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为了实现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精确控制,提出一种反馈-前馈变增益迭代学习法。[方法]首先建立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简化模型,然后对迭代学习控制算法进行改进,采用带遗忘因子的变增益学习律,最后开展Matlab仿真对比验证。[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迭代学习和传统PID控制,改进后的迭代学习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和更小的跟踪误差,可以使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快速精确地跟踪位置曲线,从而提高系统动态特性。[结论]研究成果可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优化及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取电液伺服系统动态特性并进行控制器的设计,采用AMESim Simulink仿真平台对典型的电液伺服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得到系统的响应特性曲线。运用Simulink线性化工具箱,获取系统的线性化传递函数等固有特性。运用Simulink控制器设计工具箱对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器进行设计并验证了增大开环增益和增加零点校正对系统控制性能改善程度,确定该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3.
针对船舶六自由度转台电液伺服系统的参数整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和多属性决策的PID参数设计方法,综合考虑了系统超调量、稳定时间和ITAE指标,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求出Pareto最优解。使用客观赋权的信息熵法对最优解的属性进行权值计算,然后采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进行多属性决策(MADM)研究。计算了转台电液伺服控制的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联合方法通用性好,所设计的PID性能优异,适合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电液伺服系统作为控制系统的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在船舶液压控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采用目前先进的MSC EASY5软件对某船舶舵机电液伺服系统进行建模并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基本吻合,这对分析舵机液压系统的静、动态特性,优化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包青 《江苏船舶》2010,27(1):28-29,36
电液伺服系统在船舶液压控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采用目前先进的MSC EASY5软件对某船舶舵机电液伺服系统进行建模并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基本吻合,这对分析舵机液压系统的静、动态特性,优化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下潜器纵向姿态角控制的稳定性问题,对水下潜器的姿态角控制系统设计一种分数阶PID控制器。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引入时间误差绝对值(ITAE)准则,ITAE准则的引入可快速获得分数阶PID的优化参数,设计优化分数阶PID控制器。最后,以水下潜器的传递函数为仿真对象,分别采用分数阶PID控制器和常规PID控制器进行仿真研究。通过控制性能比较发现,本文所提出的分数阶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PID控制器,且分数阶PID控制器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伪微分反馈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建立了电液伺服阀控制的液压缸位置伺服系统的受控数学模型,对位置伺服采用伪微分反馈控制理论,探讨了控制系统控制参数确定方法并给出相应的经验公式,液压伺服位置控制系统性能由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船舶减摇水舱试验台架是研究和设计减摇水舱的重要试验设备,准确模拟船舶在海浪中的运动是设计试验台架的关键,试验台架系统用电液力矩伺服控制系统来模拟海浪力矩。本文研究了极点配置控制方法在电液力矩伺服系统上的应用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下潜器纵向姿态角控制的稳定性问题,对水下潜器的姿态角控制系统设计一种分数阶 PID 控制器。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引入时间误差绝对值(ITAE)准则,ITAE 准则的引入可快速获得分数阶 PID 的优化参数,设计优化分数阶 PID 控制器。最后,以水下潜器的传递函数为仿真对象,分别采用分数阶 PID 控制器和常规PID 控制器进行仿真研究。通过控制性能比较发现,本文所提出的分数阶 PID 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 PID控制器,且分数阶 PID 控制器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的模糊PID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建立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的d-q轴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采用三环控制结构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该伺服系统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重点针对位置环的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了分析设计,并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系统仿真.通过与传统PID控制器的仿真比较表明,所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能够显著提高位置伺服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燃气轮机进口可转导叶(IGV)位置控制为背景,本文提出伺服电机-定量泵-液压缸容积控制方案,形成电液伺服泵控IGV技术。分析IGV位置控制作用与原理,建立电液伺服泵控IGV数学模型,提出位置补偿控制策略,通过对系统流量输出、油液压缩与泄漏、软参数时变等进行实时补偿,实现IGV位置高精度控制。依托燃气轮机电液伺服泵控IGV试验平台展开仿真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补偿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为电液伺服泵控IGV技术的工程应用与推广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助力燃气轮机的技术升级与产品优化。  相似文献   

12.
Motor Driving Leg Design for Bionic Crab-like Robo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of walking leg for bionics crab-like robot, which is driven with micro servo motor. The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onics machine are analysed for optimized structure parameters, which has been used in the robot design. A three closed loop motor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for joint driver is also given, as well as the multi-joint driving system for walking robot leg.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带位置观测器的电机控制策略,该方法可以避免信号突变时对系统动态品质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了伺服电机的控制品质与鲁棒性。电机的伺服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比较常用的一种控制方法是基于PID算法的位置控制,由给定的目标位置或速度来控制电机,将检测到的位置与预定的位置进行比较,将偏差的比例、微分和积分线性组合,即可得到控制量。相比之下,采用带位置观测器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微分环节可能带来的瞬时冲击。  相似文献   

14.
刘胜  李海宝  张兰勇 《船舶工程》2016,38(11):67-71
为了解决WPC(穿浪双体船)尾压浪板的高精度位置控制问题,将重复控制应用在伺服系统中充当控制器,通过设计的重复控制PID控制器,使得WPC尾压浪板位置伺服系统具有高精度及鲁棒性好的特点,且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针对PMSM(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做了重复控制PID系统的仿真分析,并与常规PID控制作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重复控制PID控制可有效提高位置伺服系统精度,且使系统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在动态和稳态性能方面都表现出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5.
电吹船是沿海匡围造地主要施工船舶,具有吃水浅、机动灵活、成本低、工况适应能力强等优点。随着匡围 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所需吹砂距离也随之增长,以至电吹船自身吹距不能满足施工需求。为解决施工长距离吹砂技术难 点,从沿管线增加接力泵方式着手,并基于上海浦东机场商飞配套五跑道陆域区堆载体工程实践研究,得到粉细砂条件 下,船机泥泵功率与长距离管道吹距的比例关系,不仅可确定接力泵配备合理位置,解决长距离管道吹砂技术难点,而且 达到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一种新型液压联锁系统进行了功能动作和联锁机理分析,以阀和液压缸的内泄漏潜在通路对联锁可靠性的影响为研究目的,针对电液换向阀的内泄漏、制动器液压缸的压差锁、液动换向阀的旁通孔对联锁可靠性的影响,采用理论推导和建模仿真的分析方法,找出了电液换向阀零位遮盖量、压差缸弹簧、旁通孔直径等联锁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式,得出并验证了该液压联锁系统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设计的爆破片寿命试验机采用基于上下位机控制的气液增压技术实现爆破片测试压力的伺服控制。为满足气液增压爆破片压力控制这一非线性系统的控制精度要求,文章建立气液增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并应用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器以实现参数自适应调整的PID控制器。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爆破片寿命试验机不仅达到了设计要求,同时符合国家标准对阀门爆破片性能测试的相关规定,所建立的气液增压伺服系统数学模型对同类工程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隔离舰船主机及其动力装置振动向甲板的传递,本文研究了液压伺服主动隔振台架。首先对液压伺服系统进行仿真,然后在实验室完成以实际柴油机作为初级振源,液压伺服系统作为主动执行机构的整个柴油机装置液压伺服主动隔振台架的建设,并进行特性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