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电磁干扰及防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汽车电磁干扰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电磁干扰对汽车本身和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列举了4种主要汽车电磁干扰源,并提出了防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由点火系统、发电机及电动机、继电器、汽车音响设备等汽车内部电磁干扰源产生的电磁干扰机理。通过分析指出,电磁干扰对汽车电控系统中传感器频率信号、微电压信号和执行器线路的占空比信号会产生较大影响。结合实例,介绍了汽车电控系统的电磁干扰故障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电磁干扰类型对比,提出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上车外电磁干扰、车体静电干扰相同,车内电磁干扰不同;对电动汽车的结构分析,提出纯电动汽车的电子元件、电气设备、单片机系统比燃油汽车多,车内电磁干扰源多;通过对防电磁干扰的措施对比,提出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防电磁干扰的措施种类一致,但数量上纯电动汽车比较多。  相似文献   

4.
汽车电磁干扰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汽车电子产品性能和可靠性受电磁环境的影响引入汽车电磁干扰问题,介绍了汽车电磁干扰产生的诱因及其对汽车自身及环境的影响,同时简单介绍国内,国外相关法规,标准。  相似文献   

5.
丁磊 《汽车电器》1996,(1):8-10
对汽车收放机的接收来说,电磁干扰按传播方式可以分为汽车电路网络的干扰和空间辐射的电磁干扰两种。本文从这两种传播方式的电磁干扰对汽车收放机接收的影响出发,来研究探讨一些相应的有效抑制干扰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在大规模的汽车生产中,经常发生电磁干扰的现象,影响了微机设备的正常使用。通过对电磁干扰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汽车工业和电子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之上,这虽然大大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和舒适性,但是同时也会引发汽车电气系统的电磁干扰问题。汽车发电机作为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电能,所以其性能影响着汽车内部电子设备的工作和运行状态。本文就此类问题引申并阐述发电机及电磁干扰的类型以及导航主机被电磁干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得非常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新能源汽车出行,新能源汽车能耗低并且节能环保,因此我国国民大多非常认可。但是新能源汽车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它经常出现故障,尤其是车内搭载的电子控制系统,经常由于受到电磁干扰而出现问题,这不单单会缩短汽车的使用时长,也会对驾驶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因此,本论文深入地对汽车搭载的电子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以及研究,找出电磁干扰产生故障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使用科学的检修手段去解决电磁干扰故障的问题,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9.
混合动力汽车DC/DC变换器电磁干扰和抑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要部件,是混合动力汽车产生电磁干扰的主要源之一。本文分析混合动力汽车DC/DC变换器电磁干扰噪声的产生机理和传播途径,提出抑制其电磁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并进行效果验证。验证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左艳平  张猛 《汽车运用》2014,(10):28-28
汽车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于汽车的电气设备,它以传导和辐射的形式向车内外传播,主要干扰源有电路网络、电磁辐射、静电放电等。汽车电磁干扰的抑制方法主要有以下2种。  相似文献   

11.
耿兴 《车时代》2021,(1):11-11
电子系统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有利于汽车电器的进一步创新和改革,保障现代汽车质量的最重要的部件就是汽车电磁兼容的处理程度,加强汽车电器的抗干扰性可以优化汽车的各项功能。随着现代人们对于汽车有着更高的要求,汽车不仅是人们的交通工具,更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有关人员要加强对汽车电器电磁干扰的防护。本文将着重对汽车电气电磁干扰及防护的内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汽车线束造成电磁干扰的机理出发,指出搭铁电流干扰和导线间的串扰是造成线束电磁干扰的两种主要机理。从搭铁、屏蔽及双绞、布线3个重要方面阐述汽车线束开发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设计规范。通过3个典型电磁干扰故障案例,介绍如何依据设计原则来分析并排除电磁干扰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上的电磁干扰及抑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干扰以多种方式存在于汽车内部,这些干扰对车载电子装置及无线电接收设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就车内电气部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及其形成机理提炼出来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阐述电磁兼容概念的基础上,对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电磁兼容理论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针对汽车电磁兼容的问题,提出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柴油车电磁干扰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设备在整车应用的日益增多,整车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如何避免电子设备之间的影响,提高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汽车电磁干扰的形式和原理出发,针对柴油车,提出防治电磁干扰的措施,并对比电磁干扰防护前后的IVECO柴油车数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汽车点火系电磁干扰的形成原理,提出了抑制点火系电磁辐射和传的具体方法,以改善汽车电系电磁兼容性设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朝着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方向快速发展,汽车电磁兼容性能影响因素日益复杂。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电磁干扰源和干扰特点,在传统电磁干扰3要素构成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设计层面和开发流程2个方面解析汽车EMC性能影响因素构成,以及EMC性能提升措施,提出整车、系统和零部件EMC开发目标设定、整车EMC设计评审和风险规避方案、EMC测试标准、测试计划和试验大纲、验证工作及完善汽车EMC正向开发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8.
汽车电磁兼容性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电子化学程度的提高,产品的抗电磁干扰性能越发受到重视,同时汽车对外界环境的电磁干扰也受到严格限制,因而,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应加强汽车电磁兼容性的研究,介绍了汽车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和有关试验方法及标准。  相似文献   

19.
汽车的电磁环境与兼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汽车上的电磁环境,并论述了各种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及其大小,指出了电磁干扰对汽车本身和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防干扰措施和检测方法,指出了在设计中考虑电磁兼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混合动力汽车对自身弱电设备电磁干扰强、信号传递实时性要求高以及传递信息量大的特点,设计了1套符合SAEJ1939标准的混合动力汽车CAN总线通信协议.协议内容包括物理层协议、网络管理协议、交互层协议、应用层协议以及故障诊断处理方案.在协议中提出了网络通信的具体的性能指标.经过零部件和实车测试表明,协议不仅可以满足在混合动力汽车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下基本的功能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通信性能及故障自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