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乐 《水运工程》2016,(1):48-51
长江航道要素感知系统是“智能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布设航道要素感知设备,对船舶安全航行、航道资源有效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分析长江航道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航环境对航道要素感知设备布设技术的影响。利用层次分析法,完成了布设评判数学模型。总结归纳了长江航道要素感知设备布设选址规则,可为更加高效地使用航道要素感知设备、提升航道利用率提供指导性建议,从而优化航道要素感知设备的布设方案,提高航道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长江干线航道要素感知设备种类多、布设技术要求不统一的问题,在已有工程经验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水位、航标、能见度等四种典型航道要素感知设备布设技术要求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提出了典型航道要素感知设备的布设原则,明确了布设选址、布设间距和设备选型等技术要求,为规范长江干线航道要素感知设备布设,提升感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航道信息化工程建设成效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阐述长三角地区内河航道网交通量连续式观测点和间歇式观测点的布设原则;在分析对观测点布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提出内河航道交通量观测点布设方案的一种多目标、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江苏省内河航道网交通量观测点布设方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随着长江航道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波束测深系统已在长江航道测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结合多波束系统的测量要求与长江航道特点,提出了基于先验水深图的多波束系统测线布设方法。并以EM2040C多波束系统应用,经过试验验证,证明所提出的测线布设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航道的标示,航标配布目前仍以传统方法为主。本文在对航标配布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长江干线航道的航标配布模型,重点关注航标的布设水深、布设宽度和布设间距。并以戴家洲直港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航标优化配布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4月13至14日,长江南京航道处成功为南京长江五桥施工期工程建设布设新航道,将施工水域附近航道调整为上下行双向航道和小型船舶上行单向航道,增加、调整航道标志设置共计15座次,为南京长江五桥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此次航道布设的工作量大、工作环境复杂、工作要求精度高。4月13至14日,该处领导班子及技术人员分赴工作船舶全程靠前指挥,三艘航标船舶分别连续工作近20小时,新设Φ3050浮  相似文献   

7.
李峰  曾乐  刘斌  蔡昊  施勤  林治家  郝江凌 《水运工程》2023,(11):173-179
为了进一步改善长江下游重点航段的航标布设方案和航路航法,完善通航环境,探索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辅助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虚拟航标布设优化的方法,并以密集港区临港侧航道、深水复合航道和主航道到港口“最后一公里”航道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电子航道图,针对船舶交通流的船舶轨迹回放、碰撞危险度分析、船舶轨迹线分析、航道门线分析和船舶航标间距分析等方法能够以可视化的手段有效地找到航标布设方案的薄弱位置,为AIS虚拟航标的增设优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河段航道和船舶航行条件,分析口岸直水道三益桥段河床演变及历年来航道航标维护情况,提出现有航标布设存在设标间距过大、部分航标被打频繁、航道与锚地距离过近、锚地右侧水域未充分利用等问题,根据河道航行条件和船舶航行习惯,提出航标布设优化方案。该方案与现行航道维护尺度相适应,对保障航道安全畅通、提高船舶航行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第二松花江黄茂屯至陶赖昭段航道整治工程的实际,对航道疏浚、整治建筑物的布设、滩险整治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施工期间工程河段航道维护提出了技术要求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现在,南槽航道标志按可用安全水域中心线布设而南支下段航标志明显不足,为适应航运事业飞速发展和充分发挥航标的助航效能必须重新配布现有标志。本文提出下列建议:加密布设航标;减小航标间距;改用侧面标为主的等叉布设等。这样可以拓宽航道,增加航道水深,减少转向次数,充分使用航道水域,不仅得益于船舶航行和避让操纵,而且可使大小船舶分道航行,显然这对改善水上航行安全和航行秩序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段原昌 《水道港口》2018,(1):119-124
针对长江山区航道通航环境复杂船舶安全航行压力大,建立了基于移动平均法的航道水位预测模型,拟定了能见度传感器布设方案并形成了信息采集软件,解决了控制河段通航环境信息采集技术问题;同时建立了基于电子航道图的长江上游山区航道助航集成服务平台,实现了山区航道安全航行与可视距离预警以及控制河段通行指挥指挥等功能,为长江山区航道通航服务水平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采用GPS建立全省航道C级控制网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全省航道C级GPs控制网中框架网、C级网的布设方案和数据处理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3.
李秉泉 《天津航海》2010,(3):41-42,61
文章综合分析了各类影响航标抛设定位的因素,阐述了现役大型航标船利用DGPS为港口航道抛设活节式灯标的布设过程,并对布设过程中提高定位精度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重庆港忠县港区一期工程,对施工区域的位置、前沿线等进行分析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长江干线通航标准》等法律法规要求,开展了航道布设、航标配布方案,提出了航道维护与通航安全保障措施,解决码头施工影响区域施工与通航的矛盾,保障航道的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天津港复式航道建设、航标设计方案以及航标布设、验收和再调整情况,并通过AIS船舶流量统计、航标用户意见反馈和船舶交通事故分析,得出天津港复式航道航标配布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长江航道浅区测量问题,对比单波束与多波束测量在长江航道浅区测量的区别,分析两者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分别用两种测量方法进行了外业数据采集,得到浅区测量数据,综合两者数据并进行统一分析,找准浅包位置,为航道布设和航道疏浚提供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长江上游水运业的迅速发展,航道维护及管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为改善河段航道和船舶航行条件,分析母猪碛控制河段船舶河床演变及航道航标维护情况,结合船舶航行特点,提出航标布设优化方案。该方案与现行航道维护尺度相适应,对保障航道安全畅通、提高船舶航行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是为彻底改善长江口航道通航能力而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GPS在长江口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首级GPS控制网的布设、施工船舶定位与监控系统及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条帚门航道是宁波舟山港的一条重要海上咽喉要道,这条航道的顺利开通将提高宁波舟山港的通航效率和通航安全性。同时,如何完善条帚门航道的航标布设,也关系到条帚门航道通航潜力能否被充分挖掘。本文作者根据目前航道实际条件以及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三峡库区航道的情况,对川江及三峡库区航行船舶的类型及航道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出:三峡库区实施定线制是可行的。对航道维护尺度进行了计算校核,目前航道维护尺度标准基本满足现有在川江航行船舶尺度要求。同时介绍了在三峡库区实施定线制航路改革后,由于部分航段未实施炸礁整治,目前汛期不能实现左右分边航行的原因,探讨了航标实行双侧连续配布后,航标等其他航道维护设施布设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