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船检》2012,(3):I0012-I0012
2011年4月.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发起新加坡绿色航运计划.旨在降低航运及相关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促进新加坡清洁和绿色航运的发展。新加坡绿色航运计划获得了来自国际航运团体支持。  相似文献   

2.
殷毅 《中国船检》2012,(11):26-28,120-121
曾几何时,面对层出不穷且花样翻新的国际海事"绿色"新规,一度有人质疑中国航运造船业能否经受住这一绿色浪潮的冲击。但随着中国船级社(CCS)与业界的共同努力,这一疑虑正逐渐被打消。作为中国航运造船业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中国船级社(CCS)自"十一五"及时启动"绿色船舶计划"以来,其向绿色船舶领域挺进的步伐便不断加快,并在2012下半年全面开花结果,继推出全球首部《绿色船舶规范》、《内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评估指  相似文献   

3.
<正>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能有效减少港口控制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噪音污染,促进航运绿色发展和船舶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对船舶岸电要求《大气污染防治法》第64条要求: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在沿海海域划定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进入排放控制区的船舶应当符合船舶相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4.
刘昭青 《世界海运》2008,31(2):32-32
继2007年在伦敦成功召开之后,第二届绿色航运会议将于2008年4月30日-5月1日在美国迈阿密举行。会议将阐述船东和船舶管理人现在如何通过其组织和航运活动推进环保计划。议题主要包括:①揭示投资于绿色船队的好处;②懂得如何从最新技术中获得成本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运》2009,32(1):49-50
全球海运业已经进入危机管理体制,其中,新加坡海皇东方航运集团决定减少船舶总量,此外,CKYH联盟也计划调整航线,以应对世界海运市场进入长期萧条。  相似文献   

6.
2015年12月1日,交通运输部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设立船舶排放控制区,控制我国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一年多来,船舶排放控制区方案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改善了我国沿海和沿河区域特别是港口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推进了船舶节能减排和绿色航运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欧盟的航海碳税政策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航运企业直接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船舶大小的选择受到限制;船舶燃料技术及相关设备的应用;碳排放测定方法和标准及航运业政策导向发生变化。提出我国航运业绿色发展道路的对策:科学管理,兼顾航运成本和绿色发展;积极研发船舶新燃料技术,进行设备升级;整合航运企业,布局我国航运业新结构态势;适应全球新形势,制定绿色航运政策和法规。  相似文献   

8.
邢丹 《中国船检》2011,(8):29-30,109
绿色浪潮风起云涌,航运减排再掀狂澜。日前结束的IMO MEPC 62次会议通过了MARPOL公约附则Ⅵ修正案,将EEDI(船舶能效设计指数)纳入强制实施范畴。在这一背景下,未来绿色船舶将出现哪些新的特点?船舶设计如何为绿色船舶和绿色航运奠定基础?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刘楠总经理。  相似文献   

9.
正重视岸电上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不仅能够实现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推进绿色航运建设,该技术一旦能够全面铺开推广,形成规模效益后必定会为港口和船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交通运输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降低船舶在港停靠期间的污染物排放,从2009年开始对船舶靠港使用岸电上船项目加大研究和推广力度,并将"船舶靠港使用岸电"项目列入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计划,明确提出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  相似文献   

10.
加强三要素建设 为长江航运大发展添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要实现内河水运绿色发展。航道、港口和船舶是航运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绿色长江的基础,不仅能促进长江航运发展方式的转变,还将为"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作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吕安勤 《世界海运》2010,33(2):25-27
从海事部门作为我国负责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管理主管机关的角度,分析航运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风险,提出"绿色航运"的理念和意义,以及为保障绿色航运海事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船舶工程》2012,(2):109
正"绿色航运"并不仅仅针对未来,因为它不仅听起来是正确的,而且会有相应的法规。在令人广泛关注的新加坡亚太海事展览会上,丹麦代表团表示"绿色航运"是当前的热点,而演讲嘉宾传递给人们的信息不仅仅是如此。丹麦驻新加坡大使HE Ole Lisborg宣布大会开幕,他对于这么多嘉宾出席  相似文献   

13.
2021年8月17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航运处处长井艳一行到中国船舶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就推动国际航运发展、支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进行调研. 井艳参观了院展示中心,听取了副院长李路对智能船舶助力智慧航运、绿色零碳技术在航运业的应用及"AI+海洋科创中心"建设进展的介绍.上船院将依托"AI+海洋科创中心"建立集智能、绿色一体的海洋科创新生态,打造智能船舶新兴和前沿技术的孵化基地,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持续深化,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贸易总量不断提升,而远洋船舶则承担了当前世界各国之间货物贸易运输总量的70%。在国际减排大背景下,船舶制造及航运绿色发展势在必行,船用低速机是远洋运输船舶的核心装备,90%以上的远洋船舶主动力均采用低速机驱动,因此绿色船舶、绿色航运的推行离不开未来低速机动力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研究新加坡航运税收制度,总结其实施良好的海事业奖励计划(国际船运企业优惠、海事租赁业优惠、航运相关服务业优惠)、航运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及其他税收优惠措施。结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独特地位、情况,提出航运税制改革建议:借鉴新加坡海事业奖励计划,建立全面的保护航运企业、航运相关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予航运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简化航运业税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效借鉴新加坡航运税收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上海航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航运业环保脚步的加快,"绿色环保"将成为未来航运业的入场券这一认知得到越来越多业界人士的认可,包括位于生态链上方的资本方。今年初夏,绿色航运迎来了最重磅的一位合伙人——"波塞冬原则"。她是全球最顶尖且资深的船舶融资市场玩家之一,她掌控着全球船舶融资市场近四分之一的资金。有了她的加入,航运业的绿  相似文献   

17.
为更有针对性地出台吸引中资"方便旗"船回国登记注册政策,通过对比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等地的船舶登记制度,分析船舶入籍和运营成本,说明船舶登记、经营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对比发现,我国与较多国家和地区签订税收互免协定,能有效规避国际航运收入双重纳税的风险,但在船舶注册、保有、经营中面临较重税赋成本。因此,我国需借鉴其他航运国家和地区鼓励航运事业发展的经验,优化和完善吸引船舶回国登记、船舶经营等政策,促进我国航运企业在持续低迷的航运市场中做强,助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广东省航运集团将在2021年至2030年分三期新建400艘1000吨级至3000吨级LNG单一燃料动力船舶,示范引领珠江内河航运绿色发展。本次率先启动的50艘LNG单一燃料动力船舶建造项目将为广东省"绿色珠江"工程全面顺利实施奠定基础。3月31日,广东省"绿色珠江"工程首批50艘LNG单一燃料动力散货船开工仪式在广西梧州举行。  相似文献   

19.
刘镇 《集装箱化》2013,24(12):1-4
绿色航运将节能和环保意识、概念及行动贯彻至船舶涉及的所有业务链,即船舶生命周期中的每个环节(如图1),以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在开展绿色航运经营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结合起来,而且要使航运效益与环境效益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20.
由于航运市场低迷,越来越多的船东可能会考虑税收环境,进而迁至新加坡。来自律师事务所的消息显示,还没有在新加坡注册公司的船东正在考虑到新加坡设立公司,那些已经注册了公司的船东则在考虑把更多的船舶改到新加坡注册。一家丹麦船东称,该公司计划把旗下10多艘船舶转到新加坡注册。“尽管丹麦政府可能不太高兴,但现实是,丹麦25%的税率确实是太高了。如果比较不同船籍登记国日家的税收政策,新加坡和巴拿马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