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体桥施工中稳定性可视化计算系统是针对轻型化转体桥在施工过程中,拱肋稳定性分析的计算软件。根据能量法理论计算基础,编写可视化计算系统程序,将复杂的工程问题简化,并在施工中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2.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介绍了系杆拱人行桥以钢管混凝土拱肋做为施工劲性骨架,通过吊杆悬挂系梁横梁预制节段,用临时钢束平衡拱脚水平推力的无支架安装方案;分析了该无支架安装方案对结构设计的影响,采用Midas/civil建模分析,从加载顺序确定、合理选择拱肋组合断面及加载工况优化、临时束索力调整及拱脚水平位移控制等方面对无支架安装设计施工进行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采用计算横向浪风索对拱肋横向位移的约束刚度,以确定斜拉扣挂施工过程中横向浪风索的张拉力值。采用空间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进行建模,并通过未知荷载系数法计算得到在作用横向荷载时浪风索的索力,与本文计算的浪风索索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等效约束刚度法所计算的浪风索力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并且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很好地控制横向风载作用下拱肋的横向位移。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快连续拱桥施工速度,在连续拱桥下构基础还没有结束前进入拱圈及拱上结构施工.提前进入拱圈施工,实现多跨连续拱桥逐跨施工.逐跨施工对现场施工场地要求和施工组织要求高,主要涉及基础施工的先后顺序、材料周转使用、拱桥落架拆除、拱上结构加载等影响因素,通过对各工序合理规划,形成一套适用于多跨连续拱桥逐跨施工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马鹿河大桥主拱转体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内容、监控方法及监控结果,并对转体拉索索力进行了复核计算。结果表明,实测值与计算值基本吻合,说明结构应力及变形在施工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转体施工技术对劲性骨架拱桥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钢结构桁架桥梁的施工经验,阐述了钢管桁架拱肋的加工制作过程和质量控制要点,强调制作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拱肋质量的有效控制,采用正确的焊接工艺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以提高钢管桁架拱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计算军用梁刚拱架在转体各阶段、拱肋混凝土分环分段各工况内力和位移分析,介绍了一种新型大跨度钢拱架的结构设计,拓展了六四式军用梁的又一新的使用领域,并结合石羊河大桥军用梁半钢拱架竖向转体及滑轮组和卷扬机配合使用的实施过程,探讨了有支架施工在水库、深沟峡谷中公路拱架施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在大跨度桥梁工程施工中,悬臂浇筑施工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技术。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首先进行菱形挂篮荷载计算及加载试验,重点对菱形挂篮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要点和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值得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后张法预制预应力箱梁在现今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中使用较为广泛,梁体在施加预应力后会产生一定的上拱,为抵消此上拱度,保证桥梁整体线形,一般在施工前设计会根据理论计算给定一个反预拱度建议值,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张拉后梁体实际上拱值与设计值有一定的偏差。本文以案例分析法,就某横跨杭甬运河的大桥后张法预制预应力箱梁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预拱度偏差产生的原因,提出现场施工修正措施,并对结果进行验证。期望能够给同领域相关施工技术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顾帅 《水运工程》2012,(6):192-195
通过对围堤施工情况跟踪及监测数据整理分析,探索抛石围堤施工期间的位移、沉降规律。施工过程中控制加载速率及分层加载高度,每次加载均在达到设计要求的恒载时间及监测数据稳定后进行,并采取减小分层加载厚度、堤身两侧反压同步施工、镇脚石施工及时跟进、尽可能延长恒载稳定时间等措施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1.
结合浙江某软土地基路堤施工的实际,提出填筑过程中计算软基堤坝极限高度的适用方法.考虑分级加载过程中地基强度随固结而增长,采用有效固结应力法对路基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路堤施工期稳定性分析与评价,对软基路堤既安全又经济的施工程序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港口工程时,外侧栈桥桩基础的施工时机和工程安全直接受到围堤填筑加载过程的制约和影响。依托某一级渔港工程,通过围堤加载过程中软土地基侧向变形分析及深层水平位移跟踪监测数据的多元回归拟合,分析预测了地基水平位移随围堤加载过程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ANSYS三维建模分析围堤加载过程中灌注桩的内力及变形,最终确定了外侧灌注桩基础的施工时机。研究表明:该软土地基在加载过程中的侧向变形符合指数函数变化规律;围堤加载而导致软土地基产生的侧向变形对外侧灌注桩位移的影响作用比对其自身内力影响要大;当地基土体上部产生最大水平位移150 mm时,灌注桩混凝土的屈服应力安全度仍较大,据此可提出外侧栈桥灌注桩基础的施工时机,该方法可供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贵阳市大跨双连拱中坝隧道的施工设计、开挖和支护方案进行了讨论研究。通过对施工过程中连拱隧道的受力特点、开挖和支护等相关内容的论述,总结出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开挖及支护经验。  相似文献   

14.
根据堆载预压试验区的监测、检测和地基加载过程稳定理论计算成果,提出了适合本场地的合理堆载预压方案及堆载过程稳定控制指标,对指导大面积堆载预压加固施工控制,保证堆载过程的地基稳定,及时提供施工场地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双洎河渡槽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双洎河渡槽的动力特性进行计算,分别采用了Westergaard方法和Housner方法来模拟水体,计算了在两种水深情况下渡槽动力特性,得出了水深对渡槽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分析了Westergaard方法和Housner方法的差异。所得结果可为该大型渡槽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导流技术和围堰技术的采用,通常情况下,施工导流技术主要分为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洞导流、渡槽导流、底孔导流、缺口导流、疏齿导流等,而围堰技术主要分为全段式围堰技术和分段式围堰技术手段,应根据实际工程状况确定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7.
王贺  李志国  杨芳 《中国水运》2007,7(10):116-117
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泜河渡槽分别采用拟静力法和动力法中的反应谱分析法进行抗震计算,通过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采用动力法对渡槽进行抗震要稍安全于采用拟静力法的计算。因此对于比较重要的工程宜采用动力法进行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8.
博罗大桥全长1083.26m引桥为18跨45m刚架拱,采用现浇方法施工。简要介绍该桥刚架拱支架浇筑方程封拱工艺、卸拱工艺以及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某粘土心墙坝作为计算对象,坝体填料采用邓肯——张双曲线非线性模型,利用中点增量法计算了坝体在八级加载情况下的变位和应力值,结果表明:坝体竖向位移发生在坝体中部附近,应力分布在心墙两侧接近坝基的部分最大,坝体心墙拱效应明显等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利用三维声学单元FLUID30反映渡槽内水体受到固体边界的反射与吸收作用,模拟了位移—压力(ui,p)理论下的流固耦合作用,选取三种典型工况对渡槽的自振频率进行分析,证明槽内水体晃动有利于提高渡槽的抗震性能。基于模态分析的结果,对渡槽进行反应谱动力响应分析,表明水体晃动有利于减小渡槽非地震向的位移,进一步研究渡槽在典型工况下位移和应力的分布规律,为渡槽的优化设计和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