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昔格达地层路堑边坡稳定性物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西(西昌)攀(攀枝花)高速公路建设需要,通过对西攀高速公路沿线昔格达地层既有铁路、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的调查研究,采用物元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系统全面地总结出昔格达地层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即坡高、坡度、坡体结构、含水率、植被覆盖率、岩石性质以及坡体内结构面产状与岩层产状,然后建立物元方程,得出各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同时对昔格达地层路堑边坡按稳定性进行归类,共分稳定型、次稳定型、次不稳定型和不稳定型4种类型。通过系统论述昔格达地层边坡稳定性与边坡地形、地质条件的关系,得到了昔格达地层路堑边坡稳定性的理论判别依据和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2.
舒东利  杨建民  朱麟晨 《隧道建设》2017,37(12):1544-1549
为探明昔格达地层隧道开挖过程中初期支护背后空隙注浆的时机以及预留变形量的大小,以成昆复线铁路昔格达地层隧道为背景,采用现场实测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和初期支护的变形规律以及预留变形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昔格达地层隧道上台阶开挖后初期支护与围岩间存在初始空隙,拱顶围岩与初期支护间的差异沉降为1~2 mm,受地质、埋深及施工等因素影响,中台阶开挖较易引起隧道塌方,建议中台阶开挖前对拱部初期支护背后的空隙进行注浆回填。2)昔格达地层隧道预留变形量可根据掌子面施工揭示围岩情况调整,若施工揭示的昔格达组以页岩为主,建议预留变形量设置为24~30 mm;若施工揭示的昔格达组以砂岩为主,建议预留变形量设置为118~123 mm。  相似文献   

3.
膨胀土路堑开挖一段时间后边坡坍滑是路基施工中常见现象且与坡高、坡率无直接联系.为探求其变形破坏演化过程以便实施有效工程处治,采用FLAC对广西百隆路百色膨胀土堑坡开挖过程进行模拟,获得新开挖边坡的位移、应力、应变变化规律;通过强度折减法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随挖深增大而减小,但此时边坡是稳定的.此外采用FLAC热力学模块模拟边坡大气影响深度内的湿度场,再次分析获得经历干湿循环作用后其相应的位移、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即边坡的失稳过程.对比工程实体修建时的现场观察与数值分析结果,发现两者基本吻合,由此总结并提出开挖膨胀土堑坡坍滑的4阶段变化规律及合理实施柔性支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赣龙铁路K82~K83段膨胀土堑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萍  陈洪 《路基工程》2009,(5):125-126
结合赣龙铁路K82~K83段膨胀土堑坡,利用FLAC强度折减法,动态分析了堑坡在浸水前后各阶段的稳定性,得出在考虑风化、雨水、裂隙等综合作用下堑坡的强度衰减和膨胀力的作用是堑坡失稳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雨水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西攀路枣子林、酸水湾地段由于受昔格达东西支断裂的影响,断裂构造纵横交织,地形陡峻,岩体破碎,不良地质现象发育,针对线路通过酸水湾巨型滑坡和厚层崩坡积体和复杂断裂构造带,从地质条件上进行了多方案比选.  相似文献   

6.
昔格达组地层承载力综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昔格达组地层是西南地区覆盖在早第三系之上,成韵律互层的一套静水河湖相沉积地层。选定三个典型昔格达分布地区开展对比试验研究,进行了一系列原位土工试验,即平板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以及室内单轴抗压试验和常规土工试验,分析研究不同方法确定西南地区半成岩的昔格达组地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之间的关系,结合试验结果提出确定昔格达组地层承载力特征值的范围值,为今后工程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7.
浅谈雅攀公路昔格达地层滑坡成因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建广  孙代 《路基工程》2007,(5):175-176
以雅安至攀枝花公路昔格达地层边坡失稳为例,介绍公路工程地质环境、滑坡成因、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8.
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K107路堑边坡开挖过程中发生顺层滑坡,滑坡范围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着坡顶建筑物的安全。对该滑坡体后侧土体采用微型桩群进行临时加固,避免继续发生牵引式滑坡,危及坡顶建筑物。对滑坡体采用预应力锚索+地梁进行加固,避免边坡继续开挖时发生更深层的滑坡。坡体内地下水丰富,坡面渗水严重,在坡体内设置深层排水孔,排出坡体内的地下水。通过以上综合治理,该滑坡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坡顶建筑物的安全和公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9.
西攀路昔格达地层滑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昔格达地层具有特殊的地质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该地层中产生滑坡的密度在我国易滑地层中名列前茅。西攀路沿线广泛分布昔格达地层,通过西攀路昔格达地层基本特性的研究,对昔格达滑坡进行了分类,并对滑坡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昔格达地层公路修建技术研究》(编号:200331880055)项目,由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主持,四川攀西高速公路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四川大学参加。项目依托于西攀高速公路,该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尤其160km长路线其中90余km穿越了昔格达地层。针对昔格达地层特殊的工程性质,为了解决工程建设中路基、边坡、桥基、滑坡治理等的问题,该项目共进行了6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昔格达地层岩土工程特性、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技术、桥梁桩基承载性能和机理、抗滑桩支挡技术、昔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