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针对船舶备件保障效益评价指标存在的多样性和影响程度不同的特点,通过对备件保障效益的分析,建立了备件保障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指标权重和备件保障效益评价,形成了一套基于AHP-Fuzzy的船舶备件保障效益评价模型。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对评价船舶备件保障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武器装备每年都有大量的器件失效、损坏,为保障战备需要,必须有足够多的备件供更换.而备件备份得是否合理将会影响到武器装备担负战备的能力.因此,备件的库存量对武器装备的训练或作战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备件的短缺风险能很好的衡量库存满足需求的能力,进而可以反应出武器装备执行任务的能力,因而选取备件短缺风险作为衡量武器装备任务成功与否的指标是合理的.考虑任务执行过程中动态因素,根据更新过程理论,建立了可修备件和不可修备件的短缺风险模型及短缺风险与使用可用度关系模型;然后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增加备件库存量可以减小备件的短缺风险,提高装备的使用可用度.  相似文献   

3.
侧重于解决舰船多级库存备件计算的两个问题:其一,为解决多级库存的备件保障率(P)和平均保障延误时间(MLDT)递推和递归计算问题,编制基于图形界面的仿真计算程序,为装备供应机构提供一个方便且实用的计算工具;其二,提出基于多种影响因素的备件品种综合评价模型,解决指定供应级别中满足给定保障率的库存备件品种的定量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4.
分析传统保障性评价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任务的使用可用度、战备完好率及任务成功率3个评价指标,建立相应的仿真统计模型。以使用任务、系统结构、维修保障过程分析为基础,引用离散事件、蒙特卡洛等理论建立一种基于任务的保障性评价仿真原理。通过一个实例对导弹武器系统的维修保障仿真试验进行分析,得出了导弹武器系统的执行任务能力和保障能力评价参数。仿真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可为使用、维修保障部门评价装备的任务成功性和战备完好性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5.
辜健  于虎  陈国卫  乔三保 《舰船电子工程》2013,33(1):118-119,127
保障经费是影响装备使用可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有限的保障经费下,要使装备具有最大的使用可用度,建立备件供应保障的优化模型尤为重要。根据装备维修作业体系目前由基层级、中继级和基地级三级构成,装备实行三级维修和备件供应保障,建立了一个以保障经费为约束条件的装备可用度最优化模型,最终获取了一个最优的三级备件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国修船》2019,(5):28-32
文章针对船舶维修备件供应调度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两级保障下维修备件供应调度优化策略;为解决基地级备件供应调度路径不合理和基层级装备维修效率低的问题,引入软时间窗的概念,建立了带软时间窗的两级保障下船舶维修备件供应路径优化模型;通过设计优化算法中的算子来改善遗传算法的局限性,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并将算法运用到问题的求解当中;运用MATLAB编程求解目标函数,并用相关案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为船舶维修备件供应调度路径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修船》2016,(5):44-46
海军舰船器材的保障关系着海军舰船装备的战斗力和生命力,是舰船装备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构建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海军舰船器材保障模型,运用实例仿真对模型的性能进行分析评价,验证了应用3D打印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3D打印技术的舰船器材携带量减少,供应时间减少,品种满足率、数量满足率大幅提高,器材保障能力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8.
航材管理部门必须储备相应的备件,用来保障训练飞行所需,因此做好库存的优化,直接影响到航材保障效益。分析实时送修策略下备件保障过程特点,构建以保障费用为约束,系统平均备件保障概率为目标函数的模型。并利用边际效应方法对备件库存优化流程进行描述,修改备件初始库存量。最后利用实例,对模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和检验。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引进装备备件的保障效能,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备件多级优化配置方法.采用该方法建立备件配置动态规划模型,并利用最优化原理实现备件的多级优化配置,使有限的备件发挥最大的保障效能.通过一个实例给出应用该方法建模的过程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对系统保障影响最大的是系统设计的早期阶段,在决策要提供的保障类型和范围时,就要提出系统的保障性指标.因此,在系统方案设计和论证阶段把后勤保障作为主要因素考虑是保障性设计工作必须的环节.针对舰炮典型任务剖面RMS参数建立系统模型,从系统建模方面对某型舰炮保障性参数仿真模型进行了研究,结合Simprocess装备保障仿真平台的特点和应用,给出了该型舰炮保障性参数——备件数量的仿真评价模型与算法,并对仿真实验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为该舰炮开展保障性设计,实现保障性目标要求提供了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船用核动力装置的维修保障工作的特点和评估方法,对维修保障能力评价指标、评价集、权重的确定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维修能力评估模型。重点研究了定性指标隶属度函数和指标隶属度的计算方法,采用高斯模糊分布作为定量指标隶属函数,解决了传统的状态评估方法难以表现评估状态连续性变化的缺陷。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战储备件品种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储备件品种的确定影响因素众多。根据战储航材备件的特点,考虑建模过程的系统全面性、简明科学性、相对独立性及灵活可操作性,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建立了备件品种确定的两层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备件品种的评判分级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战储航材备件配置效果进行评判,通过平时的周转备件配置效果及专家经验可以知道,使用该方法的评判结果对战储备件品种确定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提出采用仿真技术评估船舶使用与维修保障能力.构建设备使用与维修保障软件框架,建立船舶综合保障过程仿真及指标评估流程,分析仿真的实现步骤,设计部分关键数据表.用实例来描述保障能力评估仿真软件的应用,并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寿命分布的备件需求计算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和威布尔分布的寿命分布类型,对航海装备的一些维修备件进行分类,并提出了在满足备件保障度下这三种寿命分布类型备件的需求计算模型,对一些备件需求预测实例进行了预测计算。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飞机存在的地面电源与飞机对接状态下瞬间断电和起动完成后由航空地面电源向机上电源供电转换时的超差断电问题,结合智能控制理论,最大限度采用成熟技术和利用可靠装备,进行基于不中断供电技术的航空地面电源改进方案研究。本文拟在对飞机电源系统、航空地面电源及飞机地面电源向机上电网供电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和分析问题成因及机理,针对性强地提出现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航空地面电源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杜保  赵修平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1):134-136
在装备研制方案探索的早期决策阶段,已获得的评价指标很难全部具体量化,已量化的指标又具有不同的量纲,这给装备研制方案的评价和优选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运用集对分析理论,建立了基于集对同一度的装备研制方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仿真。建模过程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克服上述困难;建立的模型计算过程层次清晰,可操作性强;模型能充分利用研制方案的评价指标信息,评价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7.
聂贻韬  高心军 《船电技术》2021,41(10):41-44
本文运用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对武器装备使用状态建立了马氏链模型,分别以装备长期稳定后出现有故障无备件的概率和稳态情形时处在正常工作状态的概率,作为指标来评价备件方案和使用可用度.该方法为科学合理地确定备件池的备件种类和数量、优化备件申领时间等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舰船维修系统能力评估问题,定义了舰船装备保障计划,构造了维修系统实体模型,抽象了维修网络计划图,确立计划优化的目标和能力评价的指标,提出基地、工厂两层仿真模型及仿真调度规则。实验结果证明模型有效、调度规则有效。  相似文献   

19.
基于EXTEND的鱼雷技术准备过程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准备过程是制约鱼雷装备战斗能力生成的主要因素。文章在分析鱼雷技术准备保障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应用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以EXTEND软件为仿真平台建立了鱼雷技术准备保障过程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得到各保障环节平均排队长度等仿真统计结果,进而分析找到关键环节进行改进。最后,以某型鱼雷装备为实例,表明该方法对科学分配保障资源、提高技术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赵晶  刘静  王君珺 《舰船电子工程》2014,(2):119-120,161
维修备件的库存控制是影响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备件库存控制重要性前提下,建立了备件库存控制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备件存储策略,这对做好维修备件贮存保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