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铁车站应对大客流的组织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影响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因素,结合天津地铁1号线客流组织实例,简析了车站在应对大客流时采取的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为例,根据车站试运营期间客流数据预测远期换乘客流,并在换乘通道型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车站不同时期不同客流情况下对应的客流组织方案,给出对应的评价,选择最优方案并提出改进组织措施,为地铁运营管理人员进行换乘站不同时期客流组织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运行延误对站台乘客密度、乘客上下车过程和客流输送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减少运行延误对客流输送影响的行车组织和客运组织措施。基于延误产生后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的客流分布特点建立模型,并提出了运行延误对客流输送影响的相关计算指标,通过实例分析,产生了一些对车站客流组织工作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客流结构复杂、车站设施多样化,科学合理的车站客流组织方案至关重要.以上海世博会背景下的马当路车站为例,应用自主研发的客流分布仿真系统研究了换乘站大客流组织工作的关键问题.结合仿真结果提出了车站设施、客流组织优化建议,以及车站人员的合理布岗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长治北车站围绕"强基达标、提质增效",针对客流高峰期组织特点、客运组织流程和列车开行情况,分析了高峰期客运组织存在问题,提出客流组织优化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以实现"确保安全、平稳有序、温馨服务"的高峰期客流运输组织常态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三线换乘车站的换乘客流组织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车站整体结构、站台类型、楼扶梯位置、客流组成等情况,规划站台客流积压情况下客运组织方式,提出设置限流区域、限流点,改变乘客走行路径,延长乘客的换乘走行时间,缓解站台层客流积压,达到组织现场平稳有序的目的,为非正常情况客运组织提供一种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地铁车站大客流运营组织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地铁车站大客流的运营组织方法,首先对大客流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各类大客流的特点.按照乘客乘坐地铁的流程,探讨了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影响因素,重点从客流预测、车站客流组织、列车运能、票务组织等方面提出了地铁车站大客流的具体运营组织措施.并以西安地铁2号线运营组织架构为背景,构建地铁车站发生大客流的组织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铁客流量的不断增长,因客流因素影响地铁正点运营情况日益突出。通过对客流因素影响时段、站点、形式、范围等具体分析,把握和了解客流因素影响具有时间高度集中、组织难度大、影响范围广、联动联控性强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降低客流因素影响的相关对策措施和建议,从优化行车组织方式、加大客流控制力度、强化关键卡控和硬件保障、优化作业程序、开展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挖潜增效,提高运营质量和运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问题,以天津地铁营口道站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实际运营经验,对大客流组织原则、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进行较全面的探讨。首先,结合营口道站实际运营情况和一线工作经验,总结地铁车站的大客流组织原则;其次,从乘客乘坐地铁的流程入手,详细分析影响车站大客流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化计算AFC系统服务能力、出入口及通道的通过能力、楼扶梯的通过能力、站台乘候车秩序?、列车运能和客流疏导能力等;最后,遵循大客流组织原则,针对影响大客流组织的主要因素,从客流预测、客流组织、行车调度和票务组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大客流组织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问题,以天津地铁营口道站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实际运营经验,对大客流组织原则、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进行较全面的探讨。首先,结合营口道站实际运营情况和一线工作经验,总结地铁车站的大客流组织原则;其次,从乘客乘坐地铁的流程入手,详细分析影响车站大客流组织的主要因素,包括AFC系统服务能力、出入口及通道的通过能力、楼扶梯的通过能力、站台乘候车秩序、列车运能和客流疏导能力等;最后,遵循大客流组织原则,针对影响大客流组织的主要因素,从客流预测、客流组织、行车调度和票务组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大客流组织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客流分布特征及规律是铁路客运运输组织的依据,根据客流状态及时调整运力配置,充分满足旅客出行需求,铁路主要的运营目标。京张高铁目前已投入运营,并将成为北京冬奥会铁路运输系统。文章基于京张高铁历史客流数据和已公布的冬奥会赛事日程信息,对冬奥会期间崇礼和延庆赛区的基本客流构成和特征进行分析和预测;分析冬奥会赛事期间突发客流成因及形成过程,确定了客流密度分级定义,以对客流密度进行分级监测和预警,准确把握铁路运输系统面临的客流压力大小;分别从客流和运力利用状况两个角度,定义冬奥会突发客流预警指标,提出实现突发客流与铁路运力相匹配的应急措施,实现冬奥会期间突发客流应急处理闭环管理。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行车组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客流的基本特征是其沿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即客流的动态特性.客流的动态特性直接决定城市轨道交通的行车组织.分析了城市客流的时空动态特性,给出依据客流动态特征设计行车组织的原则.以南京地铁南北线客流预测数据为例,探讨了客流与行车组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青岛地铁13号线运营前重新评估的客流数据,分析研究了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的车辆配置和运输能力与新评估客流数据的适应性,并结合前期研究进一步提出能力不足的应对措施。研究结果对需根据客流变化调整运输组织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北京南火车站高架层客流换乘组织的复杂性,分析并设计换乘客流流线,利用VISSIM微观动态仿真软件,建立客流组织动态仿真模型,提出换乘客流组织流线优化方案,为实际运营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应对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初期可能出现的客流拥挤等问题,运用行人仿真方法进行客流组织方案的动态检验和调整。以深圳会展中心站为例,选取适当的仿真参数和评价指标,对车站客流组织进行防真,分析客流拥堵原因,提出客流组织调整方案,并对调整方案进行仿真及评阶。总结了车站行人仿真在指导车站客流组织方面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客流疏散的基本原则是合理的流线组织和安全地引导客流,使车站的设施设备得到最大均衡利用.F1参观客流具有客流量大、到达集中、疏散要求高等特点.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上海赛车场站的设施设备能力分析,提出了F1正赛日离场时间车站客流能力的增加措施,站外、出入口和站内的限流条件和限流方法,站外、楼梯通道、站台的分流方法.最后对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方案的实施经验可为今后类似的大客流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断面客流不均衡条件下的地铁行车组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地铁客流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地铁客流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给出了依据客流不均衡性设计行车组织方法的原则。此外,给出了各种不均衡性的数学公式描述。以西安地铁二号线客流预测数据为例,探讨了客流分布特性与行车组织之间的关系,设计了相应的行车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8.
深入分析时变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布变化特征,阐述客流变化时的行车调度调整策略,即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发生偶发性大客流变化时,行车调度员运用加开临客列车、组织大站快车等措施进行相应的行车调整。同时,提出实时客流预测分析手段和方法。最后,基于仿真评估方法提出时变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客流地铁运营组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广州地铁1、2号线为背景,从客流分析、行车组织、客运组织、票务组织4个方面提出大客流地铁运营组织办法,并简析了突发特大客流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Anylogic仿真软件,从流畅性、时效性及舒适性3个方面,对地铁车站进行客流优化研究,以地铁车站乘客平均排队人数、平均逗留时间及区域密度3项指标分析和评价客流组织方案。具体以兰州地铁西站什字站为例,建立乘客进出站流线及列车进出站的人?车混合仿真模型,对兰州地铁西站什字站站厅和站台的客流进行研究,分析站内客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瓶颈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从设备配置和管理措施2个方面进行客流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