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相同矿料级配,不同的标准沥青含量、沥青种类以及填料种类进行燃烧炉修正系数的试验研究,得出沥青含量修正系数与标准沥青含量的变化没有一致的规律性,但是与不同的沥青种类和填料种类有关系。试验检测过程中不能直接套用相似工程经验的修正系数,应严格按照试验检测方法对每种沥青混合料进行沥青含量修正系数的标定。  相似文献   

2.
基于实际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偏心压杆的荷载--挠度的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确定纵向弯曲临界荷载。在研究诸因素对临界荷载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现行铁路《桥规》稳定检算中刚度修正系数的调整意见。通过修正系数的试验值、规范值和调整的 新的修正系数的合理性。并通过4个素混凝土偏压长柱的模型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为设计嵌挤、密实、稳定的矿料级配,利用粗集料堆积密度试验分析了容器容积和撒铺方式对集料密度测试结果的影响,建立了基于MTS的粗集料贯入试验方法,对不同混合料进行了汉堡车辙试验,并提出利用贯入试验确定粗集料级配,利用贝雷法合成粗细集料的混合料级配。试验结果表明:受到容器容积、集料洒落方式等的影响,国内外粗集料松装密度测试数据间存在6%的差距;按贝雷法设计的混合料无法保证其高温稳定性能;贯入试验可有效区分粗集料稳定性,同时与混合料车辙深度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71。可见,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可有效确保混合料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灌注桩套管振动贯入引起的施工效应,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套管贯入过程及贯入过程中孔隙水压力、水平向挤土应力和土塞闭塞程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能够有效模拟灌注桩套管振动贯入过程的数值分析模型,并对物理模型试验进行大变形数值模拟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灌注桩套管贯入深度每增加0.2 m,超孔隙水压力和水平向挤土应力分别增加1 k Pa和8 k Pa,但挤土效应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距离套管中心半径为6倍管径的范围内;由于套管壁与土体的反复剪切,产生不完全闭塞的土塞,套管端部形成环形土拱,此段土塞承担了80%的内摩阻力;随着套管直径增大,土塞闭塞程度由不完全闭塞过渡到完全非闭塞状态;套管贯入相同深度时,饱和砂土地基中土塞高度为干砂地基中土塞高度的1.2倍.  相似文献   

5.
重庆忠县至垫江高速公路路基工程K92+880~K93+060段,位于软土地基之上,软土层厚度大,强度低,含水量高。该段地层主要以第四系低~中液限粘土,主要以残坡积层为主,偶见冲洪积层,其厚度一般在4.0~6.0m,局部可达12m以上,土体呈软塑~可塑状态,局部成硬塑状态,土体强度低;上部为灰黑色、深灰色粘土、亚粘土、淤泥质土,标准贯入试验为1~2击;中部为灰黄色、褐黄色亚粘土、粉砂土,标准贯入试验为4击以下;下部为灰黄色、褐黄色亚粘土亚砂土,标准贯入试验为6击以下。设计采用振动沉管碎石桩法结合加筋土工格栅处理和砂砾石垫层进行综合处治。  相似文献   

6.
DCP基本简介DCP是美国明尼苏达州公路系统用来量测路基土灌入深度的一种仪器,通常简称为贯入仪。其总重为20kg,包括落距为575mm的8kg重的落锤,2根mm的贯入钢杆,标尺以及与贯入钢杆底部相连的直径为20mm的圆锥头,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试件尺寸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单轴贯入试验,研究试件高度对贯入强度和贯入高度的影响规律,引入尺寸效应系数及换算公式。同步采用有限元模型,研究数值模拟状态下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具有尺寸效应,随着试件高度的减小,试件贯入深度及贯入强度均发生变化,试验实测值与模拟曲线误差在8%以内,说明数值模拟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沥青混合料单轴贯入试验结果,为研究沥青混合料尺寸效应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标准贯入试验在工程勘察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标准贯入试验在工程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的承载力问题是公路建设中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该地基的承载力确定主要根据现场载荷试验,该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标准贯入试验快速便捷,如果能够构建出标贯击数与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式.则承载力确定可以简便快速得到。通过现场标准贯入试验方法来确定搅拌桩地基单桩的承载力,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确定搅拌桩地基承载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贯人法检测仪器由贯人仪、贯人深度测量表、测钉及测钉量规组成。检测时,用摇柄旋转贯人仪的负载铜螺母,逐渐压缩工作弹簧,直到挂钩棘爪锁住贯人杆为止,此时贯人杆受力;将负载铜螺母退至贯人杆最顶端,使贯人仪的扁头对准灰缝中部,拉起扳手,释放工作弹簧,测钉即可迅速地贯人砂浆内。  相似文献   

11.
新建桥梁在设计之初应考虑后期地铁盾构施工的影响,进行承载力验算和设计桩长修正。基于地表横向沉降槽的研究理论,提出了桥梁与地铁盾构隧道近接时桥桩承载力验算简化模型,给出了桥桩周围地层竖向变形影响的下限深度和中性点深度计算方法,并结合现行规范给出桥桩承载力验算标准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项目为依托,结合路基填筑施工,利用长杆贯入仪法、动力锥贯入仪法与挖坑灌砂法测压实度进行了对比试验,建立长杆贯入仪和动力锥贯入仪试验结果与压实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杆贯入仪和动力锥贯入仪可以对路基填土压实质量进行快速检测和评定,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进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老路沥青面层,在120万次足尺加速加载试验条件下,采用动态模量试验评价其力学性能,采用贯入强度试验与汉堡车辙试验评价其高温性能。动态模量试验结果表明,20℃、10Hz条件下沥青面层芯样0~120万次的动态模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最大值与最小值偏差约为6.9%。贯入强度试验结果表明,0~120万次的沥青面层芯样的单轴贯入强度相对稳定,老路的加铺层、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的贯入强度变化量分别为-0.04MPa、0.11MPa、-0.03MPa、0.18MPa。汉堡车辙试验结果表明,加铺层和上面层的芯样总体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中面层和下面层芯样试验结果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下面层变化相对明显:汉堡车辙深度的变化率为114.56%,蠕变斜率的变化率为150%。根据120万次足尺加速加载试验结果,该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老路沥青面层在力学性能和高温性能方面表现稳定,扩建后的路面能够满足交通荷载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石武铁路为按车速350km/h无碴轨道设计的高速铁路,工程技术标准高,对变形要求极为严格.深厚层粉质土性质较差、变形控制尤为困难,提供可靠的粉质土地质参数是实现该类地基上路基和桥涵工程高标准沉降控制的基础,对设计和施工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采用土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载荷试验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勘探测试,试验研究黄淮平原区粉质土特性,准确获得其特征参数和变化规律,得到粉质土压缩模量与标贯击数的关系曲线,掌握粉质土单桥静力触探与双桥静力触探的关系特征,分析粉质土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及静力触探试验测试承载力的差异,确定准确求取粉质土承载力的经济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探讨层状黏性土中静压桩的贯入机制,结合离散元PFC2D软件在处理大变形、非线性等问题的优势,考虑到接触黏结模型对模拟土体的优越性,建立了静压桩贯入层状黏土中的离散元模型,实现了离散元中静压桩的贯入过程;探讨了静压桩贯入过程中压桩力、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以及桩侧径向压力随贯入深度的变化规律,从细观层次上分析了不同桩径的静压桩贯入层状土中土体接触力链的分布特征,明确了沉桩过程中土体位移的变化规律.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桩径的增大,土层的变化对压桩力的影响逐渐减小;桩侧摩阻力和桩侧径向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相似,在同一贯入深度处均出现明显的退化现象;不同土层接触力链的表现形式不同,桩端位于粉质黏土层时,桩端的影响范围约为7D (D为桩径),桩端位于粉土层时,桩端的影响范围约为9D;粉质黏土中土颗粒主要以径向位移为主,而在粉土层中土颗粒位移受其上下土层的软硬程度制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流动贯入仪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全流动贯入仪在软土中的应用研究。重点在室内和离心模型两种试验条件下,对全流动贯入仪与其他传统不排水抗剪强度测试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表明,与传统强度测试方法相比,全流动贯入仪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确度;贯入阻力随贯入速率增大而增大,随探头尺寸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以某条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在其交工验收阶段,将两段构造深度不合格的隧道水泥路面作为研究路段,相邻路段作为比对路段(研究路段、比对路段统称为试验路段),在交竣工验收期间对试验路段横向力系数和构造深度进行跟踪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横向力系数与构造深度没有直接关系,竣工验收阶段路面构造深度不满足要求,但是路面抗滑性能评价等级仍为"优良",因此在水泥路面交竣工验收阶段不应将构造深度作为水泥路面抗滑性能评定的唯一标准,而应将横向力系数作为判定路面抗滑性能合格与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大直径灌注桩套管在高频振动贯入时管端土塞效应的形成机理,采用三维颗粒离散元法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贯入过程中套管内、外土颗粒的位移、速率与接触应力、土塞高度、孔隙率和土体剪应力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高频激振力越大,套管贯入深度越大,相应地管内土塞高度也越大,且超孔隙水压波动的最大幅度和幅值越大;土塞上部孔隙率较大,下部土体较密实.在高频振动贯入过程中,套管端沉入处的超孔隙水压幅值最大,同一时刻土塞内的超孔隙水压随深度增大;管内土颗粒在振动开始时以较小幅度上移;套管端部颗粒接触数目随贯入深度和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多,且接触应力和土体剪应力比其他区域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标定罐内的静力触探试验和循环应变三轴试验资料的对比,讨沦了用静力 触探估计饱和砂土液化势的剪应变方法,提出了判断砂土液化势的场地剪应变和静 力触探修正贯入阻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同国外有关资料进行了对比,所得结果可供 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中通过某公路的强夯加固试验段,综合运用沉降监测、软土内的孔隙水压力增长及消散、室内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手段对强夯法加固软弱地基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