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遇难船舶漂流轨迹预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观了国内外有关海上搜救以及遇难船舶漂流轨迹预测技术研究的现状。在综合考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既往的漂流轨迹预测系统里追加波浪所引起的漂流速度成分,以提高漂流轨迹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海上落水人员漂流轨迹预测精准度和海上搜救效率,在建立落水人员漂流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海上落水人员关键参数和海况等级对落水人员漂流轨迹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等级海况时落水人员关键参数中落水人员质量、海流作用面积对落水人员漂流轨迹影响较大;随着海况等级的增大,落水人员漂流轨迹方向由海流主导逐渐转向由海风主导,且海风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
快速准确地实现海上远程遇险目标的定位与跟踪是海上救援工作的重点,也是国际海上搜救领域的工作难点。通过对海上遇险漂流目标跟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问题的探讨,提出基于运动学和海洋动力学联合建模思路,以及应用新型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发具有自适应性能的漂流目标轨迹融合预测模型与跟踪方法。在总结现在海上漂流目标跟踪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研究思路,为新型漂流目标跟踪系统的研发提供有效的借鉴和众多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船舶在茫茫无际的大海航行时,有时因气候条件恶劣或船舶机器失灵而遇难,这些遇难的船迫切需要获得附近船舶的营救。为了能及时地搜索和营救遇难的船舶,需要有现代化的海上救助设备和技术。在这里介绍美国  相似文献   

5.
频闪救生灯     
黑夜里,要在茫茫的大海上搜寻遇难失踪的人员,真可谓是大海捞针一般。为此,人们研制了各种照明救生器具,以备紧急情况时的识别救援。最近,英国Strobe—Ident有限公司又生产了一种更为新颖的ST—1型频闪救生灯,这种设备不仅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海上实际应用,更具有光亮度高,保藏时间长以及抗震防腐等多方面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8月28日,一个很平常的日子。而对"津汉渔04045"渔船上的6位渔民来说,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劫"。渔船在深夜遇险,3名同胞遇难。他们有的依靠在波浪中若隐若现的沉船,焦虑地期待;有的紧抱着怀中的木板,在波涛中漂浮。风大浪险,他们的生命之舟随时都可能倾覆。经历10多个小时的海上历险,经受同胞的生离死别,正当他们身陷绝境、生还渺茫的时候,一  相似文献   

7.
1996年7、8月间和1997年6、7月间,杭州大学韩国研究所与韩国有关方面组织了两次中韩跨海竹筏漂流探险,以验证中国江南与韩国的海上交往到底始于何时。1996年的竹筏漂流遇台风未达预定目的,但考察了一千年前韩国张保皋的海上古道。1997年的竹筏漂流获得成功,从中国浙江舟山胜利到达韩国仁川,从而证明中国江南与韩国的海上交往应该始于四千年前。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上无线电通信事业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海上通信对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海岸电台共有18座。电信人员数千人,他们日日夜夜地监听着海上船舶的信息,搜捕海上船舶遇难呼救信号和播发有关海上安全的电报。广大的船舶报务员也在为船舶安全航行通信而努力工作,特别是当发生海事时,他们身负重责,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9.
刘旭东 《航海》2003,(2):17-19
一艘渔船在风暴中失去动力,随浪漂流,船上四名萨摩亚渔民只能乞求大海的怜悯。  相似文献   

10.
联邦德国一家“宇航研究和实验公司”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救生浮标,它能向遇难船只提供急紧援助。一旦有船在海上偶遇风暴而倾覆,这种救生浮标就会浮出水面,通过卫星向营救中心传送遇难船只的船名、出事时间、地点及险情。联邦德国有关部门认为,这种  相似文献   

11.
徐双华 《航海》2003,(6):37
日本海上保安厅成功地开发出一种新型海上“千里眼”——激光搜索监视装置。这种装置是从海上保安厅的巡视船和飞机上向海面照射激光,并根据反射光的差异,准确地识别人员、船只、漂流物漂移及到达目标物的距离,并能追踪目标物。还能发现被汹涌波涛淹没的漂流者,即使在暴风雨天的夜间,它也能迅速发现海上的漂流者,确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周边海域,经常发生船舶遇难事件,这不但使船舶及其载货受损,而且造成诸多人员伤亡或失踪。据统计,1992年日本周边海域共有1810艘船在海上遇难而需要救助,随之发生213人死亡或失踪。然而对这些事故的分析统计表明:在所有的造成海难原因中,观察不充分、因未注意气象等航行上的失误,发动机安装不良、货物装载不良等人为因素要占70%左右。 基于这一结果,日本海难防止协会、海上保安协  相似文献   

13.
佚名 《珠江水运》2012,(2):59-61
提起历史上最大的海难,不少人会想到“泰坦尼克”号,1912年4月15日,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豪华客轮因撞上冰山而沉没,1500余人遇难。其实,1945年1月30日,德国运输船“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被苏联潜艇击沉,9343名乘员遇难,这才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大海难。  相似文献   

14.
渔船在海上作业中,渔网在海上拖曳、围捕、漂流或定置,给航行船舶带来了麻烦,对船舶航行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对海洋渔业各种作业讯号和作业特性的了解,可以帮助航行船舶采取妥善措施,在渔船作业中避让  相似文献   

15.
在西柏林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博物馆,它以陈列数百只“瓶船”而著名。博物馆的主人为了纪念海上遇难的许多船只,雇用工匠进行仿制,放在装有清水的大瓶子里。这样,每当一般舰船遇难,就做一个模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座奇特的“瓶船”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每天取引着世界各国的航海科技人员和爱好者,络绎不绝地来这里参观。  相似文献   

16.
一部曾轰动于世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将扣人心弦的无线电报随着李白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一起走入千家万户,无论是世代撑船的还是从未见过大海的“旱鸭子”,也许都知道人类自从二十世纪初发明了莫尔斯电报通信后,曾用莫尔斯电报发送的“SOS”这个海上求救信号在惊涛骇浪中挽救起成千上万个生命。但是,常常令人沮丧的是,自那以后,无情的大海涂炭生灵的恶耗仍不绝于耳。毕竟任何  相似文献   

17.
以增强海上遇险搜寻与救助有效性为研究目的,开发基于电子海图的海上搜寻与救助协调决策系统软件.介绍了海上遇险事件报告与更新,救助船舶或飞机的选派,遇险目标漂流轨迹的预报,选择合适的搜索模式及救助方案来进行海上搜救工作等功能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萧春雷 《珠江水运》2010,(10):73-74
制海权,就是一个国家控制大海的能力。一个面对大海,有着漫长海岸线的国家,如果不能控制海洋,不能在海上自由地活动,那么,海洋给它带来的更多的是遗憾和痛苦,而不是财富和幸福。  相似文献   

19.
8月28日,一个很平常的日子。而对“津汉渔04045”渔船上的6位渔民来说,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永难忘怀的时辰。当他们的渔船在深夜遇险,3名同胞遇难,他们有的依靠着在波浪中若隐若现的沉船焦虑地期待,有的凭借着紧抱在怀中的木板在渤海的波涛中漂浮。沧海浩淼,风大浪险,他们的生命之舟随时都可能倾覆。然而,经历过10多个小时的海上历险,经受过与自己朝夕相处同胞的生离死别,正当他们身陷绝境、面临绝望的时候,一艘远洋轮由远处急驶而来,这是中远集运的船舶给他们带来了生的勇气和希望……8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航海》1988,(4)
海上救生保温用具——保温袋保温衣船用保温用具,适用于船舶救生艇、救生筏内乘员的保温救生,使穿着人员减少体热散失,延长生命增加获救机会。在海上遇难丧生的人员中,直接淹死的只占很少数,而由于水温低、体热散失的“过冷现象”导致死亡的却占大多数。提供海上救生保温用具,在国际上已被高度重视,有关国际组织对船用保温用具的技术指标、试验项目,及配备数量都已作了明确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