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面临玻璃钢船舶主尺度逐渐增大的必然趋势和针对目前惯用一次成型方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玻璃钢船体分片成型的工艺过程和实践经验,并对更大尺度的玻璃钢船舶采用分段成型的建造工艺作了技术探讨。可供玻璃钢船舶生产厂及其它大型玻璃钢制品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2.
袁琪 《江苏船舶》2013,30(3):7-8,28
着重介绍了玻璃钢船舶建造成型新工艺——树脂真空导入法工艺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并与传统的手工糊制工艺作了比较,最后得出该工艺实际操作可行度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玻璃钢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发以来,一直采用手糊成型工艺,这是由于船艇相对于其它玻璃钢制品来说,尺度较大,造型也较复杂,不适用于模压等机械成型方法。手糊法虽说比较原始,作业人员劳动  相似文献   

4.
梁华军 《造船技术》1991,(12):20-24
本文对玻璃钢船舶的模具建造、船体成型,及国内外的建造工艺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对其改进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玻璃钢用作船体材料已有三十多年历史。我国曾建造了各种类型的船舶,比较大的客船有:安徽22m客船(1970年7月),40客位玻璃钢气垫船(1981年11月等,最大的是39m玻璃钢扫雷舰(1974年),在当时它是世界上仅次于威尔顿号扫雷舰的大型玻璃钢船。船舶标准化委员会于1981年颁布了CB/Z 180—80“船用玻璃钢制品手糊成型工艺”标准,它提出了:五个常用聚酯树脂的牌号和三种环氧树脂的牌号;常用的助剂包括引发剂、  相似文献   

6.
小型滚塑船艇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描述了滚塑成型技术以及该技术的原理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玻璃钢、合金钢以及塑料等造船材料的特点以及优势和应用前景,讨论了将滚塑成型技术应用于小型游艇建造的可行性以及应用前景、社会经济效益,并指出了这种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认为,滚塑成型技术在小型船舶行业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我国采用玻璃钢造船已有很大的发展,建成了多种类型的玻璃钢船舶,由于玻璃钢具有较多的优良性能,如比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绝缘性好等特点。因此,在造船工业中已被逐步推广和应用。我厂设计与建造的玻璃钢船类型颇多,有带操舟机的小艇、国外游船、40至70客位游船、渔船、水翼船、气垫船等船舶。本文侧重就玻璃钢船上的电气安装工艺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工艺研究所承研的微控玻璃缠绕机及缠绕工艺课题于日前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的研究总结报告,以及玻璃钢缠绕机性能测试小组的测试报告,玻璃钢缠绕机用户单位、制品用户单位代表的情况介绍,参观了在宜兴市玻璃化工设备厂的微控玻璃钢缠绕机。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玻璃钢建造的差距,指出了改进工艺、提高船舶外观质量、降低成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玻璃钢比重轻、强度大,但弹性模数较低。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材料之特长,尽力在结构形式方面采取措施以克服其短处,做到“材尽其能”,这对减轻船体重量和降低船体的建造价格有很重要的意义。船舶主体用玻璃钢结构往往碰到强度有余、刚度不足的情况。因而有必要从理论上来分析玻璃钢船体强度和刚度关系,以便在船舶的初步设计阶段(在选择船舶主要尺度、增强塑料的材料品种和船体结构形式等时)就能考虑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FRP艇艇体现有的两种主流成型工艺进行了分析:手糊成型工艺;真空芯材导流工艺。提出了分段成型工艺的初步构思,以充分利用这两种成型工艺的优点。最后,对游艇分段设计的接缝形式、接缝位置、连接方式进行探讨,并提出分段连接力学分析有限元模型的思路,以缩短玻璃钢游艇的建造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玻璃钢船艇手糊成型工艺是否落后及船体壳板应否采用国外-毡-布结构等问题提出了分析意见。并对如何提高玻璃钢船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166客位玻璃钢高速客船的研制情况,重点探讨了该船关键技术:船型及船舶主尺度的选取;线型、船体材料的选用;船体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及主要机电设备的配置。同时,给出了实船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4.
船体曲板加工成型是船舶建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热成型仍然是大型商用船舶船体曲板加工的主流工艺手段。对船体曲板热成型工艺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国内外学者在船体曲板热成型工艺的成型过程、热源方式、温度场变形场分析、火路布置决策和板材测量等方面作了详尽的研究。但在加热参数与温度场和变形场控制方面仍不够全面细致,在热成型装备自动化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可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1958年建成第一条玻璃钢船以来,璃玻钢造船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现已能建造近40米长的大型玻璃钢船,至今约有数千艘各类玻璃钢艇付诸实际使用。除某些特种艇只采用夹层结构形式外,船舶结构都采用龙骨式加强筋加强,船壳外板所用材料主要为无捻粗纱布增强的聚酯玻璃钢。从建造工艺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玻璃钢渔业船舶制造技术(模具的制造、玻璃钢原材料的选用、船体及上层建筑的制造及注意事项)和玻璃钢渔业船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永斌 《江苏船舶》2006,23(4):41-42
玻璃钢船舶的船体结构及其损坏特点,不同于常规钢质船舶。本文结合一起海损船舶的修复实例,介绍玻璃钢船舶的修理方案,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玻璃钢(FRP)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功能优势,已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本文介绍了玻璃钢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在船舶行业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船用玻璃钢标准现状,并提出了有关船舶标准化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玻璃钢船艇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绩显著,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建造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玻璃钢船艇设计至今仍存在一些误区,现实中由于设计不当而造成的船舶状态不佳、阻力偏大、结构易损等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对于特定功能的船艇在选型和设计时要慎之又慎,而对于一些基本的玻璃钢船艇特征的认识更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工艺研究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研究的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已经通过评审。以船上广泛应用的复合材料——缠绕型玻璃钢制品为对象,进行了超声波、激光全息、热扫描红外三种无损检测新技术的研究。这三种检测方法都具有非接触、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以用于玻璃钢产品的质量检测。超声波无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