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俞忠德 《船舶》1998,(2):4-7
本文从世界商船队,新船建造合同,新船手持订单,痫置船舶以及船舶拆解等五个方面,初步分析了1997年中之世界船舶市场,文内共有6个统计表。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世界上在实行开放登记国家登记的船舶数量有增无减,这一现象对国际航运业及世界商船队的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世界各国航运政策调整带来了变革。据ISL统计,截至1998年7月底,开放登记国家300总吨以上的船舶共有17891艘,达到 31160. 3万总吨,占世界船舶总量的68.1%。 一、船舶开放登记制度的现状 船舶开放登记主要包括方便旗船籍制度和第.7船籍制度。方便旗船是指在实施开放登记的外国登记,悬挂该国国旗,享受登记国所提供的各种优惠,在航运市场上进行营运的船舶。方便旗船是船东为…  相似文献   

3.
秦琦  孟宪海  李源  祁斌 《船舶》2009,20(1):1-8
回顾了2008年世界船舶市场的发展,并对未来一两年的船舶市场进行了预测。2008年上半年船舶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但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半年船舶建造市场急速降温,成交缩减,船价开始下滑。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尚不乐观、航运市场运力投放集中,因此,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市场短期内仍将维持弱势,但海洋工程装置受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了海运市场、船舶市场的供求状况,并考虑到旧船更新形势,认为90年代后期,世界船舶市场将进入一个兴旺时期,但预料5~10年后,世界造船能力会有较多过剩,而呈现激烈竞争局面。  相似文献   

5.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海啸的爆发无情地冲击着国内外造船产业,曾经轰轰烈烈的世界造船热从巅峰滑落深谷,持续繁荣了6年的世界船舶市场步入深度调整期,正在起步的广东船舶产业来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一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家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使广东船舶产业面临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在世界经济危机下,广东造船业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被拖慢。这种情况下,广东船舶业能否化“危”为“机”,实现“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6.
造船市场的竞争与垄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滨 《船舶》1999,(2):52-57
本文以市场结构的4个层次,分析了世界船舶市场的竞争与垄断问题,并以近几年世界船舶市场的发展为基础,研究了造船国(地区)之间的竞争态势。最后分析了中国造船业所处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7.
数字     
《中国海事》2011,(10):75-75
《财富》杂志近日公布了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船重工榜上有名,以营业收入210亿美元名列第462位,成为中国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船舶企业,同时也位列全球船舶企业前三甲。  相似文献   

8.
享誉全球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世界最大工程校验,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应用软件(CAE)供应商MSC公司,对船舶和海洋工程中的结构设计和分析,提出了从几何建模,结构静动力/屈曲分析,疲劳寿命预测和船体碰撞,水下爆炸影响和加工工艺仿真的全套解决方案,在世界船舶行业得到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现正处于复苏阶段,1999年世界经济增加2%,2000年将增长2.4%,2001年可达3%。世界海运量相应增加。到1999年1月止,世界船舶拆解量达774.5万DWT,世界船舶闲置量为479.94万DWT。至1999年9月底,世界新船成交量为3230万DWT。  相似文献   

10.
肖建兵  王德政  栾法敏 《世界海运》2009,32(9):52-53,55
我国《海商法》第165条规定:“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存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接触造成损害的事故。”船舶碰撞是海上运输中突发的非正常事件,它直接威胁海上安全。虽然现代航海技术在逐步完善和进步,但并未彻底消除船舶碰撞的风险。相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船舶货物运输量逐年提高,船舶数量激增,并且朝大型化、高速化方向发展,这些因素导致世界各海区的船舶通航密度增大,从而使得船舶碰撞事故不断出现.通过对诸多碰撞事故的调查发现,碰撞发生后,船长对事故的处理和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航海》2008,(2):18-18
2007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893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30%;新承接船舶订单9845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132%;手持船舶订单15889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131%。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的23%、42%和33%,比上年分别提高了4个、12个和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世界第三大造船同的地位,仅次于韩国和日本,但与前两名的差距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海运市场、船舶需求量、船舶更新量、拆船量以及造船能力等方面,分析了1995~2005年间国际船舶市场的形势。鉴于世界造船能力过剩,且过剩扩大化趋势已成定局,如果供求关系不加以调整,则2000年或以后的国际船舶市场将可能趋于萧条。  相似文献   

13.
船舶辅机前沿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辅机是重要的船舶配套设备。我国的船舶辅机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针对我国船舶辅机专业中基础相对较好、市场需求前景大、国外重点发展的产品,选出了典型项目,列出了研发内容和关键技术,以有利于攻克核心技术,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品牌产品。  相似文献   

14.
王炜 《水运管理》2004,(6):21-23
船舶优先权的转移,是船舶优先权权利主体(船舶优先权人)的变更。法律一般认为这种转移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转让,即船舶优先权人把船舶优先权的权益转让给第三人;二是代位,即第三人为船方清偿债务后,获得了原船舶优先权人所有的各种担保和利益,可代位其向船方行使船舶优先权。尽管一些国家在船舶优先权转移的问题上采取了一定的保留态度,但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海商法和一些国际公约的立法实践来看,船舶优先权的转移还是得到承认和支持的。  相似文献   

15.
世界范围内集装箱运输的迅猛发展,使运输量和集装箱船舶的能力增长很快。到2015年,世界港口吞吐量估计将会从2.65亿。TEU增加到5.27~6.20亿TEU。集装箱船队已经出现了8000TEU的载箱量船舶。据说,这个规模的船舶在船台上和订单在手的有500多艘,有的船公司已经在订购  相似文献   

16.
樊育中 《中国水运》2006,(11):38-39
我国造船产量已经连续10年跻身世界第三位,但我国船舶设备配套率平均仅为40%,因此,有人戏称中国造船为”船壳工业”。9月24日,在南通举行的2006年世界船舶及配套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如何打破这一瓶颈,建设全球化服务网络,促进中国船舶配套产业良性发展,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相关会议     
《船舶工程》2008,30(4)
2008-2009国外船舶展会组团资讯 随着世界造船、航运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国内众多船舶设备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舞台,重点参与国外船舶展会是企业打开国际销售,宣传展示自我形象的良好渠道。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02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手持船舶订单1921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2%;新承接船舶订单3664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 按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中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26%、39%和34%。目前,我国船舶出口已占造船总量的80%以上,船舶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排名前列的船舶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船舶工业的飞速发展和船舶交通运输业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船舶设备结构不断调整,电气系统在船舶结构中的地位相当突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李积轩 《机电设备》2006,23(6):I0001-I0001,1
1,669个参展商,25欧元的门票 2006年9月26日至9月29日,第22届德国汉堡国际船舶展览会在德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世界五大集装箱港口城市汉堡举行。德国汉堡国际船舶展览会始于1963年,每两年一届,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船舶领域专业性展览会。尽管参观这次展览会的专业观众还需要收取每人25欧元的门票,但参观者还是络绎不绝,为期四天的第22届备国汉堡国际船舶展览会吸引了来自世界50个国家的1,669个参展商和来自100多个国家的45,000名专业观众参加这届海事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