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斌 《江苏船舶》2001,18(5):1-4
介绍了 70客位乌江浅水急流客船的设计要求。为满足浅水急流航道的使用要求 ,论述了船体主要量度的选取、型线设计、总体布置及螺旋桨设计 ,并对实船运营结果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证明该船型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川南450t级机动驳的主尺度确定和型线设计,并进行了实船营运经济分析,提出了一种适于浅水急流航区,节能经济的平头纵流首外倾双球尾船型。  相似文献   

3.
介绍川南450t级机动驳的主尺度确定和型线设计,并进行了实船营运经济分析,提出了一种适于浅水急流航区、节能经济的平头纵流首外倾双球尾船型.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浅吃水纵流船型不仅具有优良的快速性,而且具有良好的稳性,特别适合浅水航道,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浅水船型。尤其是珠江水系浅水航道,自然码头众多,更适宜采用这种船型。下面对浅吃水纵流船型与浅吃水常规尖首船型的稳件差异进行探讨,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Air cavity craft的研究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系统地介绍关于air cavity技术的研究,包括关于在中低速船与高速船上的应用及模型试验与实船试验、深水试验与浅水试验的研究,认为这是一种急待研究开发的高性能船型,尤其适于作为内河浅水高速船型,并对Air cavity craft研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双尾鳍船型研究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长江典型双尾鳍快速客船调研的基础上,就双尾鳍船型的研究与发展,从推进效率、振动、大方形系数船型及浅水船型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浅水航区使用的平头船进行阻力特性剖析,倡导使用尖头船以更适应浅水航区的航道要求。并对浅水航区船舶的艏艉部形状以及船型系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贯通流系统设计无压载水船型,在保证无压载水化的基础上,分析其操纵性相关的水动力特性,以系列60船型改造后的新船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CFD方法,选用混合网格和SST k-ω湍流模型对船舶浅水航行的岸壁效应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利用粘性流对叠模求解。为验证网格划分和数值方法的合理性,对系列60船型进行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与他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基本吻合。对新船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出其在浅水中不同岸壁距离以及不同航速下的阻力、横向力和转艏力矩,与系列60船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船型弱化了浅水中的岸壁效应,优化了水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9.
内河浅水双尾客船性能及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省旅游热线─—苏杭线,通过双尾船型与惯用的内河隧道船型性能对比试验,初步阐述了双尾船型不仅深水性能优良,而且在内河浅水航道也表现了一定的优越性,从而为地方内河客运船型的更新换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于浅水影响及其改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浅水船型试验研究实例讨论浅水影响问题,强调内边界条件对船舶浅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一例双体船的试验研究提出通过加装尾后水翼改善船舶浅水性能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罗薇  王德恂 《船舶工程》2007,29(5):27-29
针对两艘机动驳船,其一为赤水河现有优秀船,隧道尾型称为对比船,其二为武汉理工大学开发研制的双尾新船型,称为设计船,进行了不同水深、不同装载工况的浅水阻力性能、推进性能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船型、水深变化和装载工况变化对船舶浅水快速性能影响,给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发展浙江浅水急流地段的交通运输事业,交通部下达了试制瓯江浅水急流拖轮的科研任务。由浙江省交邮局负责,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浙江丽水航管所和杭州航运公司船厂三个单位组成三结合试制小组,对浙南瓯江有关地区进行反复调查和测量,多次召开设计方案会讨论、研究,最后由上海船研所负责设计、我厂负责建造了玻璃钢浅水拖轮。该轮于1972年9月基本完工,并在杭州地区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根据乌江现有航道条件、在多方案技术经济论证和大量的机动驳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上滩能力强、下水操纵性能好的适合乌江浅水急流航区的新一代水滴形双尾机动驳船型及船舶主尺度;对该船做了深水船舶快速性试验,并分别进行了不同水深吃水比和不同水深的船模浅水阻力试验、螺旋桨敞水试验及船模自航试验,探讨了不同水地浅水充航区机动驳船型快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首先整理了前人的试验资料,建立了船舶多工况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及其仿真系统,给出了一种新的风力及风力矩数学模型并预报了船舶在风力作用下的操纵运动;并且提出了估算浅水中船体水动力的新方法,预报了船舶在浅水中的操纵性能;同时,对船舶紧急停船运动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合理的计算模型。最后基于船舶操纵性能仿真系统开发了一个利用船舶操纵性能确定船型尺度的初步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15.
此文针对船舶在浅水急流中抛锚断链现象,通过分析探索,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析9 艘圆舭型快艇船模浅水阻力系列试验资料,寻找每艘船模阻力变化规律,由108 条内插阻力曲线应用回归分析直接计算及依据深水阻力转换的间接计算分别计算浅水阻力曲线。可用于该类船型浅水功率估算及主尺度优化分析计算。对无浅水影响最小水深及超临界纵倾角也作了一定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90客位川江急流航段客渡船设计开发的环境特点、船型关键技术、总布置设计、船舶快速性、经济性和稳性指标等.该船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已推广建造6艘,其航速与能耗均优于同类船舶,并全面提高了川江急流航段客渡船的安全保障系数,适合在内河急流航段客渡船中推广应用及更新换代,具有很好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船模试验的基础上,求得西漳船型单位排水量阻力与航速的最佳吻合曲线,从而提出一种简便实用的西漳船型深水阻力计算方法。再由深水阻力,按许立汀浅水阻力计算方法的原理,提出一种简便的浅水阻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乌江中上游双尾与隧道尾结合的机动驳船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铮  陈思存 《船舶工程》1996,(5):18-20,24
本文通过对隧道尾涡尾及隧道尾与双尾结合尾型等三种船型的船模快速性试验结果分析,得出隧道与双尾结合船型是浅水充机动驳适宜的船型,其单位功率负载率和海军系数较现有优秀隧道尾船型分别提高28.61%和34.31%。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收集分析了大方形系数高长宽比船型的浅水阻力试验资料以及现有狭航道应用的研究结果。运用这些研究成果,可实现航道参数、船舶主尺度、主机功率和设计航速的最佳配合,提高船舶运营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