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沪宁扩建桥梁极限承载能力实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桥破坏性试验,对于真实了解桥梁在塑性阶段的力学行为、损伤发展过程、刚度退化规律、塑性铰、内力重分布以及破坏形态等方面具有仿真分析和缩尺模型试验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耗资巨大,组织复杂,要求高、难度大而很少得以进行。利用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扩建改造过程中部分桥梁拆除重建的难得机遇.对其中一座三跨连续箱梁桥和一座简支T梁桥开展了国内首次公路实桥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破坏性试验,着重研究了桥梁由弹性、弹塑性直至破坏全过程中的受力机理、破坏过程、破坏形态以及刚度退化规律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概述 近期国内出现大桥坍塌事故及桥梁运营仅十几年就要拆除重建的现象,令人深省.随着公路桥梁的高度发展,人类所建造的桥梁规模巨大、结构复杂,而这些工程的特点是:投资巨大,技术复杂,环境影响严重,袭击破坏几率增大(风、浪、地震、海啸、船撞、破坏等等)和维修、养护、加固难度大.因而过去只限于设计、施工质量的单一层面上去寻求桥梁的安全性就不够了.桥梁耐久性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经济、合理的使用年限问题,即桥梁寿命期问题.基于解决桥梁耐久性设计的新设计理念认为桥梁耐久性的保证是需要桥梁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各个阶段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使桥梁的数量日益增多,但日趋大型化、重型化的过桥车辆对桥梁构件产生的冲击力及超过频率的应力也随之增加.对桥梁构件疲劳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处于极其严酷使用状态中的桥面铺装层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破坏得更为严重。桥面铺装层常出现裂缝、车辙、拥包.坑槽、松散、磨耗等情况.将直接影响车辆的通行舒适及安全。  相似文献   

4.
规划的提出背景与目的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四川省、甘肃省和陕西省受灾最为严重。特大地震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极大的财产损失.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灾区公路不同程度受损.部分路段、桥梁遭受的破坏甚至是毁灭性的、不可恢复的。  相似文献   

5.
桥梁伸缩装置设置在梁端等构造薄弱部位.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反复冲击作用,而且长期暴露在大气中.使用环境比较恶劣,是桥梁结构最容易遭到破坏而又较难以修补的部位。伸缩装置的过早损坏增加了桥梁养护维修的工作量和维修费用。如果置于小的破损于不顾,势必会发展成严重的破坏,以致危及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桥梁正常运营.必须加强经常性的检查养护与维修.一旦发现病害和损伤,就要及时进行维修,防止病害扩大,保证构造物的完整与安全,否则将使桥梁的适用性降低、耐久性缩短.导致桥梁提前破坏,造成更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建筑于跨海、海岸和临海的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由于环境介质中的氯离子或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氯离子渗入到钢筋周围.达到一定浓度后破坏钢筋的钝化膜.引起钢筋锈蚀.削减其有效截面.降低其粘结强度等受力性能.使混凝土保护层顺筋胀裂,是影响桥梁耐久性的主要灾害.已经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其原因是预应力筋的钢筋腐蚀破坏。  相似文献   

8.
基于WindowsCE操作平台的水准仪桥梁几何检测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能够完成桥梁检测中的基准点检测、墩台沉降观测、桥梁挠度观测以及桥面线形检测的全数字化作业,通过远程数据传输可实现桥梁检测内外业的一体化.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由于近年来交通事业发展迅速,交通量迅猛增长,尤其是大载重货车的不断增加,致使国省干线公路路况不断下降.大部分桥梁的桥面铺装都遭到破坏.相当多的公路桥梁桥面铺装出现裂缝、开裂、坑洼等病害.成为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路路网结构的不断优化,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载重卡车、大型平板车、拖挂车等大型货车数量不断增加.超限超载运输现象十分普遍,使得公路桥梁负荷加重.降低了桥梁的使用性能.加速了整个桥梁的破坏,也使得公路桥梁提前成为危桥,使桥梁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1.
桥梁养护与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桥梁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和畅通。公路桥梁一旦受破坏,修复较困难,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会造成长时间的交通不便。交通部于1991年颁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就是为了加强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保持桥梁完好工作状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运输量大幅增长.行车密度及车辆载重越来越大。在我国许多古代及60、70年代按119标准修建的桥梁,由于设计标准偏低.许多桥梁已经承载力不足.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损.已不能维持正常的使用。对于这些旧桥如果拆除重建.不仅资金耗费巨大.且时间上也不能保证。因此,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恢复和提高119桥的承载力,使其继续为现代化运输业服务.势必可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的到来,农村公路网的逐步完善,农村公路桥梁在公路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部分县乡公路桥梁修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基本属于荷载标准为汽-10及汽-15的桥梁,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飞速增长.交通量不断上升.尤其是重型交通的增加。这些低荷载标准旧桥已不堪重负:同时由于受建桥当时技术条件限制、自然环境恶化、洪水冲刷、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大部分桥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为确保农村公路桥梁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4.
桥梁耐久性与影响因素 所谓耐久性.本人有两种理解.一是理论耐久性,二是实际耐久性。理论耐久性按《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范》解释是指“结构在预期作用和预定的维护条件,能在规定期限内维持其设计性能要求的能力”:实际耐久性是指结构对气候作用、化学侵蚀、物理作用或任何破坏过程的抵抗能力。一般来讲.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养护的条件下.桥梁理论耐久性是有保障的。然而暴露在野外环境的桥梁.受到各种水侵腐蚀、冻融破坏、正常和非正常荷载的作用,加之设计、施工的不当,其生存时间很难同我们想象的设计寿命挂钩.其实际耐久性远远小于理论耐久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气温变化的影响下,会发生徐变.桥梁结构直接承受汽车荷载的反复冲击作用.从而使梁端发生位移,为适应这种位移和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就必须设置桥梁伸缩装置。由此可见,桥梁伸缩缝的作用在于:(a)调整由车辆荷载环境特征.(b)桥梁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所引起的上部结构之间的位移,(C)上部结构与桥面之间的联结抵抗位移破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公路桥梁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交通流量不断增加给公路桥梁带来的巨大压力,各种各样加固公路桥梁基础的设备和工艺不断得到发展和应用。良好的基础是成功的一半.公路桥梁基础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其自身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情况.也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工程施工人员的重视。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形式.以其极强地适应性.低廉的成本,简便的施工方式等特点,广泛的被应用桥梁及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17.
桥梁加固的概念 所谓桥梁加固就是对桥梁的主要承重结构、构件及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部更换或调整内力等措施,使其满足现行设计规范的要求。我国旧桥及有缺陷的桥梁数量巨大,桥梁加固任务繁重,加之加固设计队伍良莠不齐.对桥梁加固的目的和要求不明确,往往只注重安全、适用和技术可靠.而忽略了经济性、耐久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本文详述了桥梁上部加固的原则、加固用材料的要求、几种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希望对旧桥加固的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桥梁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和弯矩影响着桥梁的性能.桥梁弯曲、扭转和挠度等过大时会导致结构的破坏,这在结构设计阶段就应加以分析.本文提出一种有限条简化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分析桥梁的挠度、弯曲和扭转变形.通过对一座简支板梁桥模型的分析,与现行有限元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较好地处理边界条件,只需要很少的输入工作就可以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从而为结构.Y-程师提供了一种用于分析板梁桥在交通荷栽作用下行为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9.
伸缩缝一贯是桥梁行车道的薄弱环节,埋置固定伸缩缝钢板周围的普通砼.韧性和抗;中击性能羞.在频繁的行驶车辆反复;中击下容易破损.雨水积留于破损空隙.更加速了砼的破坏,从而导致伸缩缝的变形破坏。  相似文献   

20.
概述 大家都知道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承受的荷载超过其极限承载力时就要发生破坏.但破坏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最终到什么程度,普遍直观印象不深,只是从书本中有所了解。本文通过30米预应力混凝土实箱梁承载力试验及梁体外表所产生的现象分析.为广大桥梁工作者提供实梁破坏的直观印象,使其了解梁体从开始工作到完全破坏要经过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工作载荷的大小、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能、梁体外表产生什么样的现象、最终能承受多大的荷载等。为此,我们在桥梁施工现场做了30米预应力混凝土实梁承载力试验、亦称破坏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