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研究目的:针对天津站交通枢纽是集城际铁路、普速铁路、轨道交通、公交、出租和其它交通方式于一身的超大型综合枢纽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阐明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总的设计思路特点,给相关枢纽项目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研究结果:通过对天津站交通枢纽区域客流预测、规模控制、地理及其功能定位、换乘及交通组织流线、工期安排等众多方面的统筹考虑与规划,使得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更趋向于功能的集中性,枢纽的设计更具有便捷性、高效性、经济性、社会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城际铁路是长株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骨架线路和核心部分,主要承担着长沙至株洲、湘潭间城际客流运输并兼顾主城区城市轨道交通功能。结合既有及规划的铁路客运设施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从既有及规划铁路资源利用、城际铁路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等方面,研究4个引入长沙铁路枢纽研究方案。通过对吸引客流能力、工程可实施性、与其他线路衔接情况、点线能力和工程投资等因素分析,建议长株潭城际铁路引入长沙铁路枢纽采用引入长沙站方案。  相似文献   

3.
市域快速铁路蓟县至大港段规划建设技术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是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市域南北交通网络布局较为薄弱。随着天津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速,迫切需要加快南北交通布局及建设;参照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市域快速铁路的发展模式,结合天津市的轨道交通、城际网的规划以及本线自身的特点,初步总结出了市域快速铁路的规划建设标准为设计速度200 km/h的双线城际铁路。  相似文献   

4.
《世界轨道交通》2013,(9):56-56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上海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重要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6.26平方公里,紧密融合了高速铁路、磁悬浮、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民用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的集中换乘功能,整个交通枢纽集散客流量可达48万人次,日。该项目不仅在2010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承担重要的交通功能,而且将在未来的城际交通中扮演着枢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杭州市铁路枢纽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综合交通背景下近现代铁路对杭州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阐述了铁路枢纽对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及发展趋势。铁路枢纽的规划建设应结合城市整体开发,并需要铁路部门及地方政府双方面的支持。枢纽的选址应有利于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必须建立起统一协调机制才能保障综合交通枢纽的一体化开发。通过铁路枢纽自身的发展、铁路枢纽与城市空间布局的新一轮整合、依托铁路枢纽的高效用地开发,铁路将给城市带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布局谈北京枢纽新客运站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城际铁路已开通运营,京沪高速铁路、京石客运专线正在建设中,京沈、京唐、京张等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将相继开工。诸多客运专线铁路引入枢纽,既有北京枢纽客运站能力将不足,需研究北京枢纽新客运站规划选址。北京枢纽新客运站规划应结合城市规划和发展布局,克服北京枢纽客运站南重北轻的不足,在北京市城区东北部区域进行规划选址,以达到城市综合交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标 《都市快轨交通》2011,24(6):23--28
天津站交通枢纽由天津城市轨道交通2、3、9号线的地下段,京津城际铁路和国铁交汇组成,具有工程结构复杂、客流量大且交叉明显等特点.从枢纽的工程设计、客流预测、流线特征分析等入手,阐述天津站枢纽的客运组织特点、原则、要求和具体措施,提出完善枢纽导向系统、构建一体化枢纽运营管理模式及与周边协调发展的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8.
建成后的宝鸡南站将成为以铁路客运为中心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通过宝鸡南站铁路综合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的设计实践,对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设施规划布局及与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方案进行分析,结合站型旅客流线特点及周边用地条件进行分析,统筹站区道路系统规划、各种交通设施布局规划、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及换乘设计,使以铁路客运为中心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发挥最大的综合效能,为铁路综合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的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流线组织、换乘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深惠城际前保至坪地段沿线土地资源紧缺、环境保护要求高、征拆难度大、综合开发需求旺盛的特点,深入研究深惠城际线路走向与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城市组团分布、与其他交通方式接驳、城市现状和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关系,贯彻“规划选线、环保选线、征拆选线、综合开发选线”的理念,围绕吸引客流强度、交通枢纽分布、地块切割影响、征地拆迁难度、环境保护要求、综合开发条件、地形地质条件、工程实施难度等因素,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前保至坪地段的宏观和局部走向方案进行研究,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和线路敷设方式,实现城际铁路“进城市、进中心、进枢纽”的功能,以带动区域格局重构、产业升级、交通提速、环境提升,提高城际铁路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铁路上海西站枢纽的最新规划方案,在充分虑上海西站改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成及上海西站南广场地块开发的背景下,从地下和地上空利用、设施布局、交通组织等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上海西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的一体化规划设计方案.其设计理是: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各种交通方式之间无缝衔接、复合同发展的铁路车站站前广场.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经济区城际铁路线网规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从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满足运输需求、加快现代化进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论述了建设"长三角"城际铁路的必要性.对区域客运量作了初步预测,并提出了"长三角"经济区城际铁路线网构架及分期实施意见.建议尽快进行更全面系统的规划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蓟县至大港市域快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需要。而目前尚未形成适用市域铁路系统的标准和规范。根据蓟县至大港市域铁路功能定位和客流特点,提出可能的速度目标值方案;对不同速度目标值方案结合规划、总体布局、站间距、运行时分、工程投资等多方面分析,实现工程的综合效益最优,提出适宜本项目的速度目标值。  相似文献   

13.
城际铁路新建客运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城际铁路引入特大、大中城市需要新建客运站时,面临的车站站址方案选择、站型确定、站场设备布置以及站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从新建城际站的站址选择、车站布置、站区规划等角度开展研究,并以新成都站设计为例阐述相关研究内容。研究结果:提出城际铁路新建客运站的站址选择原则和方法,系统的阐述了车站布置要点,讨论了站区道路规划、交通衔接、换乘设计等站区规划问题。研究结论:城际铁路新建客运站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城市交通和铁路客运双方的需求,通过优化车站布置和站区规划实现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火车站综合枢纽城市配套交通设施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火车站综合枢纽交通设施分类的分析,将主要的交通设施分为3类,即铁路设施、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和城市内部交通设施。以城市内部交通设施为论述重点,详细阐述火车站枢纽铁路旅客车站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换乘及布局;总结并研究火车站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关系和换乘特征,重点研究公交车场和出租车场的各类规划布局形式,简要阐述火车站综合枢纽的个体交通的规划。旨在为火车站综合枢纽城市内部的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布置形式以及换乘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格尔木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功能最优化与开发收益最大化,对枢纽交通规划及综合开发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枢纽交通规划从客流预测、交通换乘、设施规模预测、设施布局、车场布置、客流组织、外部道路交通优化分析,枢纽综合开发从业态需求、业态定位、地块价值、业态布局、收益测算研究。研究表明,格尔木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在可实现交通功能最优的同时,确保综合开发盈利弥补建设运营的亏损,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浏城际铁路黄花机场至浏阳段线路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浏城际铁路由西向东贯穿湖南省枢纽机场—黄花国际机场,将黄花国际机场与长株潭城市群城际网紧密衔接在一起,黄花机场至浏阳作为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以城际客流为主、兼顾部分城市客流的城际铁路,同时也是服务于黄花机场的快速轨道交通。通过运用路网规划选线方法,局部方案比选研究,对候选方案进行评价,得到的最优方案能为黄花国际机场新增快速、便捷、舒适性好、可靠度高的轨道运输方式直通长沙市区与长株潭城市群其他地区,达到路网布局合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一核"与"两圈"之间融合、聚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的客流需求不断增长,城际铁路作为城市间出行的主要方式,客流在高峰、低谷时段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为了更加平稳有序地提供高质量服务,充分发挥票价调节供需匹配关系的作用,对城际铁路分时定价策略进行研究,构建不同时刻、不同运输方式的旅客出行广义费用函数,建立双层规划模型,优化不同时段城际铁路票价,并结合Frank-Wolfe算法和带有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双层规划模型。最后,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验证了分时定价策略可以使客流分布更加均衡,并提高铁路运输部门收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兰州至中川机场城际铁路中川机场站的设计和多方案的论证,探讨如何实现中川机场站综合交通枢纽铁路、航空、公路运输的有机衔接,旅客运输的"零换乘"和"一体化"。研究表明,综合交通枢纽的一体化是我国综合交通枢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