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水道港口》2013,(5):403-408
以福建某人工岛为例,进行了内河道换水计算研究。为兼顾景观和环境,人工岛内设置内河道,河道两端设闸门。根据外海潮位和内河保证水位等水文条件,进行人工岛内河道换水计算研究。得到开闸时机、换水时间、不同情况下水体交换量和内河道水体流态图,并推荐了合理的换水方案。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16,(4):33-36
为适应在资源非常紧张的吴淞口锚地的锚泊作业,在长期引航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顶流抛锚、顺流抛锚、横流抛锚和大角度顶流抛锚四种锚泊作业方法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对保证吴淞口锚地船舶锚泊安全以及锚泊过程中的应急操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大马力工作船科研项目研究的基础上,搜集整理行业内三用工作船起抛锚作业程序相关资料,对常规起抛锚作业程序进行总结和归纳,阐述对起抛锚作业发展历史和现代起抛锚作业过程。详细介绍利用锚头缆和锚链环两种不同起抛锚作业过程及主要起抛锚设备作业情况,以期对以后的起抛锚辅助船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拉普拉塔河是南美重要的通航水道之一,由于其河道走向的复杂性和水深的多变性,每年都有许多深吃水船舶在河道内搁浅。文章详细介绍了该河道的自然条件、航道、锚地、引航、报告制度、航行要点及注意事项,为初次进出该河道的同行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概化模型试验,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弯曲分汉河道的水流紊动.给出了脉动动能分布的等值线图,详细阐述了紊动强度在汊道内的分布规律.进一步研究了弯曲分汉河道内存在边滩和洲头低滩时,对水流紊动强度分布的影响,深入探讨弯曲分汉河道的水流紊动.  相似文献   

6.
拉普拉塔河是南美重要的通航水道之一,由于其河道走向的复杂性和水深的多变性,每年都有多艘深吃水船舶在河道内搁浅。此文介绍了该河道的自然条件、航道、锚地、引航、报告制度、航行要点及注意事项,供初次进出该河道的同行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里下河地区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是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产物,也是河道主管机关水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文阐述了里下河地区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几点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抛锚准备、船速控制、抛锚操作、抛锚方法选择等关键环节阐述实际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及事故预防,避免因设备缺陷、操作不当和疏忽大意等原因造成设备损坏、断链丢锚,甚至船舶碰撞事故。  相似文献   

9.
采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20年一遇洪水条件下电站工程修建前后山区河道内水位和流速的变化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电站工程修建后,在设计洪水条件下,河道内的水位变幅不大,流速分布平稳。通过下游消能防冲设施处理后,工程的修建对河势稳定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张猛  孙玉环  郭胜  程剑 《机电设备》2020,37(1):31-35
大型船舶在深水抛锚时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如丢锚、弃链、损坏锚机等。研究了船舶深水抛锚时的极限水深、出链长度和抛锚方法等,提出了大型船舶深水抛锚控制的关键因素,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前言分汉河段是河流中常见的一种河型,其形态有多种多样,但有其共同特点,在宽段内常以江心洲将河道分成两汊或多汊。某些单一河道的江心滩枯水期露出水面,分散水流,亦属于分汊河段。水流分汊后,枯水河道总宽度比单一河道增大,且流量分散,引起汉道或头和尾部淤积,使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一维、二维水流、水质模型模拟一个典型河道在建闸前后河道、河口及近岸海域水环境状况。分析表明,河口建闸使河道内污染物平均浓度达到建闸前的1.0~3.5倍,使河口及近岸海域影响的水域面积最大值增加了将近7倍。  相似文献   

13.
韦敬民 《珠江水运》2023,(11):62-64
为降低河道内污染,清淤是河道治理的一种重要措施,以东引运河流域河道为例,对其河道生态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展开探讨,全面分析生态清淤以及淤泥处理效果。对该河道淤泥采样,分析淤泥的物理性质、有机污染情况、重金属污染情况;将分析结果和环境情况、污染和污泌程度相结合,主要使用机械脱水固结一体化措施,实现生态清淤和淤泥处理;并且在进行固结处理过程中,为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固结处理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实现,分别为淤泥的钝化处理、固化处理、工业化利用处理,为东引运河流域河道治理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维恒定流水面线计算程序和三维k-ε紊流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多年平均流量下和下泄生态流量时黑河塘电站减水河段内水位和流速的变化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电站工程修建后,减脱水河段内水位大幅减少,流速变化范围变窄,会对河道内水生生物及鱼类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保护河道内的水生生物,下泄一定量的生态流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王武军 《中国水运》2014,(4):283-284,287
黑河下游河道纵坡平缓,宽浅散乱,流沙侵入河道,使主河道淤积,水流冲刷河岸严重,导致洪水经常破堤毁岸,淹没农田、冲毁道路等设施,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和水土流失。为保护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系统的安全,在治理方案上选择铅丝笼块石护岸,防护结合、软硬相容、控导水流与硬化防护统一,为黄土高原内陆河河道治理技术方案选取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甬江河道及口外海域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2015年6月半个月的潮流场和悬沙场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计算得到了研究区域洪季的余流场和输沙格局,结果表明:甬江口外余流整体由西北指向东南,河道余流指向下游;除口门局部水域,甬江口外输沙格局基本与余流场一致,悬沙经涨潮流的作用被带入甬江河道,致使河道内近口门处的输沙格局由口门向内;甬江口局部区域输沙格局与余流场存在差异的原因是悬沙输移与潮流运动存在时间上的滞后。  相似文献   

17.
向家坝工程坝址以下可常年通行1000t级船舶,电站在日调峰运行、枢纽泄洪情况下均可能导致下游水位发生变化,分析研究表明,在基流相同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下泄流量的变幅越大,下游河道水位变幅越剧烈,对下游河道安全通航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8.
李振伟 《中国水运》2014,(11):68-69
从半潜式平台布设锚的特点、抛锚作业程序、起锚作业程序、抛串联锚作业程序、起串联锚作业程序、抛起锚作业中的船舶操纵、抛起锚作业甲板人员培训及作业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了大马力拖轮在深水起抛锚作业中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9.
范井峰  何秦 《船舶》2014,(1):82-85
某型小水线面双体船采用舷侧出锚,在开放海域内抛锚后,船体随风浪漂移,从而引发锚链与船体外板摩擦。文中利用悬链线方程并结合图示详细分析了此类问题的起因,分析得出最优解决方案,从而有效避免后期类似问题的发生,较好地提高了船舶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杨淳 《珠江水运》2006,(6):21-22
砂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被广泛用于各种建筑工程。随着城乡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大部份建筑用砂存在于江河之中,须到河流中采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在通航河道内取土、开采砂金、堆放材料,必须报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