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和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该项预应力损失解析式。研究成果对开拓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应用领域,并对发展预应力结构、复合材料和组合结构等的计算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混凝土具有较轻的自重和改善结构构件的性能,还有提升结构的抗震性和耐久性的特点,并且还具有各类大跨、重载工程中的普遍适用性,因此,目前,预应力混凝土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已广泛被应用。而张拉预应力筋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它主要涉及温度影响、收缩徐变、压缩损失、应力松弛、伸长值等方面的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对预应力混凝土的张拉进行检测非常重要。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数字化张拉检测的必要性和它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点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挠度问题,采用室内试验和模型分析混凝土收缩徐变和预应力损失对结构挠度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徐变增长会导致桥面纵坡坡度变化,结构应力重分布。混凝土前期徐变系数增长快,持荷40d的徐变系数为1.004,180d时增幅仅为2.988%。桥梁顶板预应力损失对结构挠度变形影响比底板更明显,顶板预应力损失为20%时,运营两年的挠度增幅达67.5%。因此,混凝土结构物受荷加载不宜过早,对结构的挠度进行控制有利于提高桥梁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4.
石板坡长江大桥混凝土收缩与徐变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石板坡长江大桥位于重庆主城区,结构采用连续梁与连续刚构混合连续体系,主跨跨度在同类型桥梁中居世界之首。结合该桥设计及施工特点,采用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结合有限元步进法对石板坡长江大桥混凝土收缩与徐变效应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预应力筋的张拉、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等对桥梁的竖向变形与轴向变形都有较大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以及预应力损失使该桥混凝土梁的应力减小,钢梁的应力增加。  相似文献   

5.
以主跨为160m的波形钢腹板和预应力混凝土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模拟分析,比较了2种结构的预应力效应、温度梯度、温度变化、成桥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和徐变收缩等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预应力混凝土桥相比,波形钢腹板桥的预应力效率高,但徐变收缩导致的预应力损失大,受温度影响略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较为完善的理论分析和模拟试算,给出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初步设计时,收缩徐变引起的无粘结筋中的预应力损失简化计算公式,它可减少大量的繁杂计算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较为完善的理论分析和模拟试算,给出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初步设计时,收缩徐变引起的无粘结筋中的预应力损失简化计算公式,它可减少大量的繁杂计算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耐久性损伤后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在材料、截面和构件的研究基础上,考虑收缩、徐变等混凝土材料的时变性,通过采用改变损伤时间和损伤量的方式对结构整体性能演变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了实桥结构在寿命期的跨中位移演变、抗弯承载力和荷载效应相对关系演变、控制截面混凝土应力演变及预应力筋应力值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的截面一般由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组成,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预应力损失对结构内力及截面应力均有较大影响。运用有限元步进法结合随时间调整的有效模量法,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的内力重分布和应力重分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参数敏感性,以减河大桥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主梁质量、混凝土弹性模量、预应力损失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参数对主梁结构的影响,从主梁顶板、底板应力变化及竖向挠度变化确定各参数对结构的影响程度,即参数敏感性.结果表明:主梁质量、预应力损失和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桥梁结构影响较大,混凝土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了一个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优化裨式。优.化设计变量包括梁截 面高度和后期预加力;目标函教取译凝土及预应力柯筋造价之和;约束 为截面允许应力条件。结构分析采用有限蒸矛法,.并考虑结构体系转换 ‘凝土徐变次内力影响。应用单位预加力方法雄预加力设计变量的次内力影响。文中算例表明,优化结果截面高度和预应力配筋比原设计降 低约9%。   相似文献   

12.
后张预应力钢束有效预应力分布模式判别与模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中跨径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状况检测及评价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获知预应力束筋当前预应力有效值及其分布状态,提出了有效预应力沿程分布的统一模拟方法。基于预应力损失理论,建立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拟摩阻损失函数简化解析算法。以单束可控测点处的应力测值为已知条件,结合钢束沿程有效预应力分布状况的隶属模式判别,完成了名义损失参数识别,实现了复杂几何型式钢束实际有效预应力沿程分布规律的统一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有效预应力相对误差阈值为5%,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因此,统一模拟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范予东 《交通标准化》2006,(10):138-140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病害情况,通过植筋、增大结构有效截面、栓贴钢板、施加体外预应力束等方法.对某预应力砼连续梁桥进行综合加固,实践证明,该桥的加固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分析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效应,基于收缩徐变的三维特性,对自然变温度环境下的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变温环境下混凝土三维收缩徐变效应的力学模型,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随后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结果的可靠性.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长期下挠和混凝土应变,模型计算值最大误差分别为8.2%和 –7.1%;模型能够很好地体现温度对徐变应变的影响,总体变化趋势与实测值较为一致,最大误差为 –20.5%,随着龄期增长误差越来越小,最终值误差为6.4%.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T梁桥拓宽的长期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拓宽后桥梁的时间效应,研究了每一时段内由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应力的连续变化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化,根据能量原理推导了混凝土收缩徐变的位移法基本方程,按增量法分析了徐变应变的变化,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为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与小试件的试验结果作了比较。在拼接缝处的受拉区,应变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0%,计算精度比代数法高。在新梁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新梁自重应力的徐变作用下,3 a后新梁翼板的拉应力为2.67 MPa,可能会引起混凝土开裂。为减少收缩徐变对新旧梁受力的影响,建议新梁脱模后至少放置6个月后再进行拼接处理。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收缩徐变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需要采用随机方法进行有概率保证意义的长期变形分析.采用基于响应面的蒙特卡洛抽样技术,将GL2000模型中影响混凝土结构长期变形的因素作为随机变量,建立了混凝土结构的长期变形随机性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长期变形随机分析,并考察了混凝土抗拉强度对长期变形的影响.在算例中,当偏心率接近1.0时,抗拉强度的敏感性系数达到峰值0.6,然后逐渐降低;当偏心率为1.6时,抗拉强度的敏感性系数基本为0.分析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柱开裂前,混凝土抗拉强度对其长期变形没有影响;随着偏心率的增大,混凝土开裂程度加深,其对长期变形的影响逐渐增大至峰值而后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大跨预应力砼(PC)箱梁桥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对如何有效地控制腹板裂缝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在建的连续刚构桥纵向筋的部分预应力测试结果,现有夹片式预应力群锚张拉工艺和张拉设备存在着亟待改进的地方,无粘结竖向预应力技术将成为确保竖向短力筋有效预应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跨PC连续刚构桥跨中持续下挠成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跨PC连续刚构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跨中的持续下挠和箱梁的开裂,从砼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及箱梁的开裂三个方面分析了各自对跨中持续下挠的影响.由于影响徐变的因素多,因此精确计算徐变对跨中的下挠的影响非常困难,根据徐变产生下挠的机理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