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确保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对3种不同的硅藻土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进行一系列的室内试验研究,包括低温弯曲试验、直接拉伸试验、蠕变试验及应力松弛试验。结果表明: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能够显著改善低温抗裂性能,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改性剂。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硅藻土的掺量关系。通过对不同掺量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高温车辙、低温弯曲以及冻融劈裂等一系列试验,分析了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与硅藻土掺量之间的关系,最终确定了使各项路用性能最优的硅藻土掺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三种不同的硅藻土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进行一系列的室内试验研究,包括低温水稳定性试验研究、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及直接拉伸试验。结果表明:硅藻土改性能够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及低温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4.
硅藻土是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的无机改性材料,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但对混合料低温稳定性能改善较小。结合四川攀西地区所产硅藻土对该种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温度稳定性展开研究,采用高温车辙试验和低温弯曲研究其改性效果以评价该地区硅藻土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旨在找到高低温改性性能兼备的硅藻土,并以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作为对比。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在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推广应用方面具有很多成功的经验,通过实体工程调查和检验,硅藻土改性沥青路面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与对比路段相比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硅藻精土作为一种新型改性沥青路面的改性材料,运用于改善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能,在我国尚属试验研究阶段,笔者通过对室内试验及试验路的前期观测和现场施工工艺总结,介绍了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设计及施工特点.  相似文献   

7.
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形式是当前建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物理力学的性能,对路面施工形式进行优化,适应路面建设法要求。在本次研究中将以硅藻土改性沥青路面的设计特点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对路面具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寒区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使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探索使用硅藻土改性基质沥青。同时,考虑硅改沥青中硅藻土的利用效率和环保等因素的影响,对沥青中加入质量不等的硅藻土,测试不同掺量硅藻土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根据美国SHAP计划中提出的BBR试验,测试了不同硅藻土剂量下的硅改性沥青,通过试验得到的劲度模量及蠕变速率两个参数评价硅改沥青的低温性能,研究不同质量的硅藻土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与路面施工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硅藻精土作为一种新型改性沥青路面的改性材料,运用于改善沥青混合科物理力学性能,在我国尚属试验研究阶段,笔者通过对室内试验及试验路的前期观测和现场施工工艺总结,介绍了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设计及施工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由云南省公路科研所和昆明公路管理总段共同完成的”硅藻土改性沥青路面应用研究“课题于2000年11月通过由云南省交通厅主持的科研成果鉴定。该课题针对我国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严重的实际.利用地产资源硅藻精土作为添加剂.大幅度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提高50%以上。硅藻土改性沥青路面造价低廉.每平方米仅增加成本0.23~0.33元.且施工简便不需任何专用设备和特殊的施工工艺.与其它改性沥青路面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越性。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整体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林伟 《交通标准化》2009,(19):87-89
沥青路面经济性分析,不仅要注重初期建设成本,而且还要考虑长期使用效益。应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法对普通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混凝土、再生沥青混凝土、废旧轮胎橡胶沥青混凝土等沥青混合料进行成本分析,探讨四种沥青混凝土用于面层的成本差异,可为业主单位选择沥青混凝土的类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有限元计算分析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厚度变化对铺装层底纵、横向剪应力的影响.提出改善桥面铺装层施工厚度和平整度的施工工艺及分析评价铺装层施工厚度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体工程的实践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这对指导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引进国外新材料,通过研究Innovalt E200和SBS两种改性剂在不同型号沥青中的最佳添加比例,确定了Innovalt E200改性剂在沥青中的最佳添加用量,同时以AC-16C型沥青混凝土为例,研究Innovalt E200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并与普通沥青混凝土和SBS沥青混凝土性能指标对比,说明Innovalt E200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技术性能好、经济效益明显的优点,为Innovalt E200改性剂的推广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掺加德尼纤维的沥青混凝土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的大量对比试验,阐述纤维沥青混凝土的优良力学性能,可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纤维沥青混凝土低温开裂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对沥青混凝土裂缝具有抑制作用,同时,纤维沥青混凝土开裂具有分形特征,为此,通过观察在温度、荷载作用下不同纤维含量的沥青混凝土的开裂情况并提取相应的裂缝分布,应用分形维数来研究纤维沥青混凝土在低温时裂缝的生长情况,建立温度、荷载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从而通过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描述纤维沥青混凝土裂缝生成及扩展过程,为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开裂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了混凝土桥面结构性防水粘结层的特点,然后对典型结构性防水粘结层(SBS改性沥青+碎石、橡胶沥青+碎石、SBS改性乳化沥青+碎石)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室内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桥面处理宜采取喷砂的方式,SBS改性沥青+碎石和橡胶沥青+碎石防水粘结层均适合做桥面防水层材料,且橡胶沥青+碎石防水粘结层路用性能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17.
环氧沥青混凝土是一种优良的钢桥面铺装材料,在铺装中对时间、温度、水分、环境的要求极为严格,性能受施工条件影响很大,其作为新型桥面铺装材料在国外有非常成功的案例,但国产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在国内运用刚刚起步。文中以处于出海口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桥隧工程上实施的一个上海市工程实例,从钢桥面国产环氧沥青施工工程实践出发,对国产环...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的力学分析结果,并结合其主要破坏形式,建立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标准、结构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提出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与沥青面层的厚度设计范围。经试验路验证,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在重载交通中使用效果较好,基层、面层的厚度范围合理。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疲劳损伤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路面取心实验,利用CT技术对沥青混凝土水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在无水状态的疲劳实验中沥青基质面积率略有增大,而在饱水状态沥青基质面积率减少;定义沥青混凝土中空隙增长为损伤变量,结合疲劳实验,得到不同应力水平下沥青混凝土的损伤演化方程和疲劳寿命方程,依此对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水破坏分析,结果表明:该路面在无水状态下满足设计要求,但在饱水状态下,其疲劳寿命和强度将达不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国产和进口30#直馏沥青的性能,并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控制进行阐述,进而验证了国产30#直馏沥青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胶结料国产化应用和施工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