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振动法成型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取代静压法的可行性,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试了振动法成型试件的力学性能,分析讨论了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与静压法及实际工程钻芯取样进行对比,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振动成型的优势。结果发现,在提高水泥剂量的基础上,较长的振动时间能够提升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同样的养生时间下,较长振动时间下形成的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较大;静压成型试件的抗压强度显著低于实际工程,而振动法成型试件的强度与实际工程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时,首先应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该种材料组成的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而试验规程规定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击实试验时应将未加水泥的试样加水浸润2h以上,这对吸水率偏大的集料来说,会造成试验所得的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偏大,从而严重影响到按此最佳含水量成型的试件强度.通过对比试验,得出对于吸水率偏大的...  相似文献   

3.
不同组成和结构类型材料振动压实效果最佳需要的工作参数配置条件不同。本文通过振动压实试验,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压实效果最佳时的VTM配置条件为工作频率30Hz、名义振幅1.3mm、偏心块夹角60°和配重块分配S4X6。对骨架密实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不同击实法和不同成型法的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静压法成型试件级配衰退幅度明显大于振动压实法,振动压实法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平均比重型击实法的约大0.06g·cm-3,振动法成型试件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重型击实法的1.5~2倍,并且随着水泥剂量的减少,不同成型方法的强度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4.
结合广州至乐昌高速公路工程,通过原材料物理性能及室内配合比相关试验,在两种不同击实方法下,开展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基层配合比优化设计研究,探讨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及工程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法成型试件在强度、干缩性能及温缩性能等方面均优于静压法,能够大幅度改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基层性能,具有切实的可行性;进行配合比设计时,有效控制细集料含量、选择合理的水泥剂量,能够显著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基层的抗干缩、温缩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重型击实成型和振动压实成型两种方式,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铣刨料的物理特性和路用性能,并与现场施工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振动压实成型方式下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显著高于重型击实成型方式,二者强度比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结合取芯芯样试件内部集料排布和空隙率状况,振动压实成型方式与实...  相似文献   

6.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静压法与振动法成型工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结构和性能与成型方法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击实方式对混合料级配和结构的影响,对同一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分别按振动法和静压法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成型试件的物理性能和结构特点。结果表明,振动法成型的混合料物理性能和结构性能明显优于静压法成型的混合料。以工程实例对试验研究进行了验证,振动法更适合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以该方法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来控制现场施工质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各因素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振动法试验结果更具有代表性,振动法成型试件强度平均为芯样强度的1.19倍,而静压法成型试件为0.55倍;水泥剂量对初始强度影响效果不明显,水泥剂量小于5%时对水泥稳定碎石极限强度影响显著,水泥剂量超过5%时,水泥剂量增加1%时极限强度提高不超过10%;成型方法对试件结构尤其是矿料级配及矿料排列影响很大,振动法成型试件28 d后强度接近于静压法的2.54倍;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比悬浮密实型初始强度约大19%、后期强度约大10%;试件密度提高1%,水泥稳定碎石强度至少提高11%;龄期28 d前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增长较为显著,达到28 d时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可达极限强度的75%以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振动法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振动时间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最大干密度的影响,对比了振动法与重型击实设计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振动时间与混合料的级配关系密切,一般为2~3 min;与传统的重型击实法相比,振动法得到的混合料密度偏高,最佳含水量偏低,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偏大。  相似文献   

9.
杨立岐 《交通科技》2012,(3):113-115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山区重交通抗车辙路面基层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较小的收缩性能,较好的水稳性且与沥青面层结合良好。通过研究不同级配、不同水泥剂量和不同成型方式,根据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试验结果,依据强度满足要求、抗裂能力最佳的原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优化的结果为:在振动击实及振动法成型试件条件下,级配选用B,水泥剂量为3.5%~4.5%,水泥稳定碎石在龄期14~28d时,能达到设计强度。  相似文献   

10.
张宜洛  陈阳阳  王涛  郭创 《中外公路》2019,39(2):269-274
为了提高水泥稳定破碎砾石的性能,通过振动法与传统试验方法的对比研究,水泥稳定破碎砾石振动击实的最大干密度为重型击实的1.02倍,振动击实后的最佳含水量为重型击实后的0.79倍,振动成型试件的抗压强度与劈裂强度均优于静压成型。采用分形评价方法对振动法水泥稳定破碎砾石的级配进行分析,得出各级配类型的分形维数值域范围,分形维数值越大,级配越细,分形维数值越小,级配越粗。根据不同级配的振动法水泥稳定破碎砾石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试验结果,得出合理级配的分形维数值域范围为[2.374 0,2.491 4]。  相似文献   

11.
我们单位有几十辆用了20多年的大型汽车起重机.由于使用年头已久,一些起重机的旋转减速器与转台底板连接的内螺纹孔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  相似文献   

12.
13.
林跃 《天津汽车》2007,(4):13-15
该车辆下线检测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某汽车所采用的发动机ECU、AT和AMT变速器TCU、整车防盗设备IMMO、乘员保护系统SRS及ABS防抱刹车系统控制单元的型号,并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各种电控单元的故障诊断、实时参数测量和执行器测试等功能。此检测系统在该汽车生产线上的应用表明,其可作为车辆下线前车载电子器件是否正常工作的判断依据,并可同时提供车辆车况跟踪、统计和分析的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盾构掘进机刀盘研制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刀盘是盾构机中的重要部件,具有开挖地层、稳定开挖面、搅拌碴土等功能,处于盾构机与地质状态紧密关联的最前沿。文章通过对刀盘研制实例的剖析,简单介绍了刀盘设计的基本方法、刀盘的制造工艺以及刀盘样机在工业性试验中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在溶洞发育的石灰岩地区进行桩基础的施工 ,各种事故的发生机率是比较高的。广肇高速公路新兴江大桥桥址属于石灰岩地区 ,桩基施工前后历时一年半 ,该桩基施工的事故具有典型性。对本工程施工所遇事故的成因及所采取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东海大桥陆上段约长 2 .4km,为 4~ 6跨一联的 PC连续梁桥 ,基础持力层取 71-2 层 ,即灰黄色粉砂层 ,根据地质钻孔资料综合分析 ,认为持力层以上的 71-1,即草黄色砂质粉土较均匀 ;71-2 层的标准贯入度 N63 .5及比贯入阻力 Ps的变异系数 δ较大 ,反映了持力层较大的不均匀性 ,在沉桩施工中则出现相应不规则的断续分布、突发性较大变化。对此 ,设计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并与管理、施工等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协作 ,及时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7.
某公司近日接到一批公交车订单,油漆产品由底至面全部采用公交公司指定用漆,车辆下线经雨淋曝晒后整车漆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起泡问题。通过对起泡处的漆面作破坏性的断层剖解,发现起泡的位置主要集中于漆膜最底层的基材表面,且镀锌板、拉延板、铝板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卢浦大桥引桥 T梁构造形式、跨径布置 ,并对不同跨径、不同桥宽的 T梁进行了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东莞市石龙镇南三桥主桥为40m+2×73.5m+40m预应力砼V型墩连续刚构桥,属于较小跨径的V型墩刚构桥,其结构设计、计算分析均有独特之处.简要介绍东莞市石龙镇南三桥主桥的结构设计特点,总结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20.
云清 《商用汽车》2015,(7):105-105
5月,公路建设完成投资4601亿元,增长13.4%;公路货运量增长7.7%,回升2.4百分点;公路客运量下降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