,立即采取措施,避免扭矩的产生;加强提梁孔附近的局部构造钢筋,防止提、移梁时过大的局部应力导致该孔处裂纹的发生和扩展,注意提、移梁、落梁就位时采取必要措施,尽量保持梁体两端承受均匀的自重作用,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扭转等附加应力。  相似文献   

16.
陈胜利  苏永华  石龙  班新林 《铁道建筑》2020,(4):111-114,132
高速铁路40 m跨度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首次在我国郑济高速铁路郑州至濮阳段黄河特大桥北岸引桥进行工程应用。为了验证其预制工艺和结构受力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以3孔工程梁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混凝土水化热测试、摩阻测试、预应力终张拉效果测试和静载弯曲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梁水化热测试结果和浇筑工艺合格,预应力施加准确,预应力效果满足设计要求;试验梁抗裂安全性满足规范要求。3孔试验梁预制工艺和结构受力性能满足规范要求,40 m跨度简支箱梁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高速磁浮混凝土轨道梁在日照作用下温度分布不均匀,易引起梁体变形、开裂,影响行车安全.本文以上海浦东地区的气候条件为基础,研究了日照辐射下高速磁浮混凝土轨道箱梁的温度分布规律.首先基于固体传热和流体传热理论计算了浦东地区的太阳辐射值,然后建立了混凝土轨道箱梁有限元模型,并在考虑箱梁内腔空气传热效应的前提下计算了轨道梁整体...  相似文献   

18.
客运专线简支箱梁施工整体吊装移动模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移动模架原位浇筑施工方法在客运专线简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常规的施工方法制梁周期长、人工操作工序多、施工较难控制。如何克服或减少这些缺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研究结果:通过理论分析和结构设计,将预制梁场钢筋整体绑扎、整体吊装和内模大块安拆的理念应用到移动模架施工中可以有效减少施工周期、提高移动模架施工的工厂化、标准化水平、减少人为失误,进而提高移动模架原位浇筑施工方法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体外配置CFRP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1 001 d的长期受力性能试验为基础,采用徐变换算截面法对收缩徐变效应引起的截面应力重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徐变换算截面法能较好地分析持续荷载作用部分预应力箱梁的收缩徐变效应。运用双线性法和曲率法对试验箱梁的长期挠曲变形进行预测,两种分析方法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建议取长期挠度增长系数为2.45,此时长期挠度变形理论预测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对现行设计规范进行有关参数修正后,持续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最大裂缝宽度理论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将为CFRP筋在体外预应力箱梁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