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蔡大富 《水运工程》2006,(12):62-65
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进出库水沙特性;库尾、葛洲坝下游河道、永久船闸引航道、两坝间河道冲淤特点;变动回水区回水末端范围、葛洲坝下游宜昌、沙市枯水水位变化;库区航道条件和葛洲坝下游河段航道尺度变化。  相似文献   

2.
朱旺峰 《水运工程》2022,(3):101-105
针对枯水期葛洲坝三江吃水受限问题,提出了兼顾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的葛洲坝三江下引航道扩挖思路及建设方案。综合考虑新通道设计代表船型及三江引航道交通流,分析计算三江引航道尺度需求,研究三江下引航道挖深后对葛洲坝枢纽通过能力的提升程度以及对航运效益影响。工程实施后,葛洲坝枢纽年通过量大约可提高669.8万t,实现直接经济效益3.35亿元/a。  相似文献   

3.
三峡蓄水后宜昌断面枯水位下降趋势及应对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立  许文盛  何小花  韩飞 《水运工程》2006,(5):59-64,73
宜昌断面的枯水水位是反映葛洲坝船闸通航条件的特征参数。自葛洲坝修建以来,宜昌断面枯水位明显下降。三峡蓄水以后,宜昌断面的来沙量降低,河床发生冲刷调整,枯水位将发生相应变化。依据实测资料,对三峡蓄水运用初期宜昌至虎牙滩河段的冲刷特性、宜昌枯水位的变化、影响宜昌断面枯水位的因素以及下降趋势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应对宜昌水位下降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多级船闸船舶过闸安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葛洲坝船闸船舶过闸安全的经验教训,对多级船闸船舶过闸安全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计玉健  冯小检 《中国水运》2010,334(7):34-36
本文介绍了葛洲坝一号船闸通航概况,分析指出葛洲坝三座船闸与三峡两线船闸通航能力上的不匹配,长江流量主汛期葛洲坝一号船闸通航流量标准提高,有效的扩大通过能力,并对提高标准后的效果进行了效益测算评估。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海学会于1981年4月10日至15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了“河道渠化”学术讨论会,重点探讨葛洲坝建成后的长江航运及航行安全问题。会议期间,代表们到葛洲坝工地对坝区航道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参观了葛洲坝的建造情况。参加会议的有来自院校、科研、设计及航运、水利、水产等部门的学者、专家共66人。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贺崇升、周启新;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高原;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景森;常务理事左文渊、陈嘉震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武汉航海学会副秘书长徐宁生主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介绍了葛洲坝库区航道的特征后,着重探讨了库区航道的泥沙及浅滩问题。作者列举了库区航道中泥沙的来源、性质及数量等调查资料,对泥沙在库区航道中的运动进行了分析。接着又说明了库区航道中的浅滩形成原因及其每年的变化特征。并且分析研究了在葛洲坝建成后库区的泥沙运动及浅滩变化将会发生的演变。文中最后对泥沙、浅滩的治理和葛洲坝调度运用方案提出了衷恳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介绍葛洲坝船闸集中控制系统技术改造,并对系统的优化和完善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5月8日上午09:00时,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钢箱梁由“渝港拖1003”、”渝港拖802”联合拖带到达宜昌港,宜昌海事局出动五艘海巡艇在长江中游枝江浅区维护到宜昌港区,将由三峡通航局维护该船队进入葛洲坝船闸,于当天1700时通过三峡船闸进入库区。这是我国内河有史以来拖带特大浮体成功通过长江中游浅区。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建成后,三峡—葛洲坝枢纽之间的两坝间河段采取三峡梯级调度、葛洲坝水库反调节的联合梯调运行方式,改善两坝间及葛洲坝坝下的水流条件保障航运安全。本文通过分析三峡—葛洲坝枢纽两坝间河段的自然条件、联合调度方式和实测水情资料等,对汛期两坝间近坝段主要断面水位、流量变化趋势进行比较。根据分析成果找出汛期两坝间近坝段河段主要特征断面水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三峡建坝后荆江重点浅滩河段的变化,以及对航道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芦家河、周公堤、天星洲、窑集老、监利、大马洲六个重点浅滩在天然情况下.特别是下荆江系统裁弯及葛洲坝建坝后河床演变对航道的影响.同时提出治理措施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长江三峡枢纽通过能力提升的过坝运输需求预测问题,研究长江上游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的发展变化关系,构建基于长江上游区域产业结构测度的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预测模型,预计2020、2030、2040和2050年长江三峡枢纽货运量分别约为1. 61、2. 54、3. 10和3. 17亿t。研究表明:采用基于区域产业结构测度的方法预测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发现长江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约在2040年左右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该结论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安全性是危险品堆场设计的关键问题,以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危险货物集装箱专用堆场设计为例,论述安全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河段是川江船舶航行最困难的航段之一,其通航能力已经成为制约长江干线航运发展的瓶颈,需对该河段碍航滩险进行合理整治。文中介绍了两坝间重点碍航滩段,并以长江三峡两坝间著名的洪水急流滩——喜滩为例,分析了该滩段的碍航特性及成因,提出了通过炸礁、填槽和筑坝等工程措施,以减缓上水航线的流速、比降,消除泡漩乱水,扩大通航水域的整治思路,以延长万吨级船队通航期,满足设计船舶通航要求,为长江干线两坝间航道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三峡施工期葛洲坝通航水位工程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葛洲坝下游宜昌河段的水文资料分析 ,提出了三峡工程施工期间 ,葛洲坝三江航道将面临断航的威胁 ;在定床实体模型上 ,进行了整治工程方案试验研究 ,提出的潜坝整治方案可基本解决三峡施工期的通航水深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蓟运河口径流、潮流、泥沙特性及地形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北塘港航道的演变规律和趋势,提出了疏浚与整治相结合的航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刘国亭  阎新兴 《水道港口》2001,22(3):128-132,137
通过对现场水体含沙量观测和水文地貌调查资料的分析 ,认为庄河港海区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庄河及小寺河。目前 ,泥沙运动是长期堆积在庄河口外的泥沙 ,在波浪及潮流的共同作用下运动 ,总趋势表现为自东向西运移  相似文献   

18.
南疆港区陆域不足 ,已严重制约港口建设及功能开发。结合海河口整治及相关分析 ,提出南疆港区总体造陆规模及分期实施方案 ,并论证了泥土来源情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现场水文和地貌调查资料的分析得出:a.庄河港海区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庄河及小寺河.b.目前的泥沙运动是由波浪和潮流共同作用引起的.c.长期堆积在庄河口外的泥沙,总趋势表现为自东向西运移.  相似文献   

20.
洋山港海区悬浮泥沙运动遥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华  许家帅  侯志强 《水道港口》2003,24(3):126-128,136
利用卫星遥感图片对洋山海域悬沙分布规律及运动趋势以及杭州湾、长江口泥沙运动对洋山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长江口下泄泥沙不会直接影响到大小洋山海域;洋山港海区高浓度含沙水体一方面受到杭州湾涨落潮水流携带高浓度泥沙的影响,另一方面水流围绕岛屿形成复杂回流区也造成局部高含沙,岛屿效应引起的局部高含沙是杭州湾岛屿群的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