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对微观(路段和交叉口)环境交通容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机动车尾气扩散箱型模式建立路段环境交通容量计算模型。考虑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保证路段的通行能力,本文主要考虑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并得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最后对北京某路段环境交通容量进行初步计算分析。该模型的提出可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关于路段环境交通容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机动车尾气扩散箱型模式建立路段环境交通容量计算模型.考虑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保证路段的通行能力,主要通过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并得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最后对北京莱路段环境交通容量进行初步计算分析.该模型的提出可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别建立了考虑能源消耗与拥挤收费的小汽车广义出行费用及考虑舒适性消耗的 公共汽车广义出行费用,构建了由这两种交通出行方式组成的交通系统总能源消耗函数.考虑 能耗对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建立能耗目标约束下的以出行时间最小为上层目标函数 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模型以一定节能水平下的系统延误最小为目标;下层模型满足双 模式交通网络的随机用户平衡,并采用遗传算法和Frank-Wolfe 算法求解.通过算例,将道路拥 堵收费及节能目标抽象化后代入模型,探讨了道路收费前后交通能耗变化及在不同的节能目 标情况下,道路拥堵收费的节能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在交通需求量较大时,实施道路拥挤收费 有利于减少交通能耗,当节能目标小于25%且同时采取道路收费时,路网出行时间都会相应 减少.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公路网路线布局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对节点重要度、路段重要度及网络重要度模型分别进行了改进. 改进模型综合考虑了节点的社会经济情况及路网交通需求在各节点之间的空间分布情况,将节点的客、货运输量作为确定节点重要度的重要指标,同时将节点之间的OD交换量、路段长度以及与两节点直接连通的节点个数作为确定路段重要度的变量,并将改进的重要度模型引入目标函数当中,建立一种适用于国家级干线公路网的组合优化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对所建立的组合优化模型进行求解. 基于东北地区高速公路网规划案例进行的仿真试验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可以为公路网规划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区域路网交通状态判别的准确性,需要考虑不同路段、交叉口对路网交通整体运行状态影响作用的差异性。通过构建路网结构模型,建立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状态模型,根据路网中各路段间拓扑结构关系,建立路网交通状态矩阵,用它来表示路网时空状态信息;考虑路网元素在路网中的道路等级以及影响作用的重要程度,建立路段和交叉口的权重系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反映区域路网交通状态指数的综合判别模型,确定路网交通状态级别。通过对区域路网的仿真,以平均行程速度为评价指标对路网交通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对区域交通拥堵状态判别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大型活动的举办往往给举办地点周边的交通系统带来巨大压力,有必要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大型活动期间对举办地点周边道路产生交通影响的分析方法;选用不同路段在不同时刻的速度比系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来反映大型活动期间主要交通集散方向上不同路段在不同时间上的运行状态;利用时间影响因素向量与距离影响因素向量描述大型活动期间在时间上和距离上对路段的交通影响程度.建立了求解影响因素向量的目标函数模型.并对北京一次大型活动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对路段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方面进行承载容量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微观(路段和交叉口)环境交通容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机动车尾气扩散箱型模式建立了路段环境交通容量计算模型;并利用正交枚举法对路段环境交通容量进行求解。该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提出可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交通枢纽是道路网络的重要节点,其对道路网络上交通影响不能忽略.文中探讨了无现状OD情形下的各种类型交通枢纽分布预测问题,把运输费用(时间)最小作为目标函数,以交通小区发生量和交通枢纽容量为约束,建立了线性规划预测模型,并对交通小区与枢纽间的特定联系在分布预测中如何考虑进行了探论.实例研究证明该模型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疏解城市干道交通压力,优化与实施单行交通组织是充分发挥微循环交通网络效率的重要手段。从降低干道及微循环道路饱和度的目标出发,考虑最大期望饱和度的限制要求,建立了单行交通组织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的决策变量为支线路段的单向行车组织方案,优化目标为最小化干道路段平均饱和度和最小化干道路段饱和度超限量;下层规划在干道路段能力、支路路段能力和饱和度的限制下进行平衡配流。提出了相应的遗传算法,并通过案例对比分析了单行交通组织优化前后干道及微循环道路上的交通状况,验证了微循环道路网单行交通组织优化的效果。该模型可应用在微循环交通网络中的单行交通组织,为单行交通组织提供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依据道路网络系统总阻抗最小的目标构建上层模型的目标函数,下层模型采用固定需求的UE平衡模型,建立了同时考虑噪声污染控制、路段饱和度和投资费用的多约束条件下的双层模型。采用枚举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在用户平衡的基础上,模型可以反映实际道路网络的规划目标和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缓解车辆尾气排放对出行者造成的影响,为交通规划与管理部门提供一种新的规划思路,从交通管理者的角度,以出行者为研究对象,集成高斯扩散模型,建立了考虑尾气污染暴露的系统网络优化模型.利用Matlab和MINOS对非线性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以牺牲系统小部分行驶时间为代价(+10.45%),有效地降低路网中的尾气污染暴露(-41.13%).通过分析比较,系统行驶时间与系统尾气污染暴露之间存在Pareto优化,即决策者可根据规划目的权衡缓解交通拥堵与减少尾气暴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公路线源污染物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全国范围内选取的三座公路隧道内,通过大量采样和分析过往隧道机动车排气产生的污染物浓度和在实验室底盘测功机上模拟测试中国代表性机动力单车污染物排放特性相结合,研究确定出中国机动车在公路行驶状况下CO,NOx和HC的排放因子。根据实测数据用线性优化的方法求得了分类机动力(轻型车,中型车,重型车和摩托车)污染物排放因子,提出了公路线源机动车CO,NOx和HC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及其各参数的取值。用某高速公路两侧实测的NOx浓度,气象条件和交通量对建立的公路线源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强度公式验证分析,表明有良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考虑铁路运输规模折扣的集装箱公路直运与经陆港公铁联运的均衡定价问题,选用包含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碳排放成本的集装箱公路直运与公-铁联运广义费用函数,构建上层以承运人利润最大化,下层以托运人广义费用最小化为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结合算例采用基于灵敏度的启发式算法求解,并对托运人效用敏感权重系数进行敏感度分析,验证模型有效性。研究发现:公路和多式联运的价格博弈会促使双方运价下降;铁路运输规模折扣可以使多式联运通过降低运价提高货运分担率和利润,减少广义运输费用和碳排放;20%的铁路运输折扣可以使多式联运分担率从 29.44%增长至 45.37%,利润增加 14.20%,使所有集装箱运输广义费用下降 2.71%,碳排放减少16.70%;铁路直达海港可以使经陆港多式联运的货物分担率上升13.82%,利润上升33.27%,使所有集装箱运输广义费用下降4.24%,碳排放减少14.16%;托运人运输服务偏好会影响陆港的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交通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越来越受到国内各城市的广泛关注.控制温室 气体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的关键是找到排放的源头并进行科学量化,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 政策措施.鉴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发布全国性的交通排放评估方法,本文基于欧洲道路排放 因子模型并结合北京实际的道路交通运行工况和车辆结构数据,采用自下而上的建模方 法,利用车型分类、交通状态、工况单元和活动水平进行模型的数据划分,使用平均速度 (V)、行驶过程中停车时间比例(SP)和相对正加速度(RPA)三个特征值作为描述工况单 元的统计特征参数,借用计算机仿真构建了本地化的交通排放因子库,并在此基础上开 发了基于交通活动水平的交通排放测算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建立北京市的交通能源消 耗、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物排清单,而且能够与宏观交通模型无缝衔接,评估不同的交通 政策对交通减排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拥堵是导致城市交通碳排放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分析影响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关键因素,收集现有碳排放因子,开展车辆排放测试,建立不同道路类型和服务水平的城市交通碳排放因子数据库. 对ASIF 方法进行改进,基于城市交通拥堵的分类方法,提出中观尺度的城市交通缓堵减排效益评估方法和模型. 以成都市为例,开展城市调研、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型运算,评估成都全年城市交通的碳排放总量,其中,交通拥堵的碳排放占48.2%. 设置4种正向减排发展情景和3种反向恶化发展情景,分析不同情景下的碳排放效果.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dentify the critical road sections and intersections in a road network which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normal transport functions of the road network and to optimize the road network structure by reducing its vulnerability. In this paper, the framework of road network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measurement and improvement model is proposed. The network efficiency model is used to define road network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Shanghai freeway network is analyzed based on this model. We find that using this model the critical components of the road network can be identified. Two methods which are increasing connections and rewiring are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road network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and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reduce the network vulnerability. The measurement method that we put forward for structure vulnerability is useful and important to optimize road network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城市干道网络通行能力仿真系统的设计思想与目标,分析了其开发平台以及系统的总体结构;根据系统功能需求和数据需求分析,利用ArcGIS进行系统的数据库模型设计和功能设计,并对系统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介绍;以重庆市主城区某一区域道路网(或某一快速路)为例,进行路网通行能力仿真。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dentify the critical road sections and intersections in a road network which have great inffuence on the normal transport functions of the road network and to optimize the road network structure by reducing its vulnerability. In this paper,the framework of road network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measurement and improvement model is proposed. The network effciency model is used to define road network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Shanghai freeway network is analyzed based on this model. We find that using this model the critical components of the road network can be identified. Two methods which are increasing connections and rewiring are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road network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and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reduce the network vulnerability. The measurement method that we put forward for structure vulnerability is useful and important to optimize road network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在城市交通运行管理中,通常难以实现同时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排放的目标.实施道路拥堵收费方案可以有效地管理用户的出行需求,从而减缓交通拥堵,但未必能减少尾气总排放.本文面向多用户类,分别包括不同时间价值的用户(多时间价值用户)和不同车型的用户(多车型用户),通过建立同时考虑拥堵和排放的双目标优化模型,证明多用户类无论基于时间成本准则或者费用成本准则选择路径,都存在一种有效的道路收费方案使帕累托有效流达到用户均衡的状态,实现同时减缓交通拥堵和降低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雾天高速公路安全车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速公路雾天低能见度及路面附着系数减小的情况,进行安全车速研究。根据跟车状态下停车过程及标志视认相关方法,分别进行基于停车视距模型(包括AASHT0停车视距模型和NCHRP停车视距模型)和基于交通标志认知距离的安全车速计算。以湖北黄黄高速公路为例,综合3种模型条件下安全车速,最终得出雾天气候下的交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