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收集春季瓯江口海域附近的入海污染源位置和污染源源强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考虑海水中溶解态无机氮(DIN)、溶解态无机磷(DIP)和叶绿素a的含量,利用MIKE21模型,考虑水体斜压,对温州浅滩围垦工程前后周围海域水环境的水动力和水质进行了耦合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并不会大范围改变瓯江口海域的水动力特征,影响主要集中在河口附近,体现在北口区域的流速有所增加、南口区域近河口处流速有所减小;同时,围垦工程导致北口潮流加大、盐度值略有增加;工程实施后不会对周围海域水质造成大范围改变,但是对局部海域水质的确有一定的影响,近河口处海域的营养盐浓度和叶绿素a含量都呈现上升趋势,局部区域富营养化一定程度上有所加重。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估羊窝头防波堤、旗台作业区等相关工程建设后连云港港内的水质现状,在2013年7月及12月开展了两次水质大面调查,分析了港口区域的表层海水溶解氧、无机氮、无机磷、化学需氧量以及石油类的浓度分布特征,浓度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港池内水质略差于港外水质,港池末端水质相对较差。采用单项指数法对测量期间的水质进行评价,分析表明两次测量期间港池内了水质单项指标满足港内第四类海水标准,此外还采用富营养化指数方法,对港区内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港区内富营养化指标略有超出,无机氮为潜在性富营养化的限制环境因子,需要加强港口内部及周围区域无机氮排放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张旭  王超 《中国水运》2007,5(9):12-13
本文通过2004年09月29日连云港海州湾赤潮监控区发生赤潮的调查监测,对本次赤潮的赤潮生物,及其与各个环境要素进行了相关分析。本次赤潮生物多纹膝沟藻(Gonyaulax polygramma),赤潮生物的数量与表层水体中DO、pH、COD、叶绿素a、活性磷酸盐等呈很好的正相关,与无机氮呈负相关,无机氮是本次赤潮的营养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4.
左书华  孙连成 《水道港口》2009,30(6):385-389
利用Landsat-5/7卫星影像资料和实测含沙量资料,建立天津港—南排河岸段海域悬沙遥感模式,对表层水体悬沙分布及泥沙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海域含沙量均呈现从近岸至外海递减,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相对较高的含沙区域主要集中在-2m等深线以内,其表层含沙量一般在0.3kg/m3以上;沿岸线走向,含沙量的大小及分布范围总体呈现自北向南有所增大的特点;悬沙分布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冬季大风掀沙使得冬季含沙量明显大于夏季;当海域吹向岸风时近岸的含沙量要比吹顺岸风或离岸风时近岸含沙量高。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城市污水水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波  宗栋良 《中国水运》2009,(1):176-177
对深圳特区内5座污水厂2年的进水水质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深圳市城市污水以有机污染为主,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含量很低;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总体上处于中等浓度~高浓度之间;总氮、总磷和有机物指标之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污水的可生化性较高,适于采用生物脱氮除磷法处理;深圳不同区域的污水水质相差较大,污水水质随时间的变化幅度也不同,汛期污水污染物浓度约为非汛期的一半。  相似文献   

6.
张旭 《中国水运》2007,5(10):67-68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连云港海州湾近岸海域溶解氧的监测资料分析得出:溶解氧含量的季节变化、垂直变化、远近岸变化、涨落潮变化都比较明显。其特征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表层>底层,远海>近岸,涨潮>落潮。  相似文献   

7.
基于考虑水体斜压的MIKE3数值模型的HD模块和Ecolab模块,对长江口及附近海域水动力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并将验证好的模型用于分析预测实施北支中束窄工程对周边水动力环境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束窄工程围填后,北支流速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北支上段汊口处受到南支涨潮的影响,涨急流速有增大趋势;北支束窄工程对盐度的影响趋势为北支区域盐度值有明显的降低,对枯季北支的盐度倒灌南支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工程实施后,北支河口处磷酸盐、无机氮与叶绿素a含量增加明显;北支中上段磷酸盐与无机氮平均浓度略有降低,而叶绿素a含量整体有上升趋势。工程围填对南支及外海区域的水动力特征及营养盐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江苏如东附近海域泥沙运动遥感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洪波  钱敏 《水道港口》2004,25(1):34-37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Landsat 5卫星影像资料和实测含沙量资料,对江苏如东附近海域表层悬沙分布及泥沙运动进行了分析,得出辐射沙洲分布海区悬沙分布和运移的一些规律,以更为直观的方式体现出潮流为该海区泥沙运动主导因素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西洋水道质点示踪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和现有西洋垂线流速分布公式,运用Lagrange质点示踪法计算分析了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北部西洋水域的质点运动轨迹,并与投放到该海域的GPS漂流浮标运动轨迹作比较,计算结果与实测浮标漂流轨迹吻合良好。模拟结果表明,西洋水域的涨潮表层流速最大可达3.5 m/s,落潮流速最大可达2.0 m/s,水质点运动主要沿着主槽方向,当质点运动到潮流沙脊区域,其运动会发生偏移,Lagrange余流方向指向南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18年夏季在舟山海域所采的水样,对所调查海域(舟山本岛南部及嵊泗海域)的微塑料污染状况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算得舟山近海(主要是舟山本岛南部)表层水的微塑料分布密度为163.42n/m~3,与国内其他海域相比,处于中等水平;所采水样中,微塑料尺寸多介于1~2mm之间(27.96%);外观多呈现为透明(42.18%);形态多呈现为薄膜状(48.81%);组成多为人造纤维(66.7%)。舟山近海微塑料污染物主要来源为陆(船)上垃圾入海及大陆污染物扩散。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曹妃甸海域平面二维悬沙输移扩散和床面冲淤变化数学模型,预测分析了2005年和2013年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海床冲淤环境的影响,得出曹妃甸海域的海床年冲淤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2005~2013年9年间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实施后海域仍呈现整体冲刷趋势,北部近岸海域及围填海形成的港池则呈淤积态势,海床冲淤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针对鱼山海域软土十分发育、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的问题,进行该海域软土土工试验成果分析研究,包括③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等影响因素;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主要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层土工程性质差,常规物理试验指标离散性较小;天然含水率与孔隙比、液限与塑限、塑性指数具有明显线性相关特性;抗剪强度随着深度增加而呈现十字板原位测试(原状)>直剪快剪>固结快剪规律。  相似文献   

13.
1.前言惰性气体系统是以防止油船货油舱爆炸为目的,将锅炉烟气经洗涤塔内海水洗涤,把惰性气体输送到货油舱内的一种安全设施。该系统主要是油船在港口内卸油过程中使用的。在洗涤塔内洗过锅炉烟气的海水由于吸收了烟气中的氧化硫等,故排水呈强酸性,且含有烟尘等污染物质。为了掌握这些实情,选择油船进港次数多的4个港口,对洗涤塔排水及油船四周海域的水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刊于第一部分,幸运的是洗涤塔排水对四周海域的水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渤海海峡海域船舶定线制完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原始数据的采集分析及调查问卷,对渤海海峡海域的海上事故、船舶流、习惯航路、通航管理规定等船舶交通环境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IMO的相关规定、海员航行习惯、船舶操纵及航海技术领域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分析了该海域现有船舶定线制连接部分的类型、组合方式、尺度、位置等问题。提出了该海域现有船舶定线制连接的比选方案,该方案对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西海岸中央公园附近及其周围海域的风暴潮进行系统且精准的数值模拟研究,本文利用Delft 3D对研究区域进行了天文潮、风暴潮以及波浪的数值模拟。首先,建立了该海域的天文潮数值模型,研究发现该海域受黄海海流的影响呈现NE向与SW方向往复流状态。接着在天文潮模型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连续22年风暴潮增减水进行了模拟,并结合实测资料对研究区域的多年一遇设计水位进行计算。最后,将相关设计水位应用到波浪模型中,得到该海域设计波要素以描述研究区域附近海域的波浪特征。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域的海洋工程设计和风暴潮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9年4月东营港海域大范围表层沉积物取样和不同时期水文资料,分析了东营港海域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并探讨了表层沉积物变化趋势、泥沙起动和影响因素等。研究结果表明:东营港海域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和砂质粉砂为主,中值粒径介于0.014 3~0.061 6 mm,砂组分平均含量为21.7%,粉砂组分平均含量为64.9%,粘土含量最少,平均值为13.4%;多年来沉积物总体呈现出粗化的趋势;表层沉积物的粗化与泥沙来源减少和水动力引起的岸滩侵蚀和对沉积物的“筛选”及沉积物本身的物理特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天津南港污水排海工程对海域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IKE3三维数学模型对深海排放污水的海域进行潮流数值模拟,预测排放的污水中挥发酚、COD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由于采用深水排放,使得各水层出现了污染物含量的差异。深海排污对底层水质影响最大,从底层到表层影响逐渐减小,这说明了采用深海排放有利于控制表层水体污染物含量的增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西北海近岸测站1 a实测波浪资料,分析该海域的波浪特征,得出:海域不分方向H1/10年平均值为0.6 m,常浪向为WSW向,出现的频率为15.48%,强浪向为ESE向,观测期间最大波高出现在201409号“威马逊”台风期间,Hmax最大值为8.23 m,对应H1/10值为6.26 m;波高与周期的联合分布基本呈类似斜三角形分布。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该海域各特征波高与平均波高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现场调查与饮用水知识问卷调查两种形式,对重庆市居民饮用水现状进行调查。现场调查得出:随机取样,自来水中余氯达不到水质标准要求的占57%。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多数居民饮用水安全知识不足,但愿意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来改善饮用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20.
腐蚀是导致老龄船舶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合基本点蚀原理,文章对碳钢、低合金钢海水全浸没点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点蚀进程做了简要解释与评述。基于Melchers点蚀深度模型及其相关实验数据,文中提出一种简化形式的新型点蚀最大深度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三组我国船舶结构常用碳钢、低合金钢的青岛海域全浸没点蚀试验观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验证,证明采用Weibull函数表示点蚀最大深度随时间变化关系是合适的。此外,依据青岛、厦门、榆林海域碳钢试验数据,文中还对海水环境因素,如:溶解氧浓度、平均温度、盐度、PH值等,以及钢材成分变化对新型最大点蚀深度模型各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了相应的函数关系式及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