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关于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高勇军 《世界海运》2005,28(4):45-47
概述了国际油污赔偿体系以及我国目前对由于船舶所造成的油污损害事件的处理办法,分析了建立油污损害赔偿体系的法理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尽快建立我国油污赔偿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徐国平 《中国水运》2006,6(11):253-256
随着船舶油污损害的加剧,我国正酝酿制订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专门立法。本文提出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应由四大基本制度构成,即适用范围制度、赔偿主体制度、赔偿范围制度、赔偿限制制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船舶油污损害中船舶的定义、油污损害的类型、国内外的相关立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我国在完善船舶油污损害立法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根据美国《油污法》的有关规定,所有超过300总吨的船舶(政府公务船舶和无推进动力且未载运原油、燃油及危险品的驳船除外)前往美国所有的水域都需要办理美国油污财务担保证书。本文针对办理非油轮船舶油污保险证书为例,简单介绍美国油污证书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胡海涛 《水运管理》2009,31(6):31-34
针对当前日益恶化的环境,检讨我国船舶油污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未完全与国际公约接轨,缺乏配套的立法和行政措施,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不确定等。为减轻油污损害、保障油污受害者获得合理赔偿,提出完善我国船舶油污责任保险制度的若干建议:避免船舶油污责任公法化;制定船舶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国内油污赔偿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阐述我国加入国际油污基金公约的情况分析和建立国内船舶油污基金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船舶油污损害立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军 《中国水运》2007,7(5):240-242
针对当前我国海域遭受的船舶溢油污染的一些类型,所面临的面临损害威胁的严峻形势,分析了我国油污损害立法和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现状,以及进行油污损害立法、建立和完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对油污损害立法和完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吕航 《中国船检》2002,(8):16-21
8月初,由国家海事局主办的题为"建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保护海洋环境与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海事论坛在深圳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海事、司法、保险、石油货主、航运、大专院校、协会以及香港和澳门的海事部门等60多家单位140多位嘉宾汇聚一堂,就"建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对"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重点、难点问题与解决办法、措施,交流了最新成果,为的是推动和促进建立我国油污损害赔偿机制,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创造了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完善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即建立完善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建立国内船舶油污损害基金制度,和完善我国的船舶油污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这三个方面是目前完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入手点。本文将分别对我国在以上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船舶油污造成的自然资源损害具有后果严重,损害金额难以确定,索赔主体特殊等特点。本文探讨了船舶油污造成的自然资源损害的特点,自然资源损害的数额计算及赔偿范围。在借鉴美国《1990年油污法》的基础上,如何完善我国油污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了探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璠  于静 《珠江水运》2006,(5):35-37
针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文章重点分析了三个问题:一是涉外因素的含义;二是CLC能否适用于无涉外因素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三是我国国内法在无涉外因素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中的适用情况。得出的结论是:有涉外因素的船舶油污损害及虽无涉外因素但航行国际航线,载重2000吨以上散装货油的船舶造成的油污损害应适用CLC;其他无涉外因素的船舶油污损害应适用我国国内法。  相似文献   

12.
袁群 《水运管理》2006,28(8):28-30
在对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体系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两级赔偿模式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主要分析我国海事主管机关根据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对船舶产生海洋油污的管辖权。通过论述我国海事主管机关在主权水域内和主权水域外对船舶油污的管辖权,提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我国的航运业务激增,船舶油污事件也越来越多。当前关于液体货物危险品运输的油污强制责任保险主体由国际航线扩大到沿海或内河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将对海上油污强制责任保险扩大化的必要性和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环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国家完善并实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制度;按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由船东和货主共同承任风险的原则,建立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为中国国家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以下简称"油污基金")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将就基金管理等若干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船舶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往往给受害人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该损失,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石油进出口大国都建立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然而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油污损害赔偿立法,种种弊端突显。因此,我国亟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借鉴国际上的成熟经验,逐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船舶油污事故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将日益严重。文章运用分析研究的方法,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原则进行探讨,认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应当遵循无过错责任、高额赔偿责任限制、赔偿责任的强制保险、货主分摊油污损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8.
船舶一旦溢油将为海洋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害,然而由于我国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不健全,资金的不到位使得各部门的清污和处理积极性大大降低,很多油污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文中在具体分析我国建立国内油污损害赔偿机制所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对如何建立赔偿机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重点对如何从外部环境上提供保障做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9.
海上油污强制责任保险扩大化的必要性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艳艳 《珠江水运》2007,5(3):29-3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我国的航运业务激增,船舶油污事件也越来越多。当前关于液体货物危险品运输的油污强制责任保险主体由国际航线扩大到沿海或内河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将对海上油污强制责任保险扩大化的必要性和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安飞 《中国船检》2008,(5):54-56
在世界航运史上,记录在案的油污染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与巨额损失。近年来,随着中国石油进口量的逐年激增,我国对溢油污染的危机感日重,防范意识不断提升。2008年以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陆续公布了两批“中国籍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人名单”,该名单的出炉,为我国国际航行船舶在油污损害赔偿能力上提供了支持,也为我国水域环境形成了强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